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棺、椁、函、塔及其他
考古发现的金银棺、椁和塔均出土于寺院塔地宫遗迹中,也有传世收藏品,为佛教供奉舍利的用具。主要器物见表33。
器物名称 型别 器高 器长 器宽 收藏地点 参考文献
- 泾川银椁/甘肃省博物馆
- 泾川金棺/甘肃省博物馆
- 临潼银椁/临潼县博物馆
- 临潼金棺/临潼县博物馆
- 法门寺伽陵频嘉纹银棺/法门寺博物馆
- 法门寺双凤纹银棺/法门寺博物馆
- 长干寺银椁/镇江市博物馆
- 长干寺金棺/镇江市博物馆
- 禅众寺银椁/镇江市博物馆
- 禅众寺金棺/镇江市博物馆
- 朱隍村银椁/镇江市博物馆
- 法门寺金塔/法门寺博物馆
棺、椁分为二型。
A型棺、椁前高后低十分明显,盖顶形成陡坡形,有带栏杆的底座。泾川银椁(图 1 – 351)前高后低,两侧有铺首,置于底座之上。底座呈长方形,四周有栏杆,每面栏杆都有缺口。
泾川金棺(图1-352)与泾川银椁相同。临潼银椁(图1-353,彩版65)前高后低,前挡錾门,上有垂环。两侧均有兽首衔环。椁下有长方形镂空底座。棺下亦有 长方形底座。底座呈长方形,四周设栏杆,每边有缺口,底座四周有壶门。法门寺伽陵与棺体扣合。棺体前挡宽高,两扇门。棺座与体焊接,中空,四壁壶门。A型的泾川金棺、泾川银椁与带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94年)铭文的石涵同出,为7世纪后半叶的物品。临潼银椁出土于临潼唐山寺遗址,时代不晚于8世纪中叶。法门寺银棺频嘉纹银棺、法门寺双凤纹银棺(图版106、107),盖为弧形,内壁两端有凸棱台,正好虽出土于9世纪后半叶的法门寺地宫,但从二棺的形制观察,其时代可能要早。
银椁内还有一个长14厘米的金棺。金棺大头高10厘米,宽7.5厘米。小头高7厘米,宽5厘米,以锦带缠缚。金棺下方有一镶满红绿宝石的铜鎏金长方形镂空座,弧形冠盖饰缠枝宝相花,中央铆钉鎏金如意卷草,卷草中间镶一硕大猫眼石。
金棺两侧及前后档皆饰珍珠和红蓝宝石团花,下面饰一对浮雕式护法狮子,大头下镶嵌有一对鎏金护法狮子。棺内的锦裘下放置一个以金质莲花为宝座嵌有大颗红宝石的黄色玻璃瓶,瓶内各盛有9颗释迦摩尼真身舍利。
B型棺、椁前高后低较平缓,有的甚至成为长方形的箱。底座较简洁。长干寺银椁(图 1-354)为长方形,前、后高度相差不大,前挡錾直棂乳钉门。长干寺金棺(图1-355)与长干寺银椁极为相似。禅众寺银椁(图1-356)为长方形的箱式,盖面微,与下部的椁体扣合,椁体正面直棂乳钉门,带门环及锁,下部有三层式的假底座。禅众寺金棺(图1-357)长方形,前、后挡几乎成水平,前挡有两扇门扉,下部有五层式的底座。B型的4件棺椁出土于镇江甘露寺,与太和三年(公元829年)李德裕重瘗禅寺舍利石函同出,时代为9世纪前半叶。朱隍村银椁(图1-358)侧面分别刻龙、虎纹。
① 法门寺为藏有佛舍利的重要寺院,文献中有帝王多次到此迎送佛骨的记载。显庆五年(公元 660年),武则天曾为法门寺舍利舍所寝衣帐、直绢一千匹,造金银棺椁。故法门寺银棺不一 定是唐懿宗时制作的。
銀槨金棺舍利具
銀槨金棺舍利具
法门寺金塔(图版105)是供养佛指舍利的用具。由塔身、塔座和垫板三部分组成。塔身呈正方形, 单檐顶,四角起翘,塔尖饰宝珠。塔身有四门。塔座上有一银柱,其上套置佛指舍利。座下有垫板。
此外,还有法门寺捧真身银菩萨(彩版64)、法门寺银手炉、法门寺银锡杖、法门寺金锡杖、法门寺银臂钏、法门寺银如意、法门寺银香案、法门寺银芙蕖,这些器物上多有刻铭,为咸通年间制造。金银首饰、造像和剪刀、勺、箸等在唐代也有许多发现,由于本书主要讨论金银器皿类,对此暂不涉及。
在南京的孙权建造了阿育王塔,供奉佛舍利,该塔就是明成祖朱棣后来修建的大报恩寺的前身。
南京金陵宋代长干寺遗址考古现场,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鎏金七宝阿育王塔在瘗藏(Yì Cáng)千年之后,终于在中国各方专家的努力下被请出铁函,惊世亮相。这座阿育王塔一亮相,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有专家称,这座阿育王塔的出现,相当于一个“旷世惊天大发现”,更有专家坚信“佛顶真骨”藏于塔中。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重要的国王之一,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该王朝的创始人旃陀罗笈多的孙子 。
阿育王生活在距今约2200年前,起初他沿袭祖父的足迹,企图通过军事力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在数次征战之后,阿育王认识到他的胜利使人类惨遭伤亡,于是十分惊愕和忏悔,决定不再用暴力来完成对印度的征服,并且放弃一切侵略性的军事行动,采用佛教作为他的宗教哲学,努力实践“达摩”规范,包括诚实、仁慈和非暴力。
阿育王特别注重发展佛教,并派出佛教的传道团体到许多国家,他还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佛祖舍利,这些塔被统称为阿育王塔,其中中国有19座,而北宋长干寺就是其中的第二座。
阿育王死后不到十五年,孔雀帝国便土崩瓦解,此后从未恢复。但是佛教得到过阿育王的支持,他对世界的长期影响是巨大的。他登基时,佛教只在印度西北的弹丸之地流行,但在他死去时,佛教徒遍及印度各地,而且迅速传向邻国。除了释迦牟尼(Śākyamuni 本名 乔达摩·悉达多)以外,阿育王对佛教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宗教所起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都大。
在历史渊源的变换中,绝大多数舍利散失、淹没,关于佛祖舍利身处的记载,我们可以在西安法门寺博物馆看到一幅中国古代19座释伽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分布图,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发现七座供奉有释伽牟尼佛真身舍利的佛寺。分别是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灵光寺、北京房山云居寺、镇江甘露寺、杭州雷锋塔、辽宁朝阳北塔、山东汶上宝相寺,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内的佛顶骨舍利,如果真的面世就会成为第八个地方,而且从顶骨舍利的寓意来说也是级别最高的,那是最智慧头脑的象征。
唐代皇家寺院 法门寺 之 宝函奉珍
法门寺,地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年间,原名阿育王寺,因安置释迦牟尼指骨舍利而闻名天下,被誉为“关中塔庙始祖”。1981年8月24日,历经372年风雨的法门寺明代真身宝塔轰然坍塌,仅存半壁。1987年重修宝塔时,考古工作者在地宫中发现盛放四枚舍利的多重宝函。
法门寺因安置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成为佛教圣地。
由汉白玉高浮雕工艺雕造的灵帐,雕造细致繁缛,施以彩绘,华美异常。帐檐内侧刻铭 “大唐景龙二年(708)岁次戊申二月乙卯朔十五日沙门法藏等造白石灵帐一铺,以其时舍利入塔,故记之。”可知这件灵帐是唐中宗安奉舍利时打造。帐檐下部浮雕一周坐佛,并有墨书题记。灵帐放入地宫时,由于帐顶过高,所以唐人拆除了帐顶。
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四枚舍利,根据专家鉴定和盛装舍利宝函上的铭文记载,得知其中一枚为 “灵骨”,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也称金骨,是佛教世界至高无上的圣物;其余三枚为 “影骨”,是佛家为了保护真身舍利和提供给人们供养而特制的影射之骨,同样也是佛界灵物。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诗云 “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出土时四枚舍利分别安置于地宫四个系列的宝函内,宝函以丝绸包袱或丝绸系带包裹,并辅以香料,象征佛教世界的香域宝地。宝函以八重宝函、五重宝函为极致,装饰华丽,佛义精深,极尽舍利供养之神圣与庄严。
第一枚佛指舍利和装藏
1987年5月4日晚,法门寺考古队队长韩伟与社科院丝绸保护专家王亚蓉等清理地宫后室的八重宝函。清理到5日凌晨,当他们徐徐开启宝函的最后一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韩伟揭开塔身,一根白色的管状物出现在塔座的银柱上,因与地宫隧道出土的《志文》碑记述的佛指舍利相符,现场的人激动得拍手庆贺,而这一天,恰好是农历四月初八——佛教的佛诞日,第一枚佛指舍利——玉质影骨就这样重现人间!
八重宝函是地宫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舍利宝函,由唐懿宗供奉,放置在地宫后室北壁正中位置。八重宝函层层相套,配有锁和钥匙,宝函上有丰富的佛像纹饰。这套八重宝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精美、层数最多的宝函,是法门寺地宫文物中等级最高的舍利容器,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第一重:唐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
第二重:唐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
第三重:唐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
第四重:唐六臂观音盝顶纯金宝函
第五重:唐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
第六重:唐素面盝顶银宝函
第七重:唐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
第八重:唐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
最外面的第八重宝函是唐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出土时已残破。从残片观察,为檀香木质,并有鎏金银棱包角。外壁以描金加彩手法刻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图、释迦牟尼说法图等纹样。
第二枚佛骨舍利的装藏
第二枚佛骨舍利的装藏,从内到外分别是唐鎏金双凤纹宝盖银棺、唐盝顶铁函。
第三枚佛骨舍利及五重宝函
第三枚佛骨舍利是 “灵骨”,即释迦牟尼真身佛指舍利,1987年5月10日发现于地宫后室秘龛,其形状与地宫隧道出土的《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中记载的 “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迹,色白如玉少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文并不徹”相符 。出土时盛装于一铁一银一木一水晶一玉之五重宝函。第三重檀香木函出土时已残破,其余四重保存完整。
五重宝函第一重:白玉棺
五重宝函的第二重:水晶椁
五重宝函的第三重:檀香木宝函
五重宝函的第四重:盝顶银宝函
这件宝函钣金成型,函体呈正方形,盝顶,函盖与函体之间铰链、锁钥相连。盝顶面有二十五尊造像,函体四面各有五尊造像,从而构成金刚界成身会大曼荼罗。函体正面錾文 “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函”。宝函底部錾文 “大唐咸通十二年十月十六日遗法弟子比丘智英敬造真身舍利宝函永为供养”。
五重宝函的第五重:铁宝函
函体方正,函盖与函体以子母口扣合,前有司前,后有铰链。出土时锈蚀严重,但仍可见丝绸包裹和打结痕迹,函体表面仍残留丝绸上的金花装饰。
第四枚佛骨舍利及其装藏
第四枚佛骨舍利的装藏
第四枚佛骨舍利安放在地宫前室,其装藏由内向外依次是唐鎏金迦陵频伽纹壸门座银棺、唐鎏金铜浮屠、唐彩绘四铺首阿育王石塔。
这件银棺的棺体两边各錾刻鎏金有迦陵频伽鸟一对,前档錾刻一佛二弟子。棺底錾文 “愿生生值佛,世世闻经,合家大小,同生佛会,法界众生同此福”。
浮屠即佛塔,源于古印度的墓葬形式,后在佛教发展为供奉高僧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的一种雄伟建筑物。
这件佛塔模铸成型,通体鎏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呈方形,其上有三层渐收的月台,月台四周边沿有栏杆,每面栏杆正中设弧形踏步。塔身单层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四面当心间各设一双扇门,正面门外左、右各有一金刚力士,门两侧为直棱窗。柱头斗拱、攀间枋、栏额、蜀柱俱全。顶似“攒尖顶”,檐角起翘。顶上有须弥座,座上有宝刹。宝刹下端有六枚相轮,相轮上置华盖。盖上有十字相交的火焰背光,其上有双轮新月与日轮,刹尖高耸,最上为摩尼珠。属典型的楼阁式建筑,造型别致、工艺高超、精巧玲珑,是唐代建筑模型的典范。
塔身汉白玉质地,通体施彩绘,富丽堂皇,四面设门,门扉两侧各有一尊菩萨,或持香花,或持宝珠,或作持诵状以承侍,属密宗八大菩萨。
公元七至九世纪,法门寺作为唐代皇家寺院,兼具宫寺、国寺、名刹三重身份,自唐太宗敕命岐州剌史开启地宫供养佛骨始,渐成“三十年一开”的定制,意在祈求 “岁谷稔而兵戈息”。其后唐朝诸位皇帝延续此定制,先后有唐高宗、武则天、唐懿宗等八位皇帝六次迎奉法门寺佛骨至京城长安与东都洛阳皇宫供养。八帝六迎佛骨盛况空前,体现了大唐王朝崇佛敬僧、祈福延祚、护国佑民的精神追求,也是大唐兴盛繁华的重要见证。
原文来自: 殷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