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桥始建於遼代,橋爲青白石三孔拱券形,上有欄板望柱,雄偉壯觀。元朝建大都就在這一帶。高梁橋就是元代出和義門的主要道路。明、清時爲出西直門往西北方向的主要道路。高梁桥位于西直门外,高梁桥下的高梁河是北京市内积水潭、中南海、以及紫禁城内金水河的上游水域。
历史上的北京城大大受惠于高梁河。在元朝中后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方经通惠河运到大都。高梁桥承载了不少中国历史事件,如:辽将耶律沙与宋兵曾激战于此桥附近,李自成从此桥攻入北京,清帝和慈禧太后从此桥去往颐和园和圆明园或去西山取水,解放军从此桥入京和平接管北京城。因此,高梁桥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高梁桥始建于元 至正二十九年(1292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取名高梁桥,是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白浮泉引水工程上的一座重要水工建筑物。高梁桥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桥下一侧高梁闸,是高梁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高梁桥周边古刹林立,酒肆茶馆游客盈门,热闹非凡,为京西郊外的一道胜景。现高梁桥本体及高梁闸闸槽,绞关石等原有建筑物构件保存基本完好,是大运河遗产的见证之一,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
明朝礼部左侍郎行部事余继登撰《天仙圣母感应碑记》记述该庙灵验之事,称54岁的北京城内老员外为该庙捐资以求子,后果得子。明清时期,北京城内妇女常在春季来该庙求子。
北下关娘娘庙为北下关地区的标志性建筑,2007年底被拆除,原址兴建了钻河新天地公馆。2009年9月,海淀区文化委员会选址新建北下关娘娘庙。
原娘娘庙 天仙庙流芳碑 Stele of Tianxian Temple (现藏真觉寺/北京石刻博物馆)
清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碑螭首, 座佚, 首身高240、寬92、厚19厘米。首题“天仙庙流芳碑记”, 八阿撰文(康熙帝第八子。康熙晚期,允禩sì得众大臣抬举立为储贰人选,人称“八贤王” “八阿哥”。)。碑原址在海淀区西直门外北下关娘娘庙。
及至清代,随着颐和园、圆明园的落成,皇帝后妃从高梁河坐船去西郊旅游或居住,高梁河遂成御河,两岸的杨柳和点景树在种植和养护上更加用心,加之大佛寺、万寿寺、紫竹院、乐善园等寺庙园林的点缀,高梁河沿线愈发风光亮丽,超然物外,其色及至清末依然不衰。
回头看,味无穷:
接着看,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