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提 最后的疯狂:几大專場,引發犀角井噴行情

2010年左右,海内外各大拍卖行,在犀角象牙禁止上拍的最后阶段,疯狂推销,引发犀角行情井噴。

犀牛角雕收藏家霍满棠,寻有灵“犀”

数百年来,犀角雕的上乘之作一直犹如凤毛麟角。中国本土的犀牛早于公元前500 年已绝迹,传世犀角器大多产自印度、爪哇、马来半岛和非洲,进口后交由巧匠加工并进献豪门贵胄,是极具异域风情的艺术品。如今,传世犀角雕极为稀缺,估计总数不超过4000 件,因此上品犀角雕更加炙手可热。在2008年5月,香港佳士得曾推出 “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 (I)”,上拍的31件精品中有多件拍品以原先估价的两倍成交。今年5月,香港佳士得再接再厉推出第二场“松竹堂”专拍,呈献30 件明末至清朝中期的犀角雕刻杰作。这两个专场,均可谓凝聚了松竹堂主人——霍满棠先生30余年的收藏心血,其中自然型雕犀角杯是经典的主流。明清犀角雕的器形多呈自然马蹄杯;又因犀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有一条浅浅的纵向凹槽和一棱凸起的筋脉(称为天沟地岗),因此,明清时期的自然形犀角杯,就利用天沟作杯的流口,地岗作杯的把柄。此次专拍还有十分独特的人物圆雕以及三弦瓶的造型,都是难得一见的典藏级重器。

霍满棠先生原籍广东,出生于香港,成年后赴纽约求学。由于家族经营中药材生意,“因缘际会”,心有灵“犀”,他逐渐成为华人中首屈一指的犀角雕私人收藏大家和研究者。

明末“犀角鏤雕一把蓮水注” 735萬元成交
明末“犀角鏤雕一把蓮水注” 735萬元成交

《艺术与投资》:根据您多年的详细统计,传世犀角雕全球不足4000件。它们目前主要散布在哪几个博物馆内以及私人藏家手中?

霍满棠: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博物馆具有一定规模的犀角雕收藏。首当其冲的是爱尔兰切斯特?贝蒂博物馆(Chester Beatty Library)。Chester Beatty是一位美国人,早年去爱尔兰开矿发家。当他富有了之后,特别喜欢东方艺术品,包括中国、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地的东西。在17、18世纪(康熙年间),也是中国出口茶叶和瓷器最繁盛的时期,同时有犀角雕去到欧洲。后来,贝蒂发现了中国的犀角雕,十分钟爱,就陆续买下不少。以至于这个博物馆藏有100多件犀角雕。前几年由于经费问题,此博物馆不得不关闭,而这批犀角雕收藏也被捐赠给爱尔兰国立博物馆。

明末“犀角鏤雕一把蓮水注”
明末“犀角鏤雕一把蓮水注” 735萬元成交

美国的情况则是,哈佛大学博物馆有60多件,芝加哥艺术研究院(Chicago Art Institute)和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Chicago Natural History Museum)以及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也有一定的藏品数量。

中国的北京故宫,原来也有几十个犀角雕,后来香港收藏家叶仪医生又捐给北京故宫一批自己的珍藏,所以现在北京故宫的犀角雕应该有120件左右。上海博物馆也有几十件。此外,南京博物馆有4件,沈阳博物馆有2件,其它大部分内地的博物馆都没有。

但是台北故宫只有4件雕刻完好的犀角,另有36件当年从北京故宫带走的犀角原材料。连未雕刻的原料也一并被带走了,可见犀角之弥足珍贵。

此外,英国大英博物馆:约六件;伦敦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约二十件英国Durham大学东方艺术馆:约二十件;荷兰鹿特丹博物馆:约三十五件;香港艺术馆:约数件;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院:仍有少量藏品。

私人收藏家,有名的当属刚才提到过的Chester Beatty,还有在巴西生活的德国人阿诺德?安霍(Arnold Arnhold),以及著名的老牌华裔古董商仇炎之的儿子仇大雄(Frank Chow),巴黎的Gerard Levy先生,香港的刘木菊女士都有不小的犀角雕收藏。而新近的收藏家中,台湾的潘文华先生也对犀角雕着力用心。

犀角雕是权贵与地位的象征,难以入土保存,现存犀角在材质、雕工都是万中求一。

清乾隆“犀角雕饕餮紋螭龍大杯”以634萬元成交
清乾隆“犀角雕饕餮紋螭龍大杯”以634萬元成交

《艺术与投资》:为什么传世犀角雕精品如此稀少?

霍满棠: 犀角是犀牛用于防御的武器,经常会在打斗中遭到损坏。而且犀角是一种有机物,因此难以入土保存。再加上,犀角自古以来就被认为具有解人脏毒、尿毒、暑毒和大热症的药用功效。要知道,上世纪70年代在香港中药行,一两亚洲犀牛角售价约三千港币,当时一两黄金的价格只值八百港元。因此能安然躲过人为破坏而流传下来的完美犀角雕,其数量相当有限。保存下来的犀角雕之中,材质、雕工都好的更是万中求一。

《艺术与投资》:怎样看待犀角雕的价值?

霍满棠:犀角雕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艺术品。首先,材质非常珍贵,自古以来都是地位和权贵的象征,很难入寻常百姓家。其次,犀角因自身带有纹路,雕刻稍有不慎就会破坏纤维,对雕工要求十分严苛。简言之,光泽好、雕工精美、颜色不太深、保存状况上佳的犀角雕,就是好东西!如果再有名家底款,特别是宫廷雕刻艺术家的名款,价格就会更高。比如制犀名家:包天成、周文枢、尤侃、沈如怡、盛辅公、胡星岳、商铭、袁尚卿、朱浒崖、方弘斋、濮仲谦、叔礼、韵夫、子贞……等等。

《艺术与投资》:中国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犀角雕的?它何时蔚然成风,又何时衰落?

霍满棠:中国在商周时代就有犀角雕了,有的甲骨文就是写在犀角上的。唐、宋、元朝以及明代永乐、宣德以前的犀角雕所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外邦的贡品。要等到郑和下西洋,也就是中国的航海技术发达以后,犀角数量才通过交换贸易逐渐增加。有了较为丰富的物料,犀角雕刻也在明万历以后,走出了皇室专断独享的局面,而成为文人雅士融合竹、木、牙雕创作技法的文房清玩。它代表了当时的时代风尚,是文房陈设、把盏会友的席上珍赏,也是王族的清供珍玩。到了18世纪,乾隆晚期,犀角的材料日渐用尽,犀角雕的创作就慢慢衰竭了。

《艺术与投资》:有关犀角雕收藏的重要书籍、展览和拍卖有哪些?

霍满棠: 1999年,我在收藏家同好的互相鼓励之下,出版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中国犀角雕刻珍赏》。对犀角雕的品种与产地、制作与鉴定、制犀名家的生平以及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犀角雕器的资料,力所能及地做了系统详实的介绍。这是当时第一本犀角雕收藏和欣赏的参考性书籍。同年,爱尔兰Chester Beatty博物馆馆长Jane Chapman也将多年的研究心得集结成册,在佳士得拍卖行的赞助下,用英文写成了The Art of Rhinoceros Horn Carving in China(《中国犀角雕刻艺术》)。这样两本专业书的出版,引来收藏家的许多关注。而后,在2003年初,香港博物馆陈列了6位收藏家的168件犀角雕精品(由我来逐一遴选的展品)。这个展览受到观众的特别欢迎。所以原本计划1年的展期,最后延长至3年,到2005年末才结束。说到拍卖,国际大收藏家赛克勒(Dr.Arthur M. Sackler)博士的犀角雕珍藏于1984年在纽约拍卖,取得佳绩。今年3月底,纽约佳士得也推出了多件普孟斐(Robert H. Blumenfield )先生的犀角雕珍藏,同等质量的犀角雕,价钱已经比2008年“松竹堂”专场时,几乎涨了一倍。

参考: 佳士得
松竹堂珍藏 ─ 重要犀角雕刻 (II)
5月31日 2010 | 現場拍賣 2810 香港
拍品 1815
A RARE AND EXCEPTIONALLY WELL-CARVED ‘HUNDRED BOYS’ RHINOCEROS HORN LIBATION CUP
明末 / 清初 犀角雕百子圖盃

雕“百子图”犀角爵杯
雕“百子图”犀角爵杯

成交价 HKD 25,300,000
估价 HKD 3,500,000 – HKD 4,000,000

細節
尺寸:寬17.8公分, 木座
重:683 克

盃敞口,斂腹,平底。外壁雕嬰戲圖,雕松桐為鋬。山上古松參天,楓桐掩映,亭台高建;山下小橋平架,溪水蜿蜒,水面荷花點點。口沿內雕十六童子,六十四個童子於山間嬉戲,或放風箏、或騎馬、或聊天、或對奕、或觀戰、或撫琴奏樂、或聞歌起舞、或捉迷藏、或在溪邊採蓮,童趣盎然。器底刻「商銘」篆書款。

此盃色如蒸栗,上淺下深。器體碩大,外形樸實穩重,構圖滿密但層次分明,刀法俐落流暢,犀角器中之精品。

早於宋朝,庭園嬰戲的題材已頗為流行,南宋畫家蘇漢臣居功不少,他擅畫童子,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之《秋庭嬰戲圖》正出自他的手筆,在宋、金時期磁州窰的枕面上亦為多見。乾隆以前的百子或百鹿圖均不足一百之數,犀角器因材料體積的限制,更無法雕琢此數。

此器原為美國加州福勒博物館之舊藏,2002-2005年間於香港藝術館《金木水火土:香港文物收藏精品展》中展出。

來源
The Fowler Museum Collection, California

出版
T. Fok, Connoisseurship of Rhinoceros Horn Carving in China, Hong Kong, 1999, p. 212, no. 155
J. Chapman, The Art of Rhinoceros Horn Carving in China, London, 1999, p. 149
Lu Jianchuan, Ivory and Rhinoceros Horn Carvings, Shanghai shuchan chubanshe, 2005, fig. 129

《艺术与投资》:上品犀角雕的价格已经达到高位了吗?

霍满棠:犀角雕精品因为数量十分稀少,在市场上流通的更少,所以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在古董市场上受到应有的重视。最近7、8年来,专业书籍的出版,博物馆展览的陈列,再加上媒体的不断报道,使得有兴趣收藏犀角雕的藏家不断增多,以致供不应求,价格翻了5、6倍。然而,犀角雕精品的价钱还远未达到它应有的历史文物价格。

此话怎讲呢?比如,一件乾隆时期的白玉瓶,现在的价格要上千万港币,但同时期的犀角杯还卖不到这个价钱。但在乾隆朝当年,很可能10个这样的白玉瓶还换不到1个犀角杯!因为犀角杯实在太稀少太珍贵了。然而现在,相比于已经是天价的明清瓷器和玉器,犀角雕的价格还算适中,以后的上升空间还会很大。

《艺术与投资》:您如何结缘犀角雕之收藏?

霍满棠:我最开始是收藏明清小件的玉器。有一次,在美国认识一位收藏家带我去拍卖会上看看,那次拍卖有玉器也有犀角雕。我的家族是以经营中药材为业的,所以自幼知晓犀角是一种珍贵药材。虽然早年了解和接触过犀角,但却没想到犀角还能被雕刻成艺术品,以另一种形式展现于世人。于是在1975年纽约苏富比(那时还叫Parke-Bernet拍卖行)的拍卖会上买了我的第一件犀角雕藏品:一个龙杯。

相比于已经是天价的明清瓷器和玉器,犀角雕的价格还算适中,以后的上升空间还会很大。

《艺术与投资》:您的收藏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

霍满棠:我最早收藏龙杯,认为这应该出自宫廷皇家。也收藏一些素身杯(把犀角的皮去掉、挖成杯的样子、打磨好,但不加雕工。笔者注)。感觉素身杯份量足、材料好,还能欣赏犀角天然的美。其实,早在唐代宫廷送给日本皇家的礼物中,就曾包括素身的犀角杯。如今,在日本奈良的正仓院(日本皇室储藏珍宝的仓库),仍有例证。然后,我开始喜欢花鸟草虫题材。比如,寓意圣洁吉祥的莲花,寓意“年年有余”的小鱼,寓意“年年和谐”的螃蟹。花花草草,生动可爱。第三阶段偏重山水。欣赏山水杯,就像一幅立体的山水国画。再结合上面的诗文,意境更悠远。而且,犀角杯上的山水创作,往往都有著名的典故出处,比如“兰亭序”、“赤壁赋”、“西厢记”等。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制犀名家——周文枢,就是以山水杯见长。他爱游山水,同时也是画家,其山水犀角雕作品的层次感也格外丰富。不论在他的国画还是雕塑中,他总是把枫树、松树和槐树画在一起,而水的波纹也是颇有其特点的“叠波纹”。所以,倘若看到一个龙杯上刻了“周文枢”的款,则至少可判定这是个仿款了。后来,我又对人物角杯更感兴趣,如观音、罗汉、八仙、东方朔等。这些题材对雕工的要求非常高。要把人物的五官和手脚的比例惟妙惟肖地雕刻出来,一刀没刻好,就会看得出。

AN EXTREMELY RARE AND EXQUISITELY CARVED ‘EIGHT STALLIONS’ RHINOCEROS HORN LIBATION CUP
清康熙 犀角雕「穆王八駿圖」盃

清康熙 犀角雕「穆王八駿圖」盃
清康熙 犀角雕「穆王八駿圖」盃

成交價 HKD 26,420,000
估價 HKD 2,500,000 – HKD 3,000,000

細節
尺寸:高17.8公分, 木座
重:392 克

盃敞口,斂腹、平底。外壁通體雕溪水淙淙,楓葉處處;八匹駿馬神采駿逸,姿態各異,或立或臥,或互相偎依,與兩位身穿官服的牧馬官悠然地憩息於樹下溪旁;器邊鏤雕楓樹由底至口沿形成盃鋬,枝幹延伸至器內,使盃身與盃鋬渾然一體;外壁空白處題「穆王八駿圖」,鈐「含卿」款。

此盃色如蒸栗,器形碩大,雄渾樸拙。採用浮雕及鏤空技法,用刀樸質有力,雕工細緻逼真,氣魄不凡。

唐朝詩人白居易有曰:「穆王八駿天馬駒,後人愛之寫為圖。」《八駿圖》是從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畫,畫中描繪周穆王游崑崙山時為之駕車的八匹良馬。據《拾遺記‧周穆王》記載,「八駿圖」中的八匹馬傳為周穆王御駕坐騎,謂「王馭八龍之駿」,分為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八駿。也寓人才濟濟、馬到功成之意。此題材在玉雕或犀角器中不為多見,唯見於明末竹器中,甚為珍罕。

此器1997年於倫敦寶龍(Bonham’s)拍賣,2002-2005年間於香港藝術館《金木水火土:香港文物收藏精品展》中展出。

來源
Previously sold at Bonham’s, London, 3 December 1997, lot 31

《艺术与投资》:您在收藏犀角雕初期,是如何学习的?

霍满棠:我在收藏犀角雕之前收藏玉器,同时也留意竹器、漆器等雕刻。除去材料的不同,它们的年代风格是比较一致的,可以相互参考。譬如,17世纪在雕刻松针时,都是往一边偏的,而19世纪的松针图案,都是在中间发散开去的。此外,我所知道的博物馆,知道的藏家,也尽量都去学习,都去看。我基本上给每个收藏犀角雕的博物馆都写过信,希望能够参观馆藏精品,博物馆一般也非常乐意安排我去参观。如此多年积累下来,我对世界各地博物馆或私人珍藏的犀角雕就有了相对直接的认识。

《艺术与投资》:您非常喜欢自己的珍藏。出于什么考虑,要卖掉大部分藏品?

霍满棠:多年前,我一直在低调地做一些贫困助学的事情,在广西、贵州已经陆续捐了7家学校,也同时扶助一些贫困学生继续念书。但目前还在准备阶段,没有很大的具体计划,只是有时间就做一下。我准备退休以后多下功夫来做这方面的善事。拍卖藏品主要是想筹集善款,扶助贫困学童。此举缘自近年,我参加了纽约的一个慈善机构。在去中国的贵州、云南、广西一带山区考察时,感受到那里生活的困苦,希望能多投入点力量去帮助当地的学生。

犀角和角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26

犀角作為珍稀之物很早就出現在古籍記載中,《漢書》中載“尉佗獻文帝犀角十”,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也有“木文犀角,象齒一笥”的記錄,此後歷代典籍中有不少關於犀角的文字描述。

但是目前的考古發掘中卻沒有犀角器物出土,現存最早的犀角器物是日本正倉院所藏的唐代犀角杯和帶板。而現存的犀角雕刻器物多為明末和清代的,明早期的角雕非常稀少。到了197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了全世界涉及面最大的生物養護協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犀牛和大象均在保護範圍內,利用犀牛角完成角雕藝術成為真正的歷史。

犀角本身是一種有機物,常常受氣候、蟲蛀的影響,自然狀態下幾百年就會損耗掉。同時犀角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在很多緊急的情況下,角雕器皿也被選中入藥。根據史料,北宋天聖七年,南京一帶發生瘟疫,宋仁宗從國庫捐出兩顆犀角給百姓入藥。因這些原因使得原本數量稀少的犀角雕更加珍貴。

分類和鑒賞

現在犀角按地域的不同被分為亞洲犀和非洲犀,但是過去因為有限的交通條件,所有的角雕都是用亞洲犀來完成的。因為亞洲犀牛在近幾十年中迅速減少,現在有很多用非洲犀材質的角雕倣造老的角雕。新舊之間,除了雕工有新老之差,材質上亞洲犀角和非洲犀角有很大的不同。非洲犀一般有前後兩隻角,一般而言原角比亞洲犀更大,但從角質上講亞洲犀纖維更粗也柔韌,藥用價值比非洲犀更大,也易於雕刻和保存。

A RARE AND SUPBERLY CARVED LOTUS-LEAF SHAPED RHINOCEROS HORN WATERDROPPER
清康熙 犀角雕連科及第水注

清康熙 犀角雕連科及第水注
清康熙 犀角雕連科及第水注

成交價 HKD 11,300,000
估價 HKD 2,000,000 – HKD 2,500,000

細節
尺寸:寬14.3公分, 木座
重:242克

水注以整角雕「一把蓮」式。器體為荷葉形,蓮花、蓮葉、蓮蓬、花苞及一莖蓼草纏繞器身,枝葉翻捲,葉脈清晰;口沿下一螃蟹斂螯舒腿,蟹夾蓼草,饒有生趣;器流中空,貫穿至器內中心,寓「心有靈犀」之意;背面留白處題「自茲連甲第,于以定玄黃。沈如怡製」。

此器色澤瑩潤,器形秀雅,寓意吉祥。工匠以淺刻、高浮雕及鏤雕技法,運刀如筆,雕琢精良。蓮和蓮蓬(顆)諧「連科」之音;蟹有甲殼,寓意為「甲」,一蟹為「一甲傳臚」,藉此傳達對赴試學子的期望。

此器2002-2005年間於香港藝術館《金木水火土:香港文物收藏精品展》中展出。

來源
Acquired in New York, 1985

出版
T. Fok, Connoisseurship of Rhinoceros Horn Carving in China, Hong Kong, 1999, p. 137, no. 88

展覽
Hong Kong Museum of Art, Metal, Wood, Water, Fire and Earth: Gems of Antiquities Collections in Hong Kong, 2002-2005, illustrated in the Catalogue, no. 72

兩件擁有最高紀錄的犀角拍品,一件是明末“犀角雕蘭亭序杯”,寬16.6公分,由一株巨型的印度犀角雕琢而成,呈金蜜色,敞口、斂腹、平底,外雕蘭亭雅集的故事,曲水流觴、茂林修竹、文人唱和其間。此件犀角杯器形碩大、顏色上佳、雕工細緻、刀法曠達,是非常難得的犀角杯精品,估價180萬到220萬港元,最終3986萬港元成交。

犀角的雕刻是將整個犀角去皮,再按照原來的形態,將整個犀角橫切,掏空內部,利用自然彎勢雕刻而成,因此目前所見的犀角雕多就勢做成杯、槎的形狀,或者小件。同時如果犀牛打鬥時傷到角,新生組織會覆蓋到受傷的地方,表面是看不出來的,只有切割和雕刻到這一地方才能發現,所以犀角雕多有凹凸、歪曲和不合比例的地方。因此一件大型、比例勻稱再加上雕工精美的犀角雕十分難得。

犀角的表皮和肉有著類似甘蔗一樣的纖維,角的基底或橫切斷口也類似甘蔗的斷口,分佈一些粗的點,俗稱“魚籽紋”。顏色分明,整體通花為其中的上品。現在很多用非洲犀染色作假,以仿製老角雕。

收藏和分佈

歷史遺存的犀角雕數量是有限的,因為犀角取材艱難而雕刻時材料本身也會有巨大的消耗,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存世的犀角雕不超過4000件。在這有限的存世中,大部分的犀角散落到海外知名博物館和大收藏家手中,中國這個犀角雕的原創地反而存世量非常少。

在中國內地,上海博物館收藏犀角雕有40多件,故宮原來有40多件,後來香港的一位藏家捐出了自己的收藏,使得故宮有120多件角雕,成為內地收藏角雕最多的博物館。國內私下流通的角雕大多是歐美回流的,而且在拍賣中往往反覆出現,實際的數量並不大。

市場和拍賣

國內的犀角市場是近十年隨著古玩市場的興旺而逐漸熱鬧起來的,受台灣的影響比較大,犀角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主要集中在近一兩年時間。著名的犀角雕藏家霍滿堂在2008年香港佳士得曾推出過“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1)”的首場犀角拍賣專場。一共31件拍品,成交17件,總成交額達到4266萬元人民幣。成交價格最高的一件是明末“犀角鏤雕一把蓮水注”,以735萬元成交,另一件清乾隆“犀角雕饕餮紋螭龍大杯”以634萬元成交,明萬曆“犀角雕五子登科布袋佛”以513.3萬元成交。

杯以一隻整角作「一把蓮」式。料質瑩潤,淺染金黃色。採用透雕、浮雕等技法,取一大犀角施以雕刻,上部再加熱軟化,使其彎曲,加工而成杯流。整器精美雅致,雕飾生趣盎然。在水注另一面荷葉旁有陽文篆刻「直生」圓章款。「直生」是尤侃的藝名。此器原為仇炎之舊藏。

事隔兩年,今年的5月底香港佳士得春拍再次舉行“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2)”犀角雕專場拍賣。30件拍品全部成交,一舉創下2.4億港幣的成交佳績,其中有兩件角雕拍品都達到3986萬港元,刷新了犀角拍賣的最高紀錄。

明末 犀角雕「兰亭序」杯
明末 犀角雕「兰亭序」杯

估价 HKD  6,000,000-9,000,000
成交 HKD  3986萬港元

说明
尺寸 宽16.6cm
杯敞口,敛腹、平底。外壁雕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在山阴兰亭欢聚宴饮的故事。通体刻划了八个人物,有抚琴的、吟诗咏句的、水边畅饮的,姿态各异。他们置身于如《兰亭序》中所描绘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底刻「吴珩」篆书方印款。此杯色呈金蜜色,由一株巨型的印度犀角雕琢而成。器形硕大,刀法旷达有力,雕琢细致入微,构思巧妙,将兰亭典故雕琢成立体的画面。画面中人物精细,面目表情清晰生动,把《兰亭序》中所表达之:「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刻划得淋漓尽致。为犀角雕刻器中之精品。此器源自美国缅因州A.V. Stuart 旧藏。1999 年3 月22 日于纽约苏富比拍卖,拍品430号。曾于香港艺术馆2002-2005年间举办《金木水火土:香港文物收藏精品展》中展出。

另一件以3986萬港元成交的犀角雕是清康熙“角雕萊菔尊”,高13.5公分,底有“康熙禦制”楷書款,撇口、長頸、豐肩、斂腹,頸下有三道凸起的弦紋,通體光素。此件角雕由整株印度犀角雕刻而成,和康熙時期御用豇豆紅萊菔尊如出一轍,造型典雅、掏堂規整,十分費料,據專業人士推測應是康熙皇帝御用的盛水器。此件角雕萊菔尊,不僅工藝精美,出自康熙一朝的清廷文玩,更重要的是製作規矩耗料耗工,如此不計血本的角雕精品世間罕有。

除此之外整場拍賣中還有兩件犀角杯精品以2000多萬港元成交,其他的拍品成交價格多在百萬以上。僅有3件拍品在60萬到90萬港元之間成交,但是這三件拍品或是小杯或是髮簪,拍到這樣的價格已經十分高了。相比較2008年的首場犀角專場拍賣不難看出犀角雕價格在短短兩年內的巨大攀升,相似品質的犀角杯在兩年間價格增長了七八倍。

佳士得的角雕專場拍出好成績之後,北京的很多拍賣公司迅速推出各自角雕拍品,嘉德四季的犀角拍賣就有不俗的成績,更有幾家拍賣公司陸續推出犀角專場,並以此作為拍賣中的重點。就在剛結束不久的北京古天一“心有靈犀”犀角專場拍賣中,推出的15件犀角雕藝術品成交率達到100%,繼香港佳士得後在犀角拍賣領域又創造了一個“白手套”專場,又一次將犀角藝術品的拍賣推向高潮。據悉,這15件犀角成交總額達到6266.4萬元人民幣,創下了內地犀角雕專場拍賣規模最大、成交率最高、成交總額最高的紀錄。其中,估價為250萬-300萬元的明代犀角雕“一堂富貴”杯在委託和現場買家的輪番競價後,最終以896萬元的成交價摘得全場桂冠。這件犀角杯採用最為優秀的蘇門答臘犀角製作而成,如此碩大的蘇門答臘犀角體積足以令人瞠目結舌,並且呈現出非常迷人的金琥珀色,質地細膩而富有質感,這樣高貴的品質無疑受到了藏家們的青睞,而最終896萬元的成交價也説明瞭市場對這件作品給予的肯定。另一件同樣由蘇門答臘犀角雕成的明代荷花杯也得到了市場的青睞,這件犀角杯以其獨特靈巧的造型獲得了很多藏家的芳心,再加上它完美無瑕的品質和品相,最終被一位電話委託買家以616萬元的成交價收入囊中。

清康熙“角雕萊菔尊”,高13.5公分,底有“康熙禦制”楷書款 以3986萬港元成交
清康熙“角雕萊菔尊”,高13.5公分,底有“康熙禦制”楷書款 以3986萬港元成交

不僅如此,15件犀角拍品中有5件最終成交價超過最高估價3倍以上。

當拍賣師報出犀角專場第一件拍品明代犀角雕荔枝杯80萬元起拍價時,場內便出現了此起彼伏的競投號牌,最終在380萬元時落槌,加上佣金成交價為425.6萬元,超過最高估價4倍以上。此次拍賣中,有三件名家款犀角雕作品在拍前就受到了廣泛關注,而它們的最終表現也非常搶眼。明末清初“尤侃”款犀角雕螭龍倣古杯最終成交價為504萬元,清初“六吉”款犀角雕秋園杯最終677.6萬元的成交價超出最高估價3倍以上,另一件清初“冶亭”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更是以784萬元的價格成功拍出,同樣超過最高估價3倍以上。

今年春拍,犀角雕藝術品很明顯受到了市場的追捧,各大拍賣公司紛紛在不同專場中推出數量不等的犀角雕藝術品,很多拍品最終成交價都超過了預估價。犀角以其極為稀少的存世量和無與倫比的藝術品質獲得了廣大藏家的認可,它的市場價值在2010年春拍中得到了質的飛躍,這是讓市場感到欣喜的。

然而目前仍然有大量非洲犀角或水牛角充斥市場,以次充好,在金融危機的壓力下,大陸以投資為目的的買家,面對市場也變得更加謹慎和理性。

今年的藝術品拍賣中,古畫拍賣屢報天價,大有超越西方油畫大師頂級作品拍賣價格的趨勢。犀角雕作為珍稀古玩,藝術價值、收藏價值俱佳,價格被抬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犀角雕數量本就有限,相信只要是選材講究、雕工精良的角雕精品在拍賣一定會大受歡迎。

参考:古天一
2010春季拍卖会
心有灵犀——犀角专场 [15]件

2010-06-27 下午20:00

(所以拍品简介,被删减而不完整)

36 明代 犀角雕荔枝杯

36 明代 犀角雕荔枝杯
36 明代 犀角雕荔枝杯

尺寸:H7.2cm;L13.8cm;RE_173.5g
估价: 800,000-1,000,000
成交价: 4,256,000
拍品简介:

这件荔枝杯是目前所见明代晚期同类作品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它在表现着明代晚期犀角雕刻基本风格特征的情况下,以犀利、肯定的刀工以及张弛有度的控制能力,刻画出简约且细致精准的造型,它所散发出来的艺术感染力使我们折服。

仔细观察此杯,枝干的起伏开合、叶片的转折以及细小枝条的生长状态,甚至是叶柄与枝干交接处微妙的生长结构,都在极为简约的刀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可谓是用意纯和,雕刻技艺洗炼精准,可以想象雕刻者所具有的超凡胆识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功力。

以荔枝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在明代比较常见,寓意吉利美好,受到大家的喜爱,犀角雕作品中也常有表现。这件作品以荔枝为创作题材,用夸张扩大化的荔枝叶片塑造了杯体的主结构。杯周高浮雕了生动扭转的枝条、翻转的叶片和饱满的荔枝果实,表现出荔枝良好旺盛的生长状态。四粒荔枝的表面雕刻出各不相同的几何纹饰,这种手法在明代漆器雕刻中时常出现,这也暗示了明代漆雕艺术和犀角雕刻艺术之间的不解之缘。

这件犀角杯角质优良、温润明亮、品相完美,从这一角度也让我们体会到历来人们对它的喜爱和呵护。

37 明代 犀角雕秋葵杯

37 明代 犀角雕秋葵杯
37 明代 犀角雕秋葵杯

尺寸:H7.8cm;L12.5cm;RE_152g
估价: 600,000-800,000
成交价: 1,064,000
拍品简介: 这件秋葵杯表现出了秋葵花绽放并在秋风中摇曳的曼妙身姿;为我们定格了如此精彩的动感瞬间,使得明代较为流行的“常规题材”变得具有了迷人的艺术张力。此杯整体角质润泽、色调明快,包浆浑厚沉着,刀工简练娴熟。一朵开放的秋葵花构成杯的主体,口沿雕作花瓣相叠状,刻画生动细致,花瓣侧边微翘,相互区隔,至内壁渐变浅,汇聚于内底,中有花蕊,柔美可爱。杯外壁四周采用浮雕

38 明末清初 犀角雕花卉杯

明末清初 犀角雕花卉杯
明末清初 犀角雕花卉杯

尺寸:H8.5cm;L13.5cm;RE_357g
估价: 900,000-1,100,000
成交价: 1,456,000
拍品简介: 这件花卉杯选用极为优秀的亚洲爪哇犀牛角制作,它具有通透的质地,更有迷人的琥珀色泽;不可思议的是,这只优质的爪哇犀角杯除体积硕大外,它的中心几乎没有黑色物质;这也更使这只犀角杯明艳动人。此杯有着近似碗钵的造型和接近圆型的巨大口径,这个造型通常被认为是早期犀角雕刻所具有的造型,是明代犀角器的重要造型之一。爪哇犀角的体积是介于印度犀角和苏门答腊犀角之间的中型犀角,能出现如此浑厚巨大的体积非常不易。

39 明代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39 明代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39 明代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尺寸:H10cm;L15.5cm;RE_280g
估价: 1,500,000-1,800,000
成交价: 2,352,000
拍品简介:

这件山水人物杯以悠闲山林、溪流垂钓的高士生活为题材创作,有茂密丛林,苍老的古松高崖,流泉行云,表现出高士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隐约流露出文人们不闻世事的理想追求。

此杯雕刻技法精湛,手法细密,充分地表现出了精妙的雕刻技艺。这件山水人物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整体器物形态以及雕刻手法都能清晰表明这是一件明代的作品。一般认为,在中国犀牛角雕刻中,山水人物题材的雕刻多在清初时期发生与成熟。

这件犀角杯有着极为规整的造型,无论是杯口、把及整体比例关系都带有典型的明代特征,所表现出的气质在后期的山水人物杯中是极难看到的。垂崖流水简洁而犀利,雕刻细致的水面、丛树以及人物,无论是形态以及雕刻的语言细节,都能在明末的剔红雕刻艺术中看到他们的踪迹。这件明代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人物山水题材的先驱之作。

这件作品体积硕大,雕工精美,富有原创性。再加上骄人的年代和先进性都足以使这件犀角杯在中国犀角雕刻艺术品中拥有重要地位,而成为犀角艺术重器。

40 明代 犀角雕荷花杯

40 明代 犀角雕荷花杯
40 明代 犀角雕荷花杯

尺寸:H12cm;L11.2cm;RE_126g
估价: 1,500,000-1,800,000
成交价: 6,160,000
拍品简介:

这是一件非常优秀的犀角荷花杯。此杯是在最古老的犀角杯“奈何杯”的基础上,以“一把莲”为题材创作出来的。“奈何杯”样式在唐代时已非常流行,是犀角艺术品中最古老并一直存在的经典样式,而“一把莲”的题材在南宋就已经非常成熟。由于它美好、清扬的寓意,使这个题材经久不衰,一直到明末清初依然是文人在艺术品和工艺品上最津津乐道的题材。

这两个极具生命力的优秀题材和形式,理所应当地会找到相互交融的契机,这件在明代开始出现的“一把莲”犀角杯,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仔细欣赏后,我们会发现这件犀角杯的造型和雕刻中蕴含着许多原创的元素,雕刻纹样在传统“一把莲”的基础上有它独特的一面。杯基处表现的是一只健壮丰满的莲藕,向上攀升的每一条枝蔓都生长在这只莲藕上,生机盎然。这些造型元素明显有别于清初类似题材的作品,在目前的资料中极少有如此“一把莲”造型。有理由相信这种题材的作品更接近于明代中期。

这件犀角杯雍容华贵的气质来源于其优雅的造型。这是一只非常完美的苏门答腊犀角,滋润丰腴,型体完整饱满。在驾驭原角形态与角杯造型概念以及每一个雕刻细节所表现出的淡定与成熟,向我们展示着雕刻者的高超技艺与深沉而丰富的修养内涵。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只犀角杯通体为纯正的蜜蜡黄色,中心处没有一点深色斑纹。这种绝无仅有的品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件犀角杯无论是在雕刻技术、角质、时代特征方面,均表现得出类拔萃,注定它有着稀世珍宝的地位。

41 明代 犀角雕花果杯

41 明代 犀角雕花果杯
41 明代 犀角雕花果杯

尺寸:H9.5cm;L16.6cm;RE_305g
估价: 1,200,000-1,500,000
成交价: 2,464,000
拍品简介: 这是件典型的晚明风格犀角雕作品,杯体周围环绕着藤蔓状的葡萄、玉兰花以及栀子花等,雕刻刀锋犀利,有足够的深度,打磨圆润细腻,每一处转折都留有丰实的弧面,而产生丰实的“流光”。由于它的机理,我们可以想象,在这只犀角杯刚制作完成时打磨精细的表面,有些地方甚至能产生“猫眼”的效应,表现出晚明犀角雕刻的典型风格。此杯形体规整,较为细长的造型和较薄的杯壁与细节的雕刻趣味协调,颇具特色。也使此杯杯内“天沟”结构显现凸起

42 明末清初 犀角雕饕餮纹螭龙杯

42 明末清初 犀角雕饕餮纹螭龙杯
42 明末清初 犀角雕饕餮纹螭龙杯

尺寸:H10cm;L15.5cm;RE_281g
估价: 1,500,000-1,800,000
成交价: 2,128,000
拍品简介:

这件仿古螭龙杯是明代晚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犀角杯样式,而这件杯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把柄部盘绕的螭龙中穿插了一些藤蔓状的缠枝莲花,使得这件杯的雕刻纹饰更加显得繁密与华丽,表现着作者追求极致繁复的创作意向。

这件饕餮纹螭龙杯造型周正,雕刻细腻流畅,纹饰自然生动。作者将灵动的螭龙置于缠枝花卉之中,寓动于静,相映成趣,饕餮螭龙纹饰打磨得一丝不苟,更为动人的地方在于此杯选用了非常优质的爪哇角,薄薄的外壁将爪哇角滋润透明的特性表现得更为明显,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

43 明末清初 “尤侃”款犀角雕螭龙仿古杯

43 明末清初 “尤侃”款犀角雕螭龙仿古杯
43 明末清初 “尤侃”款犀角雕螭龙仿古杯

尺寸:H10cm;L16cm;RE_315g
估价: 1,800,000-2,000,000
成交价: 5,040,000
拍品简介:

杯以印度犀角精工雕成,分别采用了镂雕、浮雕的技法。杯口与杯底雕回纹上下呼应,杯身雕仿古青铜器常见纹饰饕餮纹,其间高浮雕形态不一的螭龙,或攀爬于杯壁,或张望于杯口,神情各异,生动传神。整体器型规整,端庄古雅,结构繁复,层次丰富,采用了多重复合的雕刻语言,无论深浅、高低、打凹起凸都面面俱到,功力超凡。
这件具有宫廷艺术水准的犀角雕刻作品,表现的龙纹和规矩的造型体现了明末清初的时代风格,底部刻“尤侃”款。尤侃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一位犀角雕刻大师,传他康熙时在宫廷里做犀角器。从现在看到的传世犀角器来看,这只螭龙杯的雕刻风格在已知“尤侃”款作品里还未见到。此杯款刻刀法精妙,老化自然,与周边完全融为一体,应系原装雕刻。它的工艺水准、时代风格、犀角质地及选料都达到了大师级应有的水准,为明末清初犀角雕制品中的精巧之作。当然有可能是尤侃早年之作,是一件可待继续研究的重要作品。

44 明代 犀角雕海水五龙杯

44 明代 犀角雕海水五龙杯
44 明代 犀角雕海水五龙杯

尺寸:H9cm;L16cm;RE_348g
估价: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2,184,000
拍品简介: 这件海水五龙杯为亚洲印度犀角雕琢而成,角质优良,老化适度,品相完好,包浆自然。杯体雕成荷叶状,口向内微卷;外壁雕五螭龙,形态各异,攀爬于杯壁;杯底雕波涛汹涌的海水,气势磅礴。此杯形体虽简洁,但生动的螭龙造型和精密细致的海水纹的表现技艺,显示出作者极强的驾驭能力。尽管杯体表面老化明显,表现着苍古的情调,却依然可以看到雕刻制作时打磨的精细光润,微妙的弧

45 清初 “冶亭”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45 清初 “冶亭”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45 清初 “冶亭”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尺寸:H10.5cm;L17.5cm;RE_317g
估价: 1,800,000-2,200,000
成交价: 7,840,000
拍品简介:

这件蜜蜡色亚洲犀角雕刻的山水人物杯不仅体型硕大,最重要是它的雕刻显示出了作者在构图和犀角自身特征的把握上有绝对的控制能力。

看到这件犀角杯的人都会被雕刻家超凡的艺术魄力所震撼,似乎这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跌宕的山石,飘动的流云,在雕刻家犀利、坚定的雕刀下,形体表现得异常生动、强烈。丰富而极富立体感的松树丛林,也被表现得生机勃勃。石穴飞瀑,石桥流水,以及石间警惕的小鹿都给这件作品增加了多许生动的气氛。而画面主体却意想不到的设计了一个焚香的场面,香几上,香炉、插瓶、灰铲、香著等都被表现得惟妙惟肖。穿着官服的主人更是悠闲的向炉内添香,而身旁童子却一副心不在焉的表情,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想到的极富戏剧化情境,这可能就是文人们游居山林间的理想生活吧。

杯体外面凸凹和跌宕起伏的感觉,来源于作者自身艺术表现情绪,同时源于作者对这只角的内部结构有充分的认识,再辅以充分的驾驭能力。这种认识体现在经过几百年后再来看这件作品,山水的沟壑,大起大落的位置到目前为止都还保持得非常完美。有很多明清的犀角杯在雕刻大起大落的地方,保存到现在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裂纹,说明当时的预见性和魄力还不够,导致了几百年后人们看到了缺陷所在。

此杯山石间刻有“冶亭”款。现在我们认定的带款的犀角杯非常少见,而此杯作者“冶亭”的背景我们至今还没有相关的资料,这件作品将是一件非常好的研究冶亭雕刻的重要标本。

 

46 清初 “六吉”款犀角雕秋园杯

46 清初 “六吉”款犀角雕秋园杯
46 清初 “六吉”款犀角雕秋园杯

尺寸:H10.5cm;L17cm;RE_322.5g
估价: 1,800,000-2,200,000
成交价: 6,776,000
拍品简介:

重量:323g。这件犀角杯形体规整,广口收足,可以看出在修制过程中对圆润无暇的境界追求和不计成本的良苦用心。杯体阳刻诗句:“蓉菊满园皆可羡”,这是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描写深秋景物的诗句“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这首诗成为了这只犀角杯创作的意境依托。

杯体以简约的刀法,刻画出园林内的太湖石,在石头周围盛开着芙蓉花、海棠花、菊花,太湖石夹缝中还有经受风霜的竹叶。作者用疏密、繁简的对比,使形象极为写实,生动。这件作品在表达意境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对景物花卉细节的入微刻划。芙蓉花的开合翻转,甚至是花蒂的形态都被表现得栩栩如生。在海棠花下,一只动态十足的螳螂,更使我们感受到作者精湛的工艺能力。这些精细入微的雕刻将观者带进了深秋的园林中,感受着深秋的气氛和自然景色。

这件作品引人入胜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于角质的华丽无比。在这只角上,我们看到了亚洲爪哇犀牛角特征的完美表现,温润、细腻、通透、明朗的密腊色充满了整个犀角,中心部分仅有微量的黑色条纹,这是极为难得和罕有的,是犀角收藏家梦寐以求的境界。

我们注意到诗文后缀有两方钤印落款“六”“吉”二字。从此杯如此高超的雕刻技艺和高品质的制作要求,我们不会怀疑六吉在当时的制作水准和应有的名声,只是目前我们对犀角的雕刻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知其为何人。但这也正给未来的犀角雕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件犀角杯形制规整,构图疏朗,作品的意境与雕刻手法也极为细腻,加之不计成本的取材等方面都说明这极有可能是一件宫廷器物,最起码它是达到了宫廷器物的制作标准,让欣赏它的人感到非常震撼。

犀角雕刻品中有落款书的特别稀少,因此近现代多有作伪者。其实要判断犀角器上款识的新旧并不是十分的困难。数百年的岁月使角质的老化明显且层次丰实。如有新动刀之处,就算是精心做旧,也绝难恢复老化层的原貌了。我们在显微的状态下细心观察,就不难找出作伪者逻辑上的漏洞。反之对款识真品的认定也更有自信。

47 明末清初 犀角雕山水纹杯

47 明末清初 犀角雕山水纹杯
47 明末清初 犀角雕山水纹杯

尺寸:H10.5cm;L14.5cm;RE_324g
估价: 1,600,000-2,000,000
成交价: 6,160,000
拍品简介:

此杯用亚洲犀角雕成,敞口,色如蜜蜡,角质莹润细腻,保存完好。

这是一件充满文人气息的雕刻作品,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中,文人参与实用器的雕刻,并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但在犀牛角雕刻中充盈着浓郁文人气息的作品还是极为少见。

这件作品形制极为规整,杯内外皆雕山水。内部山石以“线描”勾勒完成,极具文人性情,而杯外则是以“薄意”为主,适当辅以圆雕表现出了极为高超的雕刻技巧。自然生动,高低错落分明,而极有节制,虽无大起大落,但层次丰富,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了无级数的层次。山石的雕刻如此,树木的雕刻亦是精彩,这种境界实在令人赞叹。

杯上雕刻的每一棵树木都有浓厚的绘画韵味,“椒叶点”层次丰富,郁郁葱葱,“夹叶”整齐有序,疏密有致,松叶层层叠叠,浑然苍茫中不失秩序,根根松针交待清晰,一丝不苟,丛林树干的抑扬开合,更是充满了文人画的情境。

在这件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到架有板桥的溪流,更可以看到瀑布边垂挂的藤蔓,都那么的生机盎然。虽然山水生机一片,然而却找不到人迹的存在,这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格调高逸的元代画家倪云林作品中空山无人的野逸,也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明代水墨画大师董其昌清雅散淡的虚空。

总之,这件作品无论是形体、结构以及细节都表现得如此完美,令人沉浸其美妙的文人化的诗情画意中,爱不释手。

48 明代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48 明代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48 明代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尺寸:H12cm;L16.7;RE_422g
来源:暂无
估价: 2,000,000-2,500,000
成交价: 3,360,000
拍品简介:

这件山水人物杯以悠闲山林、溪流垂钓的高士生活为题材创作,有茂密丛林,苍老的古松高崖,流泉行云,表现出高士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隐约流露出文人们不闻世事的理想追求。

此杯雕刻技法精湛,手法细密,充分地表现出了精妙的雕刻技艺。这件山水人物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整体器物形态以及雕刻手法都能清晰表明这是一件明代的作品。一般认为,在中国犀牛角雕刻中,山水人物题材的雕刻多在清初时期发生与成熟。

这件犀角杯有着极为规整的造型,无论是杯口、把及整体比例关系都带有典型的明代特征,所表现出的气质在后期的山水人物杯中是极难看到的。垂崖流水简洁而犀利,雕刻细致的水面、丛树以及人物,无论是形态以及雕刻的语言细节,都能在明末的剔红雕刻艺术中看到他们的踪迹。这件明代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人物山水题材的先驱之作。

这件作品体积硕大,雕工精美,富有原创性。再加上骄人的年代和先进性都足以使这件犀角杯在中国犀角雕刻艺术品中拥有重要地位,而成为犀角艺术重器。

49 明代 犀角雕“一堂富贵”杯

49 明代 犀角雕“一堂富贵”杯
49 明代 犀角雕“一堂富贵”杯

尺寸:H7cm;L15cm;RE_280g
估价: 2,500,000-3,000,000
成交价: 8,960,000
拍品简介:

这件犀角杯呈现出非常迷人的金琥珀色,质地细腻而富有质感,中心有黑色的斑块。如此黑如漆、黄如蜜的对比,是古代人们欣赏犀角雕艺术品一个重要的审美追求。
这只犀角色质、斑纹、纤维以及雕刻时利用后残留犀角的细微原始特征,都向我们传达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信息。此杯系采用最为优秀的苏门答腊犀角制作而成。对于苏门答腊犀角来说,如此硕大的体积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因此它的珍贵已经无以复加。
此杯展现出了精湛的雕刻水准和艺术表现力,同时还呈现出难得的原创精神。它的珍贵性足以让任何时期得到它的人倍感珍惜,因为既然选择了如此珍材,就需要选择最优秀的雕工和最精细的雕刻手法。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有“好料需好工配”这样约定俗成的基本原则,在这只犀角杯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杯雕刻秋天的芙蓉花和桂花组合,取其谐音“一堂富贵”。角质细腻润泽,以大片的芙蓉叶为杯体,底部和周边围护着盛开的芙蓉与桂花。可能是苏门答腊犀角特殊的形体特征的缘故,杯口被表现成微向内卷,以细致精湛刀工镂雕芙蓉花与桂花的枝杆,巧妙雕成杯柄,侧面花蕾绽放,栩栩如生。作者雕刻的芙蓉花丰腴动人,将花在秋风下的纤纤姿态表现得充分而富有意境。而细小桂花的雕刻,恰到好处,拿捏得当,花蕾开放的瞬间,正面、背面、侧面极为写实生动。花朵上纤细的花杆也生动得体,每一朵花都充满了生机,抑开抑合之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赞叹,令我们感动。草本芙蓉花的枝干与木本桂花的枝干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观者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心的细腻和周全。
这件明代犀角雕经过了400多年的时间,仍然保持了很好的品相。可以看出,在这期间收藏它的人都把它视为珍宝来呵护,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完美的品相和动人的雕刻艺术。一件好的艺术品是经过艺术家的精心创造和历代收藏家的精心呵护才传承下来的,历代的保护就是一种创作。

50 古印度犀角摆件

50 古印度犀角摆件
50 古印度犀角摆件

尺寸:H36cm;L21cm;RE_1356g
估价: 1,800,000-2,000,000
成交价: 2,464,000
拍品简介:

在中国药用收藏领域以及犀牛角雕刻艺术中,是只看重亚洲犀牛角的。亚洲犀又分三个品种: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印度犀牛是亚洲犀牛中体积最大的犀牛,它的角也是如此。许多较大体积的优秀犀角雕刻艺术品多使用了印度犀牛角。
印度犀牛角有它独特的形态,就是我们传统常提出的“天沟、地岗、马牙边”。“天沟”是指角前面部分有一条状凹陷,“地岗”是一条与“天沟”相对的背面一条状突起,而“马牙边”则是根部边缘由于多年的生长、磨损、不断的反复,形成的凸凹不平的粗齿状的结构。另外,印度犀的底面类似于椭圆形,前窄后宽,布满了小孔,如蜂窝状,这些作为亚洲印度犀牛角和爪哇犀牛角的特征表现,明显有别于非洲犀牛角。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特征会反映在犀牛角雕刻器物成品中,如大多数亚洲犀牛角雕刻中多有双杆并存的把柄,而这个把柄式样就是利用“天沟”这一天然特征;许多山水杯在杯口边缘会出现悬崖、垂壁的造型,这也是印度犀牛角等有明确“马牙边”结构诱发,而非洲犀角就不存在这些特殊结构。因此在鉴别犀角雕刻用角种类时,这些特征都会成为有利的证据。

犀角雕身价风生水起 收藏需防赝品

2011年07月14日 15: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年来,犀角雕、象牙雕等杂项藏品逐渐走俏拍场,犀角雕件现身的次数多了起来,少则几件,多则几十件,且都能拍出可观的价格。如在香港佳士得2010春拍“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2)”犀角雕专场拍卖中,推出的30件犀角雕拍品全部成交。其中一件明末“犀角雕兰亭序杯”和一件清康熙“犀角雕莱菔尊”的成交价均达到了3986万港元,这两件犀角雕珍品同时刷新了犀角拍卖价的最高世界纪录。业内人士分析,虽说最近几年犀角雕珍品的成交价格上涨很快,但其后市的上升空间依然较大。

明清犀角雕 艺术品位高

犀角雕刻古已有之,自宋代开始,文人雅士开始在犀角酒杯、盏、觚上进行雕刻,以显示雕工和画工。至明代中后期,东南亚、非洲犀角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大量流入中国,犀角雕刻工艺也迅速走向成熟,并涌现出一大批角雕名家。清代宫廷大约自雍正朝起开始制作犀角器,至乾隆朝达到鼎盛。现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大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欧美及我国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明早期犀角杯常常以花卉和山水人物为题材,花卉采用镂雕加浮雕,常见玉兰、牡丹、梅花、茶花等图案,在盛开的大朵花旁边,小花蕾含苞欲放,枝叶茁壮,简练流畅。山水人物作品,深浮雕较多,层林叠嶂,山重水复,庭院楼阁,高古人物谈笑其间,幽静高逸意境深远。这一时期刀法圆润流畅,不留雕刻痕迹。

明清犀角雕件,尤其是清宫廷犀角雕,艺术品位很高。清宫廷犀角料大都来源于越南、南掌(在今老挝境内)、暹罗(今泰国)等国进献的礼物和各地督抚的贡品。犀角雕件因受形状的限制,以整角制成犀角杯为多,还有盅、碗、钵、盒、鼎、炉、瓶、笔山、笔架、笔洗、花篮、盆景、嵌件以及供欣赏陈设用的人物、动物等雕刻器件。清代初期,因明末著名的牙角雕刻家仍继续从事雕刻工艺,犀角雕刻基本继承了明代的传统风格。进入乾隆朝,犀角雕的器形种类颇丰,除角杯外,还有圆雕人物、挂件及仿古器形爵、鼎、羽觞等,雕刻工艺精致至极,雕刻蟠螭纹和龙纹的犀角杯数量逐年增多。从明代到晚清,小小的犀角杯由简而繁,经历了由质朴到奢华的演变。清代后期,国力渐衰,犀角料进口减少,且主要作药材,所以犀角雕艺术与其他工艺艺术一样,也逐步走向衰落。

在众多的犀角雕件中,犀角杯数量过半数,这源于皇家对其药用价值的偏好。《本草经集注》对犀角的功能主治定义为“解莨菪毒”,有清热、凉血、定惊、解毒的疗效。所以犀角雕刻成品多为杯子,以此饮酒,既可醒酒,又可得融于酒中的药性,可谓至珍之酒器。犀角杯融饮用和收藏于一体,其投资价值的确不容小觑。

拍场受追捧 价格创新高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尚存于世界各地的明清时期犀角杯只不过四五千件左右,且大部分皆为中外各大博物馆收藏。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收藏活动尚未兴起,犀角杯的艺术价值还未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有不少犀角杯甚至被研碎作药材使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艺术品市场逐步兴起,犀角杯的艺术价值才渐渐被识者所重视。由此可见,幸存至今的犀角杯是何等的珍贵。尤其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犀牛被列入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之中,犀角制品也被各国海关禁止出入,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犀角雕件在古玩和拍卖市场上备受追捧。上世纪90年代初,一尊10余厘米高的明清犀角杯在国内市场仅售1万多元,而近几年的市场估价已达到30万元至50万元。

犀角雕件收藏前景逐年走好,犀角杯市场价格每年涨幅均在30%左右,在拍卖市场上也屡屡有天价成交。去年春拍,北京保利推出的30余件犀角雕件悉数成交,成交价过百万元的拍品过半,其中一件“清康熙犀角雕英雄杯”以716万元成交;北京翰海推出的10余件明清犀角雕作品也是全部成交,多件拍品成交价过百万元;北京永乐精选的4件犀角雕件也无一流拍;尤其是在2010年6月北京古天一拍卖公司举行的“心有灵犀”犀角专场拍卖中,推出的15件犀角雕艺术品成交率达100%,成交总额高达6266.4万元,并一举创下内地犀角雕专场拍卖规模最大、成交率和成交总额最高的拍卖纪录。

谨防赝品杯 收藏有窍门

虽说近年来犀角雕件涨幅较快,但的确还是有一些被市场低估的犀角雕件值得收藏。如在2010年12月下旬上海拍卖行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会上,就有一些用犀角制成的小器件,起拍价只有8000元至1万元,这类清代犀角雕件价廉物美,
藏友们在决定进行犀角雕件收藏时,首先要了解和熟悉犀角雕件的各种要素,切不可盲目购藏,防止买入赝品和仿品。犀牛有亚洲犀和非洲犀之分,犀角是犀牛生于鼻骨上的犄角,是由毛发角质化而形成,有纯黑色、纯黄色、黑褐、深棕色等,纯黄色的色如黄金,非常美丽。犀牛角质地坚硬而细密,纵断面是细条状的竹丝纹,而横断面则是像鱼子状的细颗粒,称作鱼子纹或粟纹。研碎能闻到如麻油一般的香味,用火燃之则不臭。

一件犀角雕价值的高低,除了看材质,还要看制作年代、雕刻流派以及是否出自名家手笔。如果出自名家手笔,其身价往往更高。此外,亚洲犀角的价值要远高于非洲犀角。随着近年来国内犀角雕件收藏热潮涌现,市场上的假犀角雕件也多了起来。目前在国内各大古玩收藏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摊位在出售“犀角杯”,价格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其实这些所谓的犀角雕制品大多是仿品,有的是用黄牛、水牛、牦牛等其他动物的角或树脂仿制而成。造假者将黄牛角、水牛角、牦牛角剖开,一层层烫压、再煮熟后制作成假犀角雕件来蒙骗收藏者,这些仿品虽几可乱真,但细细闻之有异味,烧后有恶臭,根本没什么收藏价值。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