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犀角器与前代的犀角工艺品相比有何不同?明、清两代犀角工艺品相比较是否也有各自时代和风格上的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历代名瓷
康熙五彩瓷器时代特点和鉴定方法
入清以后经过顺治时期的调整,康熙在瓷器装饰上可以说胜过瓷业史上任何朝代。除大家经常念道的“青花分五色“之外,还有“粉彩之父一一五彩”瓷。
刘伟:康熙朝瓷质笔筒的分期断代
康熙朝瓷器的烧制,以笔筒最有特点。 笔筒不仅是康熙朝文房用瓷中的重要一项而且代表了当时制瓷工 艺的最高水平,充分反映出康熙帝对汉文化的推崇。本文 以故宫藏品为例试图对康熙朝所制笔筒加 以简要分期断代。
故宫王健华:康熙瓷器鉴定的思路 — 文献与实物相结合
康熙朝完成了瓷器样式标准化的历史进程。要学习清代瓷器的鉴定,一定要在康熙朝这六十一年上下功夫。康熙朝瓷器的鉴定思路,就是文献与实物相结合:看好书,从宏观上了解器物产生的客观条件;看实物 , 从微观上观察具体器物的存在形态。传世、出土、出水的康熙瓷器,作为有明确出处的历史遗物,是学习鉴定的原始资料,传递给我们的是历史本真面貌的信息。
黄斐: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八)意必吉祥
康熙瓷绘人物以其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包罗万象的审美姿态享誉瓷坛。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人物纹瓷器,数量众多、规格极高、品类颇丰,是研究清初宫廷文化的绝佳样本。这些珍贵的艺术史料,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理念、宗教信仰、民俗民愿的融合体现,更是帝王本人审美思想的直接表达,具有极高的证史功能和价值。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瓷器人物纹进行分类和文化内涵阐释,总结出“耕织牧渔”“山水寄情”“锐意文治”“肄武绥藩”“仕女婴戏”“大众文学”“宗教神仙”“意必吉祥”八个主要方面,进一步挖掘了康熙瓷器人物纹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黄斐: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七)宗教神仙
康熙瓷绘人物以其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包罗万象的审美姿态享誉瓷坛。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人物纹瓷器,数量众多、规格极高、品类颇丰,是研究清初宫廷文化的绝佳样本。这些珍贵的艺术史料,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理念、宗教信仰、民俗民愿的融合体现,更是帝王本人审美思想的直接表达,具有极高的证史功能和价值。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瓷器人物纹进行分类和文化内涵阐释,总结出“耕织牧渔”“山水寄情”“锐意文治”“肄武绥藩”“仕女婴戏”“大众文学”“宗教神仙”“意必吉祥”八个主要方面,进一步挖掘了康熙瓷器人物纹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黄斐: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六)世俗百态
康熙瓷绘人物以其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包罗万象的审美姿态享誉瓷坛。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人物纹瓷器,数量众多、规格极高、品类颇丰,是研究清初宫廷文化的绝佳样本。这些珍贵的艺术史料,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理念、宗教信仰、民俗民愿的融合体现,更是帝王本人审美思想的直接表达,具有极高的证史功能和价值。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瓷器人物纹进行分类和文化内涵阐释,总结出“耕织牧渔”“山水寄情”“锐意文治”“肄武绥藩”“仕女婴戏”“大众文学”“宗教神仙”“意必吉祥”八个主要方面,进一步挖掘了康熙瓷器人物纹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黄斐: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五)仕女婴戏
康熙瓷绘人物以其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包罗万象的审美姿态享誉瓷坛。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人物纹瓷器,数量众多、规格极高、品类颇丰,是研究清初宫廷文化的绝佳样本。这些珍贵的艺术史料,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理念、宗教信仰、民俗民愿的融合体现,更是帝王本人审美思想的直接表达,具有极高的证史功能和价值。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瓷器人物纹进行分类和文化内涵阐释,总结出“耕织牧渔”“山水寄情”“锐意文治”“肄武绥藩”“仕女婴戏”“大众文学”“宗教神仙”“意必吉祥”八个主要方面,进一步挖掘了康熙瓷器人物纹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黄斐: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四)肄武绥藩
康熙瓷绘人物以其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包罗万象的审美姿态享誉瓷坛。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人物纹瓷器,数量众多、规格极高、品类颇丰,是研究清初宫廷文化的绝佳样本。这些珍贵的艺术史料,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理念、宗教信仰、民俗民愿的融合体现,更是帝王本人审美思想的直接表达,具有极高的证史功能和价值。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瓷器人物纹进行分类和文化内涵阐释,总结出“耕织牧渔”“山水寄情”“锐意文治”“肄武绥藩”“仕女婴戏”“大众文学”“宗教神仙”“意必吉祥”八个主要方面,进一步挖掘了康熙瓷器人物纹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黄斐: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三)锐意文治
康熙瓷绘人物以其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包罗万象的审美姿态享誉瓷坛。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人物纹瓷器,数量众多、规格极高、品类颇丰,是研究清初宫廷文化的绝佳样本。这些珍贵的艺术史料,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理念、宗教信仰、民俗民愿的融合体现,更是帝王本人审美思想的直接表达,具有极高的证史功能和价值。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瓷器人物纹进行分类和文化内涵阐释,总结出“耕织牧渔”“山水寄情”“锐意文治”“肄武绥藩”“仕女婴戏”“大众文学”“宗教神仙”“意必吉祥”八个主要方面,进一步挖掘了康熙瓷器人物纹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黄斐: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二)山水寄情
康熙瓷绘人物以其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包罗万象的审美姿态享誉瓷坛。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人物纹瓷器,数量众多、规格极高、品类颇丰,是研究清初宫廷文化的绝佳样本。这些珍贵的艺术史料,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理念、宗教信仰、民俗民愿的融合体现,更是帝王本人审美思想的直接表达,具有极高的证史功能和价值。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瓷器人物纹进行分类和文化内涵阐释,总结出“耕织牧渔”“山水寄情”“锐意文治”“肄武绥藩”“仕女婴戏”“大众文学”“宗教神仙”“意必吉祥”八个主要方面,进一步挖掘了康熙瓷器人物纹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黄斐: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一) 耕织牧渔
康熙瓷绘人物以其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包罗万象的审美姿态享誉瓷坛。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人物纹瓷器,数量众多、规格极高、品类颇丰,是研究清初宫廷文化的绝佳样本。这些珍贵的艺术史料,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理念、宗教信仰、民俗民愿的融合体现,更是帝王本人审美思想的直接表达,具有极高的证史功能和价值。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瓷器人物纹进行分类和文化内涵阐释,总结出“耕织牧渔”“山水寄情”“锐意文治”“肄武绥藩”“仕女婴戏”“大众文学”“宗教神仙”“意必吉祥”八个主要方面,进一步挖掘了康熙瓷器人物纹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邓伟:赏石漫谈系列之二 灵璧石奇天下雄
我国赏石文化的兴起与弘扬,“源自远古悠扬天籁之声的播散,亦当源自儒道思想与生活格趣的浸染”(陈步一语)。在漫长的赏石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被藏家推崇的品种首当安徽灵璧石。
故宫倪如荣:珍稀的玻璃胎珐琅彩鼻烟壶
鼻烟壶是专门用来存放鼻烟的容器,形制多为扁圆状,宽腹小口,不易走味,用时以拇指和食指蘸烟末,按在鼻孔处,吸入部内,大部分鼻烟壶内附一根小细勺,壶口配置高档材料的顶盖,虽说造型简单,小不盈握,纯属把玩之物,但制作工艺却极为精细巧妙,若加上昂貴奇异的质材,则更加闪烁出富丽多姿的风采,故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
拍卖惊奇录:独具慧眼的著名中国艺术古董商蓝理捷先生(James Lally)
著名中国艺术鉴藏家、学者兼古董商蓝理捷先生(James Lally)纵横艺苑四十载,是名震中外的业界权威。其悉心经营的蓝理捷艺廊(J. J. Lally & Co.)庋藏精绝,现经纽约佳士得于3月23日举行涵盖138件顶尖瓷器及工艺精品的现场拍卖,以及3月15日至30日在网上进行的珍贵藏书拍卖。
美国知名古董经纪人蓝理捷(James J.Lally):漂亮的转身
Post Views: 249 蓝理捷从入拍卖行的那天开始,到经营自己的画廊,一直都在与中国艺术品打交道,至今有40多年的时间了,经历过这个行业的兴衰起伏。在他看来,“艺术市场必须以艺术为主导,而现在的最大问题是,拍卖公司成为奢侈品的生意人,不是艺术品的引导者”。 — 记者 李晶晶 三联生活周刊 2012年 第3期 每次在香港春秋两季的拍卖中,总能见到美国知名古董经纪人蓝理捷(James J.Lally)的身影。他就像独侠客一般,看预展时, 不会过多地与人寒暄、闲话,总是戴上眼镜,安静而细心地看艺术品。蓝理捷很容易引人注意,因为他与一般行家不同,从来都是西装革履,一丝不苟,让人感觉严谨、专业。蓝理捷身上这种特有的职业感,或许是他早年的工作性质赋予的。 拍卖行的日子 40多年前,蓝理捷在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念生物学,他发现自己的兴趣完全不在此,于是转向学习英国文学。那时,蓝理捷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是逛哈佛的艺术博物馆和波士顿美术馆,这里有他感兴趣的东方艺术品。同时,蓝理捷跟随当时著名的艺术史学者洛尔(Max Loehr,1903〜1988)学习。洛尔是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玉器、绘画的权威之一,在1960至1974年间曾任哈佛大学东方艺术史教授。 马克斯·洛尔(Max Loehr,1903年12月4日 – 1988年9月16日)获得博士学位。 1936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得远东艺术博士学位。随后,他成为慕尼黑五大洲博物馆(Museum Fünf Kontinente,前身为Museum für
拍卖惊奇录:苏富比清官窑雍正高足杯误判为民国仿品?
刚刚在纽约苏富比一场不起眼的网上拍卖中,两件古董瓷器分别以倍价的300倍及160倍落槌,瞬间在收藏界引爆热话。
古瓷仿品逼真度愈來愈高,連拍賣行都走漏眼?
宋代的瓷器一般都是出土器物, 可從線條、刀工、歲月的痕迹入手,哪一樣不符合標準,便可放棄。
拍卖惊奇录:一個破瓶子值多少錢? 从清嘉慶粉彩黃地燈籠残瓶说起
殘器的最佳归宿是博物馆,虽殘而不废,可以担当起教育群众的作用。但很多人都不作如此想,认为残器也有炒卖的升值空间。
拍卖惊奇录:”漆与龙”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世上最昂贵的扶手坐椅
2009 年,由伊夫·圣洛朗 (Yves Saint Laurent) 和皮埃尔·伯格 (Pierre Berge) 收藏的艾琳·格雷 (Eileen Gray) 设计的非凡“龙”扶手椅以近 2200 万欧元的价格售出,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装饰物。 20世纪。2022 年 6 月 24 日 Kira Reinke
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
上海博物馆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日前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包括本文作者在内的上海博物馆代表团一行5人曾于2002年4月赴新西兰“黑石号”文物整理现场考察。此文着重聚焦“黑石号”沉船出水瓷器珍品,从长沙窑瓷器、越窑青瓷、白瓷、白地绿彩瓷器、青花瓷器等“黑石号”沉船所载的瓷器类型、概貌、窑口、器形、烧造工艺、国内外同类出土物的比对等方面深入研究,以小见大勾勒唐代中国陶瓷外销概貌。
趟徉历史的长廊: 净心之旅 西行漫记 奔向世界屋脊西藏(7-2)西藏博物馆 雪域长歌 清代民国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首都北京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
70多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趟徉历史的长廊: 净心之旅 西行漫记 奔向世界屋脊西藏(7-1)西藏博物馆 雪域长歌 唐宋元明
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10月落成开馆,2009年7月对外免费开放,是一座集收藏与保护、教育与研究、开放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17年由国家投资6.6亿元实施西藏博物馆新馆改扩建工程,总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6.2万平方米,新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陈列展示区、藏品保管区、公共服务区、文物保护研究区、综合办公区等。整体建筑宏伟大气、沉稳庄重,突出了鲜明的时代感、创新性和民族特色。
骈文赏析:南北朝 孔稚珪《北山移文》
《北山移文》是南朝孔稚圭创作的名篇,讽刺了那些靠伪装以求得功名利禄之人。作者孔稚珪(447—501),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渐江绍兴)人。少年时涉猎文学,文才很有美誉。曾中秀才,后任南北朝时期宋安成王车骑法曹行参军,官至太子詹事。《南齐书》有传。有《孔詹事集》。 文中如“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句,乃是表品节高贵之名句;末段“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之句则有恨世间无知己之憾。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5版皇家年画《万国来朝图》
現存乾隆朝描繪藩屬及外國使節來朝納貢場面的《萬國來朝圖》共有四件,目前全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中除了一件為《臚歡薈景冊》的一靧開冊之外,其餘均是大尺寸的巨軸,且全為絹本。這批《萬國來朝圖》均以紫禁城內的建築群為主要場景,呈現諸邦使節佇立於太和門外、各持貢物、等候覇見的百般樣貌,及清宮內廷各階層官吏於覇見儀式開始前各自進行其準備工作與活動情形的場面。為求行文方便起見,以下將此批畫作分別稱為《萬國來朝圖軸》(一)(附圖1)、《萬國來朝圖軸》(二)(附圖2)、《萬國來朝圖軸》(三)(附圖3)與《萬國來朝圖冊》(附圖4)。
清宫旧藏 乾隆 绢本 设色《胪欢荟景图册》
《胪欢荟景图》册共八开,为清宫廷画家所绘。记录了清乾隆朝鼎盛时期,乾隆帝为其母崇庆皇太后七十圣寿举办的庆典活动。此册尺幅巨大,堪称清宫内最大的画册,分别以“万国来朝”、“合璧联珠”、“回人献伎”、“慈宁燕喜”、“寿宇同游”、“九老作朋”、“香林千衲”、“厘延千梵”八个场景,来描绘朝贺、庆寿、筵宴、游乐等满城欢庆的盛大场面。
故宫:慈宁宫―慈宁花园区 宫殿和匾额
慈宁门是内廷外西路慈宁宫的正门,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改建慈宁宫时一并拆建。
慈宁门为殿宇式大门,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坐落于汉白玉须弥座上,周围环以石雕望柱、栏板。门前出三阶,当中设龙凤御路石。阶前左右陈列铜鎏金瑞兽各1。门内接高台甬道与慈宁宫月台相连。
故宫:寿康宫―寿安宫 宫殿和匾额
寿康宫始建于雍正十三年(1735)十二月,竣工于乾隆元年(1736)十月,系乾隆皇帝为其生母崇庆皇太后建造的颐养起居之所,其后成为清代奉养皇太后的宫殿。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虽曾进行过多次修缮,但与初建时的布局基本相同。此宫仅供皇太后使用,其余太妃、太嫔并不在此居住,而是随居同属寿康宫区域的寿西宫、寿中宫、寿东宫、头所、二所、三所等院落。寿康宫东配殿为御坐房,为皇帝问安时休憩之地。
黄英: 故宫博物院藏“痕都斯坦玉鱼”释疑
以往贡入宫廷的痕都斯坦玉器中以碗、盘等造型居多,乾隆皇帝已司空见惯,突然得见这么一件精制、逼真的玉鱼,认为其颇为别样、奇巧。他虽然也对精于制作碗、盘的痕玉突然出现一只玉鱼感到疑惑,却没有进行详细考证,也没有识别出此鱼的鳞、鳍和尾制作工艺均出自苏州专诸巷玉工,尤其忽略了痕都斯坦玉器中从不见翡翠这一事实,而是草草将其定为痕玉。就是这件翡翠鱼式盒,让爱玉、藏玉并自诩懂玉的乾隆皇帝犯了一个大错误。
紫禁城:红翡绿翠–尽在皇廷
有学者认为,中国早在汉代已经使用翡翠,但汉代的翡翠实物目前尚不能确定。清代宫廷档案中有大量关于滇玉的记载,又多见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这些记载主要应指翡翠。由档案得知,翡翠进入清代宫廷的时间不晚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而已发现的带有制造年款的翡翠作品最早为乾隆时期的器物。
文献:故宫紫禁城及宫殿匾联箴铭
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四面各开一门,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总体布局以轴线为主,左右对称;根据朝政活动和日常起居的需要,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了宫殿建筑外朝、内廷的布局。
施静菲:蒙元宫廷中瓷器使用初探
元代有没有存在一个特定的窑场或机构专门负责生产宫廷用瓷?这样一个机构如何组织和运作?以蒙古人为首的政权对它有多重视?他们的品味有多大的影响力?元政府对当时瓷器的生产和发展有何贡献?
裴明智: 越南彩绘瓷鉴赏
本文根据越南升龙皇城、会安沉船等各大考古遗址发掘以及公私收藏的越南瓷器相关研究成果,辅以古代文献,系统介绍了越南彩绘瓷的概况,并对其年代、产地、技法等展开深入探讨。研究发现,越南彩绘瓷应是在黎初朝时期开始生产,产地为升龙官窑。当时升龙官窑生产的越南彩绘瓷主要供给升龙皇城的上流阶层生活使用,或是向周边富裕王国出口。
故宫博物院 施磊 特稿:室庐几榻器具间 —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紫檀木座 器物座器座即垫于器底之物。 虽然在明清众多陈设物品中是微不足道的一类, 但作为与器物既有联系又彼此分离的特殊用器, 与器物一起构成陈设的语境之一, 在工艺及美学上有不容忽视的价值。由明清绘画上描绘的陈设切入, 将器座与相应的器物还原于可信的历史情境中, 而非仅仅孤立地审视两者关系, 由此可以深入昔人真实的生活传统。
陈克伦特稿:花繁锦色,永庆长春——慈禧和她的御用瓷器
清代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造的瓷器通常落帝王年号款, 偶尔可见一些瓷器落款为堂名、斋名、宫殿名等, 统称为堂名款瓷器。其中最著名的一批, 当属为慈禧专门烧造的瓷器, 其数量、品种之多无出其右。 慈禧御用瓷器款署有「大雅斋」「天地一家春」「储秀宫制」「长春宮制」「体和殿制」等, 均与慈禧的寝宫或别苑有关。这批瓷器的纹样也极具特色: 一部分以花卉为题材, 另有一部分器物饰以龙纹、祝寿纹等, 用以彰显慈禧宫廷地位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