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斐: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六)世俗百态

6. 大众文学 尽览世俗百态

明末清初,伴随着商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世俗化的进程也达到了顶峰。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以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主要构成的市民阶层崛起。他们注重休闲娱乐,追求生活的趣味和真实的情感。另一方面,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宣扬和倡导“工商皆本”,工商业被赋予了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文人阶层中经历坎坷或仕途无望的一部分开始转变思想,选择“弃儒就商”。如清初思想家唐甄,每以田市并列,农贾并称,其《养重》曰:“苟非仕而得禄,及公卿敬礼而周之,其下耕贾而得之,则财无可求之道。求之,必为小人之为矣。我之以贾为生者,人以为辱其身,而不知所以不辱其身也。”又如明末清初素有才子之誉的戏曲家李渔,他认为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并提出了“我以这才换那财,两相情愿无不该”。需求和供给的双重推动,使小说、戏剧、神话、传奇故事等大众文学空前活跃,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作为传播媒介,彼时各地书坊林立,竞争激烈,几乎无书不插图,无图不精工,插图又促使木刻版画日增月益,进而对陶瓷和其他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图51 青花人物故事图盘
图51 青花人物故事图盘 “虬髯客宴李靖”图
图52 青花人物故事图棒槌瓶
图52 青花人物故事图棒槌瓶 “李靖参谒隋炀帝重臣杨素”图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青花三国人物图盘(见上图34),与崇祯刻本《英雄谱》中的“孔明智退司马懿”极为相仿。还有两件藏品,与陈老莲《博古叶子》版画题材如出一辙。一为康熙五彩人物故事图盖罐’,绘陈平分肉图,以寓办事公平公正。相传陈平为宰,分肉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二为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图盘[图51],绘虬髯客宴请李靖夫妇,慨然将全部家财相赠,助太宗创业之举。这是《红拂传》的一个片段,其另一经典片段也绘于康熙青花人物故事棒槌瓶[图52] 上。李靖参谒隋炀帝重臣杨素,劝其网罗天下英豪,杨素身后站立二歌伎中持红拂者目靖久之,夜访李靖,曰:“吾阅天下人多矣,未有如公者,固来奔耳。”千帆尽览的红拂女慧眼识英雄,终辅李建功立业,成就了一段佳话。

图53 五彩开光人物故事图带盖罐(局部)
图53 五彩开光人物故事图带盖罐(局部)
图54 青花人物故事图盘
图54 青花人物故事图盘 《西厢记》之“惠明报信”图
图55 五彩人物故事图觚
图55 五彩人物故事图觚 《西厢记》之“张生搬兵马”图

 

《西厢记》是清代传唱极广,口碑极高的戏曲作品,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瓷器多绘《西厢记》之“隔墙联吟”“惠明报信”“送生赶考图”“张生搬兵马”等场景[图53~图55]。

早期青花中也见得《双烈记》中之“梦虎奇缘”[图56]。

英雄美人、才子佳人的浪漫叙说之外,亦不乏趣味丰富、寓教于乐甚至警醒世人的故事题材。

康熙五彩人物故事图盘,绘“临潼斗宝图”,刻画楚伍子胥于临潼大会上举鼎示威。

青花人物故事图笔筒[图57],绘“赠绨袍图”,描绘范雎不忘故人赠绨袍之情。

青花人物故事图盘[图58],绘“黄衣燃藜图”,太一之精授刘向《洪范五行》,寓夜读勤学。

青花人物故事图印泥盒[图59],绘“工之侨献琴图”,启迪世人判断事物的好坏,应从本质进行鉴定,切忌被表象所迷惑。

康熙瓷绘人物故事浩若繁星,难以尽述。但总体来说,都来源于对日常生活和事物的感受,通过刻画人物和情景氛围传递观者以故事所表达的情感和理念,将人间百态、喜怒哀乐,尽收其中。

图56 青花人物故事图盘
图56 青花人物故事图盘 “梦虎奇缘”图
康熙五彩人物故事图盘,绘“临潼斗宝图”
例1:清康熙 五彩人物故事图盘,“临潼斗宝图”
例2:清康熙 五彩人物故事图盘,“临潼斗宝图”
例2:清康熙 五彩人物故事图盘,“临潼斗宝图”
例2:清康熙 五彩人物故事图盘,“临潼斗宝图”
例2:清康熙 五彩人物故事图盘,“临潼斗宝图”
图57 青花人物故事图笔筒
图57 青花人物故事图笔筒  “赠绨袍”图
图58 青花人物故事图盘
图58 青花人物故事图盘 “黄衣燃藜图”
图59 青花人物故事图印泥盒
图59 青花人物故事图印泥盒“工之侨献琴”图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