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斐: 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八)意必吉祥
- 黄斐: 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七)宗教神仙
- 黄斐: 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六)世俗百态
- 黄斐: 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五)仕女婴戏
- 黄斐: 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四)肄武绥藩
- 黄斐: 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三)锐意文治
- 黄斐: 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二)山水寄情
- 黄斐: 康熙瓷器人物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一) 耕织牧渔
8. 意必吉祥 共话福禄寿喜
中国瓷绘艺术善于运用谐音、寓意等方式,将古人对美好事物的祈愿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类题材发展到清代,被赋予了更强烈的世俗和吉祥意味,甚至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包括上述所论瓷绘人物图,也无不浸润着吉祥文化。耕织牧渔,有安居乐业之意;自然山水,有锦绣江山之意;贤相良臣,有封官拜相之意;刀马人物,有国力强盛之意;仕女婴戏,有家族和睦之意;童子举莲,有连生贵子之意;百子婴戏,有祛邪除灾、普天同庆、国运昌隆之意;神仙圣哲,有添福添寿、济世度民之意;三教合一,有一团和气之意……若此类者,浩若繁星、不胜枚举。


吉者,福善之事也。《尚书·洪范》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寄托了人民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愿。人物纹常绘独占鳌头[图68]、指日高升[图69]、蟾宫折桂[图70]等。五福以寿为先。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创办“千叟宴”,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彼时上至皇室贵族,下至民间百姓,贺寿庆寿之风盛行,瓷绘祝寿题材[图71-72]亦颇为流行。康熙青花祝寿图棒槌瓶[图73],绘“郭子仪拜寿”。郭子仪乃中兴名将,守唐卫近三十年,立下丰功伟绩,深得民众爱戴。郭氏家族兴旺、子孙众多,七子八婿,均在朝为官。郭子仪夫妇端坐正中,子孙共聚堂前,为双老庆寿。此图场景宏大、人物众多,呈现出为国立功、人民爱戴、子孝父荣的祥和景象。




9. 结语
在家国一体的封建体制下,帝王个人的审美理想往往对整个国家的审美趋向产生决定性影响。康熙帝玄烨雄才大略、经纬天下,以文治国、以武抚疆,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康熙瓷绘人物,也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将国计民生、自然山水、文治武功、大众文学、神仙信仰、福寿吉祥等传统文化内蕴完美地呈现于瓷上,彰显了康熙时代的艺术气魄,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闪烁着人类文明的智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