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高宗乾隆皇帝的一生(1711-1799)幾乎跨躍整個十八世紀,特別是他在 位的六十年中(1736-1795),無論是個人意趣的驅使或是他身邊智庫的影響, 清高宗乾隆皇帝透過「傳旨」所建構出來的文化大業,與前朝的父、祖-雍正和 康熙兩位帝王相比,似乎已形成一個無與倫比的「集大成」場面。 作為巔峰大業中的一個項目-陶瓷,其於乾隆時期的發展情形,早期學者以 為是由於督陶官唐英(1682-1756)的戮力督陶,以至於乾隆官窯無論在釉彩、 器型的仿古與創新,皆能達到「萃工逞能,無不盛備」的境地。然而,近年來透 過乾隆詠陶瓷御製詩的解讀,以及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乾隆朝各作成做活計清檔相 關資料的檢索,學界已能夠梳理出乾隆本身或具備古瓷的常識和鑑別的能力。尤 有甚者,清檔的資料顯示十八世紀的中國皇帝或以他為中心的清代宮廷,不僅參 與官窯紋樣的設計,同時也左右各類型品目的燒造,明顯地呈現帝王主導乾隆官 窯的可能。 本計劃將以學界新取得的研究成果作為基礎,同時也參照清宮活計清檔的紀 錄,來觀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乾隆朝瓷器在紋飾、釉彩與器形上的仿古 與創新,同時也探討影響乾隆官窯風格形成的因素,以瞭解十八世紀的官方器用 究竟是在清廷文化政策下有計劃完成的工作,抑或是整個時代(包含亞洲與歐洲 的交流)偶然演變的成果。
[清代乾隆官窯的仿古與創新] PDF File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4-2411-H-136-004 執行期間:94 年 8 月 1 日至 95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余佩瑾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執行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