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拍卖市场富豪迭代: 富二代正在崛起

香港艺术品秋拍已接近尾声。最后一场为国际大拍卖行佳士得秋拍,于11月底在香港会展中心进行;此前,苏富比、富艺斯以及中资的嘉德香港和保利香港的2023年秋拍都在10月相继结束了。

在这个秋拍季度里,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苏富比10月5日晚举办的刘益谦夫妇藏品“龙途”专场,其中的重磅作品是莫迪里安尼的《肖像》,仅以2.35亿港元成交。这一价格比起刘益谦2015年买入价4281万美金(折合约3.31亿港元)低了9600万港元。

莫迪里安尼的《肖像》 来源:苏富比拍卖官网
莫迪里安尼的《肖像》 来源:苏富比拍卖官网

“宁愿亏损近1亿也卖,这还是让市场挺吃惊的,主要是买家少了。”在香港从事拍卖工作超过10年的谢渺(化名)对腾讯新闻《潜望》如此感慨,“莫迪里安尼的作品并不多,每一件都堪称大宝贝。”

和谢渺的看法一致,富艺斯亚洲区主席陈遵文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现在香港拍卖市场里的买家确实少了一些。

富豪们对于经济形势变化的感知总是超前的。香港是全世界拥有最多富豪的城市之一。过去这一年里,除了不买豪宅和股票外,他们也远离了香港的艺术品拍卖市场。

谢渺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除了这种大额藏品遇冷外,其他千万港元以下的藏品拍卖今年也很冷清——这个级别的藏品更受市场的影响。

在香港的艺术品市场里,除了超级富豪们,千万以下价位的藏家中有不少中环的高薪职业经理人。过去两年,低迷的香港金融市场直接削弱了这些金融圈藏家的购买力,这个群体也在逐渐淡出香港拍卖市场。

更早之前,买家中还有不少来自内地的富豪。保利香港CEO张益修和谢渺都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过去这几年,那些经常出现在香港拍卖市场的内地富豪身影也消失了不少。

如今,香港的拍卖市场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用谢渺的话来说,艺术品市场里的富豪们正在被迭代。

刘益谦专场遇冷,多个藏品折价近30%

10月5日的苏富比“龙途”专场拍卖吸引了几乎所有香港圈内人士的关注。刘益谦在亚洲拍卖圈较为知名,这也是他的首个藏品专场。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拍卖行的人来说,这批估价超过10亿港元的专场也是在给香港拍卖市场试水。

结果并不如人意。“龙途”39件藏品,流拍了10件,总成交额5.45亿港元,远低于总估价7.45亿至10.6亿港元。

“毫不意外。”谢渺在香港中环的咖啡厅里对腾讯新闻《潜望》复盘称,市场是公允的,这些价格是藏家、拍卖行以及刘益谦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表示,尽管整个专题的陈列不错,但是大多数作品的估价都超出市场可承受的价格了——这也是“龙途”方案定稿出来后,他和同行都不看好的原因。

早在今年夏天,市场传出刘益谦要集中出售一批藏品的时候,包括谢渺在内的香港拍卖行的人都很兴奋。据腾讯新闻《潜望》获悉,当时有包括苏富比、佳士得等超过4家头部拍卖行投标。

腾讯新闻《潜望》进一步获悉,和大多数的专场投标一样,当时刘益谦方面对某些藏品提了保价(即按照一定底价担保,若是流拍的话,拍卖行或者第三方担保机构要自己购入)。不过,暂未能获悉具体细节。

“龙途”此次的藏品中有20件(其中草间弥生的作品一拆二,若按购入时算则是19件)是从公开拍卖市场获得的,除了一件撤稿和6件流拍外,对比起当时拍回来的价格,赚钱的7件,亏钱的5件。腾讯新闻《潜望》根据可查阅的数据统计发现,这7件共赚3352万港元,5件亏损额为1.0541亿港元。

仅这12件藏品交易,刘益谦账面亏损7189万港元。这些亏损的藏品中,当属莫迪里安尼的《肖像》占了大头,亏损9600万港元;亏损第二的是白发一雄的《海炎》,其跌幅超过28%,相较于当年买入价2364万港元,这次仅拍了1700万港元。

腾讯新闻《潜望》不完全统计,此批藏品中折价近30%的有三幅,其中黄宇兴的《闯过城镇边缘的火车》折价44%。

当然涨幅大的也有,比如备受追捧的Nicolasparty的作品《静物》,刘益谦2020年792.5万港元买入,今年卖了1950万港元,涨幅超一倍。

“刘益谦自己整体应该不会亏,但也不会有什么赚的。拍得不好的话,可能担保方会有些吃亏。”谢渺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按照市场规则,保价了的话,流拍的作品担保方得按照担保协议的价格接盘。腾讯新闻《潜望》暂未知刘益谦与苏富比的具体担保方案。

“龙途”拖累苏富比:藏家不想成为“接盘侠”

“龙途”拖累苏富比:藏家不想成为“接盘侠”
“龙途”拖累苏富比:藏家不想成为“接盘侠”

尽管苏富比及刘益谦方都表示此次拍卖的资金将用于其博物馆的运营,但谢渺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市场传闻刘益谦是急于变现,即使明知当下市况不佳,也选择折价抛售。

张益修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现在的经济环境下,相较于其他资产,艺术品最容易变现。

容易变现也是艺术品投资的一大属性。相较于普通的藏家来说,刘益谦算是非常懂艺术的人。他曾经买过世界独一无二的藏品,比如2013年以822.9万美元拍下苏轼的《功甫帖》、2015年以2.8亿港元拍下鸡缸杯,以及以1.704亿美元拍下莫迪里安尼《斜躺的裸女》。

他这次并没有选择出售这些稀有的藏品,或许他也清楚,这些藏品一旦流入市场,他可能不再容易买回来了。

另一个消息也足可见市场的冷淡。苏富比在“龙途”专场拍卖的前一晚特意为此安排了特邀嘉宾的晚宴,旨在更多地与潜在的藏家进行最后一轮沟通。腾讯新闻《潜望》获悉,晚宴并不如预计般热闹,嘉宾远少于往年,甚至有些常客都未被邀请。

知情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刘益谦本人因为某些原因并未出席该晚宴,腾讯新闻《潜望》暂未能联系到刘益谦置评。

刘益谦专场拍卖一定程度影响到了随后的香港秋拍市场。包括张益修在内的多位拍卖行高管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苏富比的秋拍相当于香港拍卖市场的风向标,对于市场还是有影响的。

公开数据显示,苏富比2023年秋拍总交易额12.6亿港元,不足去年35亿港元的一半。若是除去刘益谦“龙途”专场的5.45亿港元的话,苏富比这次秋拍仅有7.15亿港元成交。

谢渺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毫无疑问,刘益谦的专场拖累了苏富比2023年的秋拍业绩,用“惨败”形容也不为过。

不过,多位拍卖行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刘益谦这次提供的藏品也有些问题,虽然都是好的作品,但是主题不突出,甚至有些是过气的网红作品。用谢渺的话来说,刘益谦这一次的不少作品都让人有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就像当年爆火的韩国名曲《江南style》,现在看来,不是作品不好,只是觉得不够酷。

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藏家对于刘益谦的标签认可度不高。谢渺的客户反馈称,若非没有选择,并不愿意自己的藏品来源于刘益谦。

藏家程小松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和投资其他产品不一样,艺术品除了自身的质量和价值之外,其来源也很重要,例如之前的藏家有哪些、他们的声誉和口碑如何等等。几年前他曾从苏富比纽约拍下一副油画,是美国前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生前的藏品,曾挂于后者纽约家中。程小松认为,像这样的来源对于藏品的身价是加分的。

刘益谦这一批藏品不少集中于2013-2018年左右,这是市场最热的时候,当时不少拍品的成交价屡创新高。市场认为,刘益谦现在手里这批藏品的价格有虚高的部分。

香港的苏富比、富艺斯、保利以及嘉德香港等四大秋拍的数据已经出来(佳士得的仍在进行当中,于12月2日结束),相较于春拍来说,这四大行的秋拍整体数据都不乐观。

公开数据显示,就现当代板块来说,苏富比秋拍总成交额12.6亿港元,相较于春拍16.4亿港元跌了23%,富艺斯则是从春拍的4.7亿港元降至不足3亿港元。就过千万的单品来说,秋拍有32件,相较于春拍时的44件也有不小跌幅。

四大秋拍遇冷背后:地产土豪集体“消失”

这四大秋拍的成绩也可以看出富豪们如今在艺术品市场的谨慎。保利香港CEO张益修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今年香港的秋拍现场,参与举牌的富豪们确实少了很多。

谢渺在现当代的拍卖现场的亲身感受是,不管是在线电话的人还是现场的人,都冷冷清清的,很多拍品甚至都是起拍价没几分钟就结束了。

藏家程小松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从他过去近十年的竞拍经验来看,今年香港秋季拍卖冷清的程度超出预期。他几年前在嘉德香港曾竞拍过一幅张大千的山水,当时竞拍了近十轮才抢到手。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某位对莫迪里安尼的《肖像》有兴趣且有购买力的内地富豪,在拍卖期间仅派了自己的工作人员赴港,但并未参与举牌。

一位不愿具名的拍卖行高管对腾讯新闻《潜望》回忆,早在十年前,香港的拍卖市场非常热闹,一些内地背景的地产老板、煤老板以及娱乐圈的老板们都蜂拥而来拍作品。

2013年后的几年确实是中国富豪们在拍卖行业的高光时刻。2013年,万达集团的王健林在纽约以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的一幅油画,刘益谦在2014年于香港以2.8亿港元拍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则在2014年以3.77亿元人民币从纽约拍下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

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 来源:苏富比拍卖官网
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 来源:苏富比拍卖官网

过去这几年,王中军、王健林、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等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香港的拍卖市场上了,一起“消失”的还有他们拍下的那些经典作品,比如王中军的那幅《雏菊与罂粟花》。

一位知情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回忆称,他早些年曾在王中军位于香港半山的家里观摩过这幅画。

腾讯新闻《潜望》从不同的信源获悉,当年在香港拍卖市场较为活跃的北京地产商张永铁也已经有一段时间未从市场买东西了。早些年,张永铁及其家族在香港收藏了不少中国古董,也曾在内地建了博物馆。

据悉,他早年在港拍下的藏品大多留存境外。近期市场传闻,他陆续将持有的藏品拿至市场拍卖。

“消失”的内地买家还包括世茂集团的老板许荣茂,他也在内地建了博物馆,且更专注于佛教艺术及青铜器等。腾讯新闻《潜望》获悉,许荣茂家族正陷入债务困局,计划出售香港的一些写字楼物业以获得现金。他也曾计划出售手中的藏品,但是现在市场对于青铜器等物件并不乐观。

截至发稿,腾讯新闻《潜望》暂未能联系张永铁、许荣茂置评。

富艺斯亚洲区主席陈遵文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除了买家减少外,过千万的作品在秋拍中也变少了,部分原因是藏家惜售,因为当下的市场卖出高价的概率在变小。

张益修也有同样的感触。他和团队在今年进行作品征集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因为藏家们很清楚现在市场不景气,不愿意这个时候参与拍卖。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佳士得此次秋拍的重磅作品,常玉经典“裸女”题材作品《花毯上的侧卧裸女》,是佳士得团队过去近10年保持与法国藏家沟通后才获得的。该作品估价1-1.5亿港元,11月28日当晚拍卖现场,经过11轮的竞价后,以1.6亿港元落锤,刚好超过预估价一点。

但保利香港CEO张益修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从投资角度来说,艺术品行业相对特殊,这些收藏大额作品的人,相对而言都是在生意场上最成功的那部分人,“最有钱的那个群体不会缺钱,但是会谨慎一些”。

内地富二代崛起:他们已经在下单了

并非所有人都担心正在经历富豪迭代的亚洲拍卖市场的实力。

华艺国际(香港)拍卖有限公司(简称“华艺国际”)副总裁郭嘉齐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内地地产老板们涌现香港拍卖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香港本地的地产商依旧还在市场上,比如刘銮雄等人。

刘銮雄在11月的发布会上声称,其家族过去几年就艺术品投资赚了200亿港元。

佳士得亚洲主席庞智锋也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买家们依旧很活跃。他举例称,今年11月在佳士得瑞士刚结束的拍卖上,一位亚洲的买家以逾4400万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拍下内部无暇艳彩蓝钻“Bleu Royal”。这是今年市场上拍出的最昂贵珠宝,也是拍卖史上最昂贵的十大珠宝之一。

庞智锋认为,现在的亚洲市场更趋向于纽约伦敦的市场,即既有藏家市场也有买家市场。这就意味着藏家也会继续买东西,即使一些纯买家在减少。他更是认为,经济周期对于艺术品市场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中国买家虽然没有2013年前后那么“凶猛”,但是依旧在全球拍卖场频频现身。腾讯新闻《潜望》获悉,今年3月苏富比的全球拍卖上,里希特的《Abstraktes Bild》被一位中国藏家以291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折合人民币2.06亿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佳士得全球的拍卖业绩下滑超20%,但是庞智锋负责的亚洲地区仅下滑了5%。亚洲区域的主要业绩来自中国香港、内地以及中国台湾。

对于内地大买家陆续“消失”的状况,庞智锋表示,这是市场动态发展的结果,他同时也提供了另外一组数据,显示来自内地的新买家的崛起,即年轻投资者及富二代们。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佳士得中国内地新增买家数量上涨超过40%。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的千禧一代及Z世代的买家占该区域所有买家的51%,而欧洲仅有18%的年轻一代买家。

富艺斯的陈遵文也有同样的观察。他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过去这几年,他们的客户群体中来自内地的富二代买家崛起非常快。他还透露,富艺斯在香港相对年轻的团队也更匹配这个新的买家群体。富艺斯该团队的平均年龄在33岁左右。

多位行业从业者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对于内地富二代们杀入艺术拍卖市场并不意外,就他们接触的内地富豪来说,相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父母更愿意放手让子女们在艺术品方面进行投资。这可能和国内富二代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背景有关。

一位拍卖行高管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内地富豪家庭父母和孩子的偏好可能完全不一样,但是老一辈并不会干涉子女的决策。他举例称,某珠三角的一个产业富豪自己更多收藏中国画,而其儿子则更多购买当代艺术。

华艺国际郭嘉齐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对于新入行的藏家来说,当代艺术相对更容易接触和了解,甚至还可以直接从一级市场买入画家的作品,无需繁杂的知识储备进行辨识真伪。

经常混迹内地富二代圈的艺术市场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透露,和老一辈藏家不同,这些富二代们在香港和北京、上海都有自己的圈子,他们会经常交流艺术投资的话题,甚至相约一起去看新的艺术作品。

庞智锋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就佳士得的数据显示,中国富二代们爱好相对比较多元化。除了当代艺术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富二代们开始喜欢传统亚洲艺术,比如中国书画和中国瓷器等。

尽管早年的许家印、王中军等人在香港的拍卖市场“消失”了,但是崛起的二代们已经悄悄杀进了市场。

谢渺之前的客户大多是中环的金领,现在他也开始转变自己的策略。在他看来,抓住未来新增的有钱人就可能成为市场的赢家,即那些千禧或Z世代的富二代们。

在与腾讯新闻《潜望》见面之前,他刚去珠三角见了一圈当地喜欢艺术的富二代们。这群人已经陆续在香港的艺术市场下单了。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