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个佛教圣地,在西藏旅游北环线上,有些寺庙必然要去,它们有的是拉萨城的起点,有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院,有的是活佛转世的开始之处,其中被经圣称为“西藏的野玫瑰园”的就是辩经圣地———色拉寺。









色拉寺景色
- 宗教地位:西藏第二大寺庙,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
- 始建年代:公元1419年
- 最大特色:辩经;第一部用雕版印刷的藏文大藏经
- 镇寺之宝:马头明王唐卡佛像

关于色拉寺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相传色拉寺建寺之初,乌孜山麓开满了野生的玫瑰花,而野玫瑰是藏语发音为“色拉”,于是寺院由此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很猛的冰雹,冰雹藏语发音也为“色拉”,故该寺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
色拉寺的辩经活动早已声名在外,每天都会有僧人们活跃在辨经场上。看多了神佛菩萨、唐卡壁画的你,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坐在辩经场边,看着僧人们形神并茂的辩经,那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色拉寺内还藏有极为丰富珍贵的文物,色拉寺阿巴扎仓内,珍藏着明朝皇帝朱棣赠送的白檀香木十八罗汉。色拉寺为保护这些罗汉,又重塑了十八个一模一样的泥罗汉后,将小巧的檀香木罗汉放在泥塑像里面。另外还有永乐皇帝赐予释迦也失、1410年用朱砂刊印的108函北京版藏文《甘珠尔》(现有105函)最为珍贵,它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是第一部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藏文大藏经。




色拉寺于1419年由宗喀巴的弟子释迦益西修建,全称“色拉大乘寺”,门票50元/人,位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北面3千米巨石峥嵘的色拉乌孜山脚。“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传说山下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
关于寺名来源有两种说法:
- 一说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较猛的冰雹,冰雹藏语发音为“色拉”,故该寺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意为“冰雹寺”;
- 一说该寺兴建在一片野蔷薇花盛开的地方,故取名“色拉寺”,野蔷薇藏语发音也为“色拉”。寺院全称为“色拉大乘寺”。










色拉寺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黄教寺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也是拉萨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寺院。该寺是1419年由宗喀巴的弟子绎钦却杰·释迦益西在柳乌宗贵族朗卡桑布的资助下修建的。18世纪初,固始汗对色拉寺进行扩建。使它成为了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色拉寺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麦巴扎仓、结巴扎仓、阿巴扎仓及32个康村。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色拉寺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叫“色拉崩钦”,意为色拉寺独有的金刚杵加持节。据传在公元15世纪末,由印度传来一个金刚杵,人称飞来杵,后由结巴扎仓堪布于藏历12月27日迎入丹增护法神殿中供奉。过去,按习惯每到12月27日清晨,结巴扎仓的“执法者”骑上快马将金刚杵送往布达拉宫呈给达赖喇嘛,达赖喇嘛对金刚杵加持后,再快马送回色拉寺。这时,结巴扎仓堪布升座,手持金刚杵给全寺僧众及前来朝拜的信众击头加持,以表佛、菩萨及护法神的护佑。每年这天来色拉寺等待击头加持的信徒数以万计。


















寺内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工艺品,如释迦益西从北京返藏时带回的皇帝御赐的佛经、佛像、法器、僧衣、绮帛、金银器等。其中释迦益西的彩色丝像,长109厘米,宽64厘米,虽经500多年,但色彩仍很鲜艳。藏在措钦大殿的200余函《甘珠尔》、《丹珠尔》经书全是用金汁抄写的,十分珍贵。据统计色拉寺有上万个西藏本土制作的金铜佛像,还有许多从印度带来的黄铜佛像。这些佛像是极具艺术价值的工艺品,体现了灿烂的西藏宗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