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25) 中国古代陶瓷馆 明代 成化 弘治 正德 嘉靖 万历 崇祯

中国封建社会发生变革始于明,建国伊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以巩固政权,安定局面,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加强扶植手工业和工商业。洪武年间,太祖下旨仍沿用景德镇窑场为皇家御窑,承担宫廷御器和政府对内对外赐赠和交换的全部官窑器的烧造。 洪武二年,建御窑二十座,专制御器,往往是“千里择一",不计费用多寡,只求精品。《明史 食货志》中记载了朝廷派官督烧的情况,虽说此举劳民伤财,却在重压下着实给后人留下了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24) 中国古代陶瓷馆 明代 洪武 永乐 宣德 景泰 正统

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趋向没落,资本主义因素开始萌芽的时期。从洪武帝创建大明到崇祯帝上吊殉国,明王朝经历了267年的兴衰。在此期间,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都有了很大发展。自唐宋以来,瓷器已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到明代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为前代所不及。当时,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日益繁荣,大量生产御用器皿和民用瓷器,以品质高、销路广,代表了明代制瓷水平,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就有较为详细地描述。明代瓷器产品以青花、五彩为主流,在元代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将陶瓷艺术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地。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22) 中国古代陶瓷馆 金 西夏 辽 元

Post Views: 296 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帝国以其强大的军事武力,灭宋灭金,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元代陶瓷业基本上承袭了前代旧制,但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我国在瓷器装饰艺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辽代的制瓷业主要是由战争中俘获来的汉人发展起来的,工匠大多是来源于中原的磁州窑和定窑。 辽、金时期的瓷器,与中原的瓷器相比,粗旷豪放,具有独特的名族特色与地域特点。瓷器造型大致可分为中原形式和契丹形式两类,中原形式大都仿照中原固有的样式烧造,契丹形式则仿照契丹族习惯用的皮制、木制等容器样式烧造。         景德镇,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景德镇陶瓷始烧于东汉,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东晋制陶工艺变革,由陶进入瓷的技朮出现。南北朝、隋唐逐渐有产品 贡入朝廷。五代时除了烧青瓷,也烧白瓷,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元、明、清瓷 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宋代景德镇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窑址分布多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发展到数百种之多。宋代的景德镇不仅烧造出了温润 如玉、品种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烧造出大批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种颜色釉瓷器。 1. 素肌玉骨“影青瓷“       宋元代,景德镇瓷器的青白瓷产品,产品釉色中白中透青,青中有白,莹润如玉,胎体薄勻,有“素肌玉骨”之誉。釉下瓷胎刻有各种精细的花纹,光照见影,三者互相结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颜色比琼玖”的影青瓷。       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细腻,精细秀丽,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约风姿,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品种,从而使得景德镇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       景德镇窑青白釉佛像 青白釉佛像  元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21) 中国古代陶瓷馆 北宋 南宋

时光流转,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这一时期南北方各窑之间风格迥异,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窑体系特点明显,令后人一目了然。其中被后世推崇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的产品,就代表了宋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在五大名窑中定窑为民窑,在北宋中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宋代五大名窑中也只有定窑有“官”字款,因为它是民窑,为皇家烧制时是应该有个标志的。其他的四大名窑均为官窑,本身就是给皇家烧瓷器的,所以都没有“官”字款。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20) 中国古代陶瓷馆 汉 唐 五代

Post Views: 245 在汉代,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瓷器,即青瓷。而到了东汉的晚期,瓷器的烧制技术日益进步,并在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原始瓷器向近代瓷器的过渡,可以说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时,一些地区生产的器物已经相当成熟,开始出现胎体的瓷化程度接近现代瓷器水平的青瓷器。由此,东汉晚期被史学家认定为中国瓷器正式诞生的年代。     东汉 褐釉堆塑动物五联罐 隋朝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隋处于两晋南北朝和唐代之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孕育着我国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来,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又有所变化,更加饱满。 唐代是被公认的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在长安、洛阳两个地方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艺术和技术上都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注目。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对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化学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残唐五代,残唐,指唐代末年。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南青北白”瓷业布局,到唐代形成较为明显而固定的局面。从北朝到唐代这一阶段,我国古代制瓷艺术逐步形成了青釉和白釉两个大的系统,它们在后世分别沿着不同的方面各自发展。白瓷的真正成熟期是在唐代,特别是在唐代中晚期,它已成为一个独立体系,与青瓷分庭抗礼。当时北方烧造白瓷的区域非常广泛,而河北邢窑最为突出,它与南方越州出产的青瓷交相辉映,形成唐时代陶瓷业的两大主流。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动荡时期,此时,江南一带相对比较安定,北人南逃,南北往来,客观上形成了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局面。 到五代十国时期的瓷器生产也是在唐代南北瓷器的基础上进行的,南方浙江的越窑以及北方河北的定窑是主要的瓷器基地。江西的景德镇窑原名“昌南”,此时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主要是模仿烧制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               西晋 青釉狮形辟邪 西晋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19) 中国古代陶瓷馆 精品赏析

Post Views: 345 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 精品赏析 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 陈连勇 闫东梅 张迪 粉彩,创始于康熙晚期,鼎盛在雍正、乾隆时期,它是在彩料中掺入了一种含砷的具有乳浊效果的白色彩料—“玻璃白”,有意减弱了色彩的浓艳程度,使色调更为温润柔和的彩瓷新品种。     ■ lot 1718 清乾隆 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 尺 寸: 高43.8cm 估 价: RMB 5,000,000—7,000,000 康熙晚期,粉彩瓷器初创,数量不多。雍正一朝,粉彩瓷器的烧造数量和工艺水平都有了极大的发展。至乾隆朝,由于弘历皇帝本人的格外青睐,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的生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官窑粉彩瓷器的制作,在保留中国陶瓷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工艺美术的优点,烧造出许多具有新意的粉彩瓷器,工艺精细、图案华贵、色彩艳丽成为这一时期官窑瓷器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乾隆本人的艺术欣赏品味。这一时期粉彩瓷器的烧制有几个特点:在白地粉彩的基础上烧制出色地粉彩;出现了一种新的装饰技法,即在色地上以尖状工具剔划出蔓草纹图案,称粉彩轧道工艺,又有“锦上添花”之称,这种工艺主要是在珐琅彩和珍贵的官窑粉彩瓷器上使用;以开光和通景的形式装饰花鸟、人物、山水等图案。缤纷的色彩、精湛的工艺使得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具有了最为丰富的表现力和最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息。乾隆粉彩八仙过海图盘口瓶就是这样一件结合西洋画珐琅工艺与中国粉彩绘画技法于一身的美伦美奂之器。 此瓶器型端庄俊秀,制作工艺难度极高。通体呈八方形,盘口,长颈,长方形腹部为八面开光,圈足外撇。首先要制作大小不等、弧度不同的三十余块瓷片,再经过粘接修胚后方能成型,同用手工拉坯即可成型的瓶体相比较,经过窑内高温烧制,导致变形和破损的机率非常大。此外工匠巧妙地在口沿、圈足以及上下各部的衔接处,塑成规整划一的凸起装饰线,横向将瓶身分隔成六个部分。瓶身装饰图案富丽华贵,构图繁密,层次清晰。纵向以八条金彩为装饰线,将瓶身分为八个部分,整体的装饰图案被分为四十八个部分。瓶身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工艺,即与粉彩轧道工艺相反,在彩釉地上再加绘细密的蔓草纹图案。这种工艺仅在十分珍贵的瓷器上才用,如清乾隆粉彩开光烹茶图茶壶(参阅:《SOTHEBY’S》Hong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18) 中国古代陶瓷馆

徐展堂先生不仅是商界翘楚,还是一位热衷传统文化的、杰出的文物收藏鉴赏家,其过人的 识见和丰富的收藏己成为当代传奇。徐展堂,据说是“荟集中国文物最快、数量最惊人”的收藏家,也是全球五大收藏家中唯一的华人。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16) 中国历代印章馆

Post Views: 124 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和繁盛   明清官印有严格的铸凿规范,事实上已无艺术特性,文人篆刻流派起自明代,明中叶石质印章普及,便利了艺术鉴赏为主要功能的篆刻制作。当时文人书画的空前发展,也推动了和书画制作有密切关系的文人篆刻的兴起,由此引导出明清五百年间篆刻艺术波澜壮阔的历史。   从16世纪的明代开始,印章艺术又和文人书画相结合,乃至成为作品的构成部分。于是出现了明清两代五百年间具有革新精神的文人篆刻艺术,改变了篆印历史的漫长进程。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15) 中国历代印章馆

Post Views: 67 唐宋金元官私印的新样式  清代对旧制多有变革,官印形制益大,印文用小篆,一律用朱文,完成了用印方式由封泥向钤色印的转换,唐承隋制,中国古代官印从此形成新的体系。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12) 中国历代印章馆

Post Views: 72   玺印始于官署长官工作职能的印证。中国玺印多以文字体现。早期的玺印发现于商周之际,到东周时有着广泛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使个人的作用直接与社会活动相联系,于是私人印记也大量出现。玺印是凝文字书体之酶和雕刻技巧相结合的艺术,在中国流行了二千多年。从16世纪的明代开始,印章艺术又和文人书画相结合,乃至成为作品的构成部分。于是出现了明清两代五百年间具有革新精神的文人篆刻艺术,改变了篆印历史的漫长进程。   早期的古玺印____ 中国古代玺印发现于商周之际,早期玺印的功用,与工官器物制作及铭记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政权分工的全面施行以及个人信誉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增加,官署和私人的玺印大大发展,印文书法结构丰富多样,并出现了印钮和印文具有差异的地域特点,所谓“六国文字”在印文中表现颇为明显。   先秦玺印的功用与形制     春秋以后玺印的使用已十分普遍, 这些就是玺印印体。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8) 中国古代雕塑馆

中国古代雕塑馆的气氛热烈而庄严,它以金、红、黑三色为基本色调,以佛教艺术中常用的莲瓣形做隔墙,石窟寺中的佛龛做壁橱,以及露置的陈列形式,使人有流连于石窟寺的特殊感受。640平方米展厅中的120余件展品上起战国、下至明代,体现出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整个展室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佛像雕塑艺术,从北魏佛像的飘逸俊秀、到北齐和隋代佛像的优雅洗练、生动传神;从形态丰满、姿态优美的唐代造像到清新秀丽、富有世俗情态的宋代菩萨像,观众可以体察到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最终与中国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7) 中国明清家具馆

Post Views: 277 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馆位于第四层,采用园林宅第式的布置,70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了明清时代中国家具精华100多件,入口处有不同木质材料的实物陈列与介绍。为了再现古代家具的使用场景,展览复原了明清时代的厅堂书房,使参观者能直观感受这一时期的家具艺术,想象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与审美情趣。 明代家具追求神态韵律,以造型古朴典雅为特色,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尺度适宜。 清代家具注重体量,提倡繁纹重饰,崇尚雕刻和镶嵌,以富丽、豪华独树一帜。 明代家具装饰以简洁为主,经常在家具的醒目部位作局部浮雕或透雕点缀。椅子的靠背板常常使用这种手法,以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目的。 明 黄花梨木圆背交椅 鹿皮绳座垫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5) 中国明清家具馆 – 潘允征墓出土家具

Post Views: 158 明潘允征(潘允徽)墓出土的陪葬品家具。这些床、桌、案、柜不是真正的家具,而是根据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真实家具的样子,按一定比例缩小,用木料制作的家具模型,即明器(冥器),也就是专门的随葬品。它们陪伴着墓主在地下长眠了数百年,重见天日时,虽然已经腐朽、变形,却是今天我们研究明式家具的重要实物资料。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4) 中国明清家具馆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明清时代是我国古代家具制造的鼎盛期。明清家具虽然在风格上迥然不同,但其艺术成就深受人们赞许。走进中国明清家具馆,犹如步入中国明清时代的园林宅第,其间青砖粉墙,修竹摇曳,颇有高雅脱俗的情趣。家具馆700平方米展厅内陈列了明清时代中国家具精华100多件。其中,有造型洗练、线条流畅、比例匀称、榫卯严密的明代家具;有用料宽绰、体态凝重、装饰繁缛、厚重华丽的清代家具。为再现古代家具的使用场景,还复原了明清时代的厅堂书房。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的长廊 :上海博物馆 (3) 中国古代青铜馆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左右,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是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的青铜文化。遗址中出士了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工具和饰件,并发现铸造遗址。青铜礼器造型初具规范,器壁匀薄,铸造技术已达熟练水平。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显示中国业已步入文明社会。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的长廊 :上海博物馆 (2) 中国古代青铜馆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保守的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

Read more

2017.10 趟佯历史长廊 :上海博物馆 (1) 馆外环境

Post Views: 231 1996年10月12日新馆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正式开馆,馆藏文物近10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件。其建筑造型源自中國傳統“天圆地方”的世界觀。 常设展厅: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古代玉器馆,暂得楼陶瓷馆。 古代瑞兽汉白玉雕 博物馆咖啡店

Read more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堂名款

堂名款系指瓷器上书写或刻划私人住所或书房名称,作为私家用瓷或收藏标志的款识,内容包括堂名、斋名、轩名、室名、书房名、楼名,阁名等。堂名款最早出现 于宋代,明代后期形成风尚,清代则更为流行,民国时期继续出现,但已不及清代丰富。

Read more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

Post Views: 3,555   款识起源于古代的彝器,至迟在东汉时期,便被移植到瓷器上。在瓷器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 一般说来,款识是瓷器装饰的附属物,好的款识与装饰画面相配,可以增强器物的艺术性。并且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瓷器的断代、断窑口和辨别真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基本上包括明清历年来的瓷器上所出现的官窑和名窑款识。     款名 年代 纪年款 堂名款 人名款 言语款 其它款识 款识图标 洪武   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造此          

Read more

叶佩兰:明清瓷器款识浅说

所谓瓷器款识是指刻划或书写在一件器物的身部或底部,用以表明器物的时代、用途及工匠姓名的文字,亦称铭文。制瓷业很早就采用这种做法。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有所谓“瓷器有款肇始于宋”的说法。黄矞的《瓷史》提出:“瓷器之年不自宋始,并见过三件带‘乾元年制’的器物。”事实上瓷器上面刻铭文最早始于东汉。

Read more

维多利亚 华人首富 移民先驱 林彬 (Lim Bang)传奇

Post Views: 89 位於加拿大維多利亞的雷奧多酒店(Hotel Rialto)最早的前身是為”林彬大廈”。 這是以維多利亞當時的華裔地產開發商 – 林彬(Lim Bang)先生所命名的。 林先生除了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還是卑詩省早期少數幾位擁有私家汽車的人。在卑詩省的紀錄中,林彬先生所拿到的駕駛執照號碼是4號。 除此之外,許多人所不知道的是,當孫文先生為了中國的革命在世界各地募款的時候,林濱先生也是重要的資助者之一。 革命成功之後,中國政府曾經邀請林濱先生回國擔任政府內閣;而林濱先生卻拒絕了這個機會。 對林彬先生來說,他認為他對革命的貢獻並不是為了他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全中國的同胞的未來。這封國民政府的邀請信,現在依舊保存在卑詩省皇家文物博物館內。林彬先生在維多利亞度過了他的一生,享年94歲。 林彬大廈建立於西元1911年,在那之後曾改名為喬治王子酒店。 在西元1920 –1933之間,喬治王子酒店曾經因為禁酒令而短暫的關閉。 在禁酒令結束之後, 喬治王子酒店重新開幕並改名為道格拉斯酒店。 從此就以道格拉斯酒店為名, 持續的經營了數十年。但隨著時光的飛逝, 這個當時眾所皆知的維多利亞地標,也逐漸的顯出他的老態。 現任的持有者,義大利裔的丹尼洛.丹佐先生在西元2000年時買下了道格拉斯酒店。丹佐先生於1956年從義大利北部的維內妥地區(Veneto)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島,並在維多利亞開始了他長達四十多年的成功事業。在他年輕的時候, 曾經在極富盛況的道格拉斯酒店度過愉快的假期, 所以當他見到這個酒店的凋零,

Read more

2017 “神仙中人” 故宫武英殿 赵孟頫书画特展(2)

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后人。其父赵与訔(音吟)喜好文物赏鉴,为他成长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青年时期,赵孟頫往来于湖州、杭州一带,与钱选等人诗文唱和、品赏书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观念与创作风格。

Read more

2017 “神仙中人” 故宫武英殿 赵孟頫书画特展(1)

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欧、亚地区的文化交流频繁,然而在书画领域真正能居于主导地位的仍是儒家文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元代的书法、绘画部分延续了宋朝以降的风貌,但艺术主张、审美标准却同两宋不尽相同,元初的赵孟頫则是这其中改变时代风气、领袖群伦的重要历史人物。

Read more

2016首都博物馆 五色炫耀-汉代海昏侯考古展

Post Views: 68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范围内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揭露出了完整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墓园、主墓及三座袝葬墓、车马坑以及祠堂、寝殿等遗迹,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万多件(套)。同时对周边城址和墓葬区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基本确认了南昌市新建区紫金城城址为汉代海昏侯国都城所在地,它与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墓地及平民墓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文物保存最完好,墓园及主墓结构最完整,墓园区与侯国都城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类数量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它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汉代江西历史文化的认识,同时也对研究西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反响热烈。为了让考古成果惠及社会公众,我们特举办此次展览,从中精选了符合展出条件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300余件,以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的考古发掘成果。让我们跟随考古工作者一同走近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侯国,去探寻它的过往与辉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