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泉州民窑青花包括德化、安溪、永春等窑口生产的青花瓷,尤以德化窑最具特色。从田野考古资料分析,泉州民窑青花瓷始烧于明代,其生产技术的传播有一个自安溪向永春、德化传播的走势。德化采用独有的传统工艺和陶瓷原材料,烧造了独具特色的德化民窑青花瓷,而享誉世界。泉州民窑青花瓷凭借其泉州及周边港口的自然优势,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远销世界各地。本文拟从泉州民窑青花瓷的产生、发展、工艺特征、鉴赏、外销、与周边窑口青花瓷的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陈建中 (泉州市博物馆 副研究员 362000)
曾萍莎 (泉州市博物馆 馆员 362000)
泉州地处我国的东南沿海。据志书记载①,周至唐代,泉州隶属关系不定,自唐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开始,行政建制和地域管辖才被固定下来。
从考古资料上看,远古时期泉州的先民已在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商周时期,泉州的手工业已有一定的水平,在南安的大盈发现了一组青铜礼器②。汉晋时期,中原战乱,民不聊生,大批士庶入闽③,南下漳泉,泉州的晋江就是为纪念晋人沿江而居而起的江名。从晋江下游南安丰州镇古墓葬的考古发掘④,说明了南安丰州是晋人南迁在闽南落脚的重要聚集地。在南迁过程中,与他们一同南下的有中原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其中陶瓷业是最典型的代表性产业之一。
从历次古陶瓷考古调查、考古发掘的资料上看,泉州管辖区域内的陶瓷生产技术的产生、发展、传承、传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笔者把这一地区陶瓷生产技术的产生、发展、传承、传播等一系列文化现象称之为“泉州窑”。本文拟以现在泉州管辖区域内的安溪、永春、德化等地生产的青花瓷为主线,对泉州窑青花瓷的产生、发展、工艺特征、鉴赏、外销、与周边窑口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以求更多的专家、学者来关注泉州窑青花瓷。
一、田野考古获取的资料
泉州窑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已有大批印纹陶的出现⑤,到了晋江溪口山南朝窑址的发现⑥,把泉州窑的历史向前推了一大步。唐代海外贸易航线的开通,泉州陶瓷业骤然兴起,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盛,海上丝绸(瓷)之路开始形成⑦,中外文化互动⑧日益频繁,泉州陶瓷业一片繁荣,泉州窑青瓷、青白瓷、酱釉瓷、黑釉瓷大量外销,特别是承接海外的订货,专门生产外销产品。
明清时期,随着青花釉下彩绘技术的传入,泉州民窑青花异军突起,产品以品质优良、装饰简朴大方、图案生活气息浓郁、造型经济实用而成为“海上丝绸(瓷)之路”的大宗商品,并大量销往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的国家和地区。下面根据田野考古资料,就泉州窑青花瓷的主要产地安溪、永春、德化分别做个介绍:
1、安溪青花瓷
安溪在泉州西北部,距泉州58公里,在晋江西溪上游,顺溪水而下可直抵泉州港;西南通九龙江支流,汇入漳州港。水、陆路交通十分便捷,是古代闽南港口陶瓷贸易商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据历次考古资料统计,安溪古陶瓷生产窑址达160多处,其中五代、宋、元时期36处,明清时期126处,瓷种有青瓷、青白瓷、哥釉瓷、青花瓷等,产品种类繁多。
从考古调查采集的标本上看⑨,明代早期是安溪青花瓷的创烧时期,安溪魁斗镇的草北窑和尾溪深埯仔窑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草北窑和深埯仔窑由宋元时期的青瓷发展到明代早期的釉下彩绘青花。因此,在窑址采集的标本中发现:有釉下彩青花排点纹、卷草纹、单字纹(一、十、米、福、禄、寿、元、玉等)、火焰纹等装饰的器物保留有宋元的风格,即器物敞口、浅腹、矮圈足、足底露胎、足心乳凸,最显著的特征是圈足刀法向内倾斜呈“倒梯形”。到明代中晚期,安溪青花瓷已进入兴盛阶段,青花纹饰除新出现的蕉叶纹、荷叶纹、菊瓣纹及单字款外,又增加了各式各样的山水人物、花鸟花卉、符咒及词句文字等,而器型的款式也有了新变化。这一时期安溪青花瓷已收入志书⑩记载:“……昔时只作粗青碗。近则制花又更清次于烧磁……”,并在嘉靖五年纪年墓11考古发掘出土的青花瓷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佐证。
明清时期有生产青花的窑址共有126处,主要分布在安溪县的参内、城厢、魁斗、蓬莱、尚卿、金谷、长坑、蓝田、龙门、大坪、龙涓等11个乡、镇的40个行政村。
明代是安溪青花瓷的产生、发展时期。早期受宋元风格的影响较大,发展较慢,窑场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地区,以魁斗村的草北窑、尾溪村的深埯仔窑和翰苑村的上山窑为代表,明代中期主要分布在与漳州华安县交界的龙涓地区,以珠塔村的内窑和庄灶村的庄灶窑为代表,明代晚期主要分布在边远的长坑地区,以月眉村的月眉窑为代表。清代是安溪青花瓷的全盛时期,发现的窑址遍及全县的山山水水,早期主要以翰苑村的双溪窑、灶坪村的下尾水窑、银坑村的葫芦仑窑、科洋村的琵琶仑窑、科名村的宫仔尾窑等为代表,中期以科洋村的琵琶仑窑、科名村的宫仔尾窑、翰苑村的双溪窑、云集村的云集窑、扶地村的扶地窑为代表,晚期以翰苑村的双溪窑、银坑村的葫芦仑窑为代表。
安溪青花瓷主要器型有碗、盘、杯、碟、瓶、炉、灯盏、壶、罐、匙等,胎白或灰白或灰色,质地坚硬或较松脆,釉色白中微泛青或青白。青花装饰丰富,装饰图案主要有:松、竹、梅、牵牛花、菊花、草叶、卷草、狮、鹿、缠枝牡丹、双喜缠枝花、蝙蝠、石榴、“福”、“禄”、“寿”,单句和整段诗词等地方民间生活题材的植物、山水人物、动物、吉祥文字及诗词的青花纹饰。典型青花堂号、商号款有:协盛、阮玉、尚玉、泉玉、瑞玉、合源等。
安溪青花瓷自明初开始烧造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器型从单一性发展到多样性,釉下彩绘青花装饰从单一的图形、文字发展到图案丰富多彩的山水人物等,装饰工艺也从手绘发展到提高生产效率的印青花。
2、永春青花瓷
永春在泉州的东北面,北与瓷都德化交界,南与南安相接,西与安溪比邻,东与仙游交接。水陆交通便捷,南下入晋江直达泉州。良好的自然资源,造就永春瓷业的繁盛。
永春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建县。永春青花瓷是在唐、宋、元青瓷、青白瓷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志书12上记载:“泥产山中,穴而伐之,便而出之,碓舂细滑,入水飞澄,陶净石渣,顿于石井,以漉其,乃搏埴为器……”这段文字内容详细记述了陶瓷生产的方法和步骤。从窑址采集的标本看13,湖洋碗芸窑和碗窑坑是明代永春青花瓷生产的代表性窑址。湖洋碗芸窑是在元代青釉瓷的基础上改烧青花瓷的,该窑采集的青花瓷标本留有明显的元代制作工艺特征。碗芸窑烧制青花瓷比碗窑坑要早。因此,永春青花瓷的始烧年代应为明代早期。
碗芸窑青花瓷的器型以碗为主,敞口,浅腹,圈足。胎灰,质地坚硬。釉青白,时有泛绿。足底有乳突,不施釉。外壁釉下绘青花,纹饰有点状纹、卷枝草叶纹、缠枝纹、折枝花果,内底釉下双圈,在圈内草书“福”、“禄”、“寿”、“花”、“三”、“大”、“叁”、“天”、“玉”、“杉”、“井”、“仁”、“东”等以及一些小草纹状的图案。碗窑坑窑青花器型以碗为主,兼有杯、碟、罐等。碗:敞口、浅腹、圈足;胎灰白质坚;施白釉,圈足内外露胎,足底有乳突。釉下青花纹饰有卷草纹、点状纹、叶纹等。
清代永春青花瓷主要分布在介福、苏坑、东平、湖洋等四个乡镇。窑址有介福的陈兰窑、黑坝窑、外窑、长垅窑、风流岭岭头窑、过路溪窑、白格窑、南社岭脚窑,苏坑的瓷窑埯窑、窑后山窑、圣人格窑,东平的石蔗山窑,湖洋的碗窑仑窑等。青花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碟、盆、匙、瓶、罐、炉等,尤以碗、盘最多。胎呈白或灰白质坚,施白釉,釉面莹亮。青花色泽浓重、淡雅有致,结构随意,地方民间气息浓郁,纹饰取材丰富,主要有:卷草纹、云龙纹、折枝花果纹、牵牛花纹、飞凤纹、牡丹纹、圈点纹、缠枝花纹、缠枝蝴蝶纹、缠枝“喜”字纹、寿字纹、佛手纹、诗句、山水人物等,以及随意极强的小草、小动物、小花、小水滴、小火焰等各种细小的装饰纹饰。青花款识主要有:元月记、成、吉、永、宝珍、双、开源、合珍、成化年制等堂号、商号及吉祥底款。
永春青花瓷始烧于明代早期,窑场大多分布在与德化交界的介福、苏坑、湖洋等乡镇,永春青花瓷产品器型、装饰等方面对德化青花瓷的烧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德化青花瓷
德化在泉州的北部,距泉州120多公里。东与莆田市的仙游、福州市的永泰县毗邻,北与三明市的尤溪县交界,西与三明市的大田县接壤,南与永春县相连。昔时水路往东经过大樟溪入闽江到福州,陆路向南翻山到永春后经水路运输两日可达泉州,交通运输便捷。
德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周时属七闽地,秦汉至五代隶属名称多次更换,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升归德场为德化县,德化县建制从此开始。
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德化自唐代建窑烧制瓷器开始,历代陶瓷窑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宋元明清,德化陶瓷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瓷坛上赢得盛誉。
德化青花瓷始烧于明代中期15。明嘉靖三十八年陈素轩墓出土的墓志铭已采用釉下青花色料撰写铭文,由此可见,德化青花瓷在明嘉靖年间正处于创烧阶段。德化青花瓷以烧造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产量高、品种多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大宗商品。
从考古资料上看16,德化青花瓷可分为初创期、兴盛期、全盛期和衰退期。初创期自明代中期至清初顺治时期,这一时期处于试烧阶段,主要窑场分布在靠近永春的浔中、三班镇和与尤溪县交界的葛坑镇,窑址以浔中的东头窑、龙浔的屈斗宫窑丙址、葛坑的下仓尾窑、石坊窑、双溪口窑和苏田窑为代表。兴盛期为清早期,自康熙至乾隆时期,这一时期朝廷实行海禁,居民内迁,人才、资金内流,促进了德化陶瓷业的发展。查阅民间族谱发现,城关及周边乡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从事瓷业,农忙务农,农闲务瓷,亦农亦瓷。在地方史志上也出现了官员和文人墨客赋诗咏颂瓷业景象17,窑场主要分布在浔中、三班、上涌等乡镇,代表性窑址有浔中的石排格窑、后所窑、东头窑、三班的新窑、梅岭窑、上涌的后寮埯窑、杨梅的牛头尾山窑等。全盛期为清代中晚期,自嘉庆至道光时期。这一时期青花瓷占主导地位,窑场遍及全县的大部分乡村,产量大,品质优良,装饰图案题材丰富。衰退期为清末至民国时期,这一时期青花发色明显淡化,构图层次感差,器物造型粗笨,开始出现印青花及其它色釉瓷种。窑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代表性窑址有:浔中的前欧窑、茶林埯窑、东头窑、岭兜窑,三班的上寮窑等。
德化青花瓷自明代中晚期兴起之后,到清代进入了兴盛和全盛时期。从历次考古资料统计18,除美湖、盖德两个乡镇外,全县共发现青花窑址177处。
明代,德化青花瓷处于兴起时期,器型以碗为主,间以少量的罐、杯、碟等。胎灰白或白,质坚,施乳浊釉,透明度较差,且白中微泛青。青花色料以土钴为主,含铁成份较高,发色灰黑,较暗淡。青花装饰图案简单,以单字、单项图案为主,结构简洁大方。如葛坑下仓尾窑采集的青花瓷碗:敞口、鼓腹,矮圈足,底露胎,有乳突,外壁釉下青花,内底饰釉下青花单字草书“春”、“花”、“玉”、“香”等。
清代,德化青花瓷出现了兴盛和全盛期,器物造型增多,有碗、盘、杯、碟、水注、壶、罐、盒、匙、炉、瓶等。德化青花瓷胎洁白,质坚,釉色洁白,透明,晚期时有出现乳浊、缩釉现象。这一时期的装饰图案有“绘青花”和“印青花”两种,取材图案纹饰广泛,内容丰富,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类:
1、动物图案:有云中飞凤、团凤、展翅团凤、梅中鸣雀、云中飞龙、草中游鱼、林中飞凤、水中追鱼、火龙、戏龙、林中飞雀、雄狮飞云、麒麟回头、团凤祝寿、松鹤图、草中蝴蝶、云中蝙蝠等。
2、植物图案:有石榴花木、水草、菊花、缠枝花、梅花、葡萄、牵牛花、灵芝草、松枝竹、兰花、缠枝藤草、牡丹、葵花、芭蕉、杨柳、佛手等。
3、点线图案:有点圈纹、卷浪纹、点纹、斜线交叉纹、网格纹、水波纹、竖线纹、曲线纹、飘带纹等。
4、山水人物图:有山水风光、风景附名诗句、婴戏图、城楼图、湖中垂钓、水乡人家、异石花草、水乡生活、柳条飘扬、神话传说、仙游图、高士图、三星图、晨读图、对奕图等。
5、文字图案:有单字“寿”、“喜”、“丰”、“福”、“多”字或诗句“志在书中”、“粒粒皆辛苦”“咬得菜根,百事可为”、“晨兴半柱香”、“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等。
6、边饰图案:有竹叶、蕉叶、莲纹、卷线纹、雷云纹、树叶纹、缠枝纹等。
总之,泉州的安溪、永春、德化作为外销青花瓷的重要产地,明清时期在“海禁”解除的年月里,为“海上丝绸(瓷)之路”生产了大批外销商品,并在产地窑场和“丝路”沿途留下了重要的历史遗迹,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依据。
二、鉴赏与辨别
泉州民窑青花瓷的鉴赏与辨别一直是古陶瓷专家、学者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泉州窑属民窑,产品、产量应市场需求,自主开发、自主经营。因此,在器物上几乎没有留下可辨别生产年代的纪年款识,但大部分留有可作为推广宣传用的堂号、商号、作者等款识,这给泉州民窑青花瓷的年代断定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长期困扰的问题,笔者十几年来大量翻阅有关泉州青花瓷的文字记载,并对各地窑址考古调查采集的几万片青花瓷标本进行反复的辨别、对比、探讨,获得了许多历史信息。现将笔者对泉州青花瓷鉴赏与辨别的认识总结如下:
1、鉴别地域:泉州青花瓷来自安溪、永春、德化三大窑场,鉴别时要先区分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他们的个性化特征。安溪青花瓷造型粗,圈足高,胎质灰白或灰,含杂质较多,釉色白中微泛青或微泛灰,釉下装饰图案简单,多数缺乏生气和活力。永春青花瓷造型粗,留有元明时期白瓷的痕迹,胎灰白,釉色白中泛青,釉下装饰图案结构较差,发色略带灰或暗淡。德化青花瓷沿袭历代烧瓷的传统技术,青花造型精细,胎白质坚,釉面洁白、莹润,时有白中微泛青,釉下装饰图案内容丰富,青花彩绘工匠绘画技术稳定,笔法如同行云流水,图案大方,层次感较强。
2、鉴别年代:根据窑址采集标本的特征,泉州青花瓷可采用民窑的年代分期法鉴别,大体上可分为兴起期、兴盛期和全盛期。安溪明代早期兴起,明代晚期兴盛,清代早期和中期全盛。永春明代早期兴起,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兴盛,清代中期全盛。德化明代中期兴起,清代早期兴盛,清代中期全盛。
3、鉴别器型:泉州青花瓷器型的地域、年代特征较明显。安溪、永春明代青花器型矮、小,圈足,底露胎有乳突,与同时期白瓷器型的制作工艺相同;明末清初生产工艺有了明显的进步,烧成工艺采用一钵一器,以圈足,底施釉为主;清代中期青花瓷处于全盛时期,需求量大,烧成改用大窑、大匣钵装烧,有时一个匣钵装烧好几件器物,间以同类型器物“对口烧”。而德化青花瓷,在明代中期处于兴起时期,窑场远离县城,器型矮小,圈足,底露胎有乳突,器型少,以碗为主;清初的兴盛,器型增多,胎薄,质坚,透光性好,多烧圈足,底施釉,器型向粗大发展;到了清代中期,德化青花瓷进入全盛,产量大,器型样式多,采用大窑烧成,出现一钵多器、“对口烧”等提高产量的烧成方法,产品质量不稳定。
4、鉴别装饰:泉州青花瓷的釉下装饰图案纹饰区域性较强,安溪、永春、德化各有自己的特色。安溪、永春青花瓷发展较早,早期青花料搭配处于初始阶段,青花发色暗灰或淡褐色或灰褐色;到兴盛、全盛期,青花料搭配成份比例适当、科学,发色青亮,层次感较强,积料处有锡斑点沉积;装饰图案由早期的简单发展到题材丰富,但大多数器物所画青花图案较粗糙,艺术含量较低。德化青花瓷起步较晚,青花色料配方较合理,早期发色青中暗黑,积料处出现冰裂状的“蚯蚓走泥纹”,到了兴盛、全盛期,青花发色青亮,在白色胎釉的照映下,发出莹亮的色彩,层次分明,时有锡斑点沉积;装饰图案早期比较简单,且层次较差,发展到兴盛、全盛期的装饰图案丰富多彩,结构搭配合理。许多德化陶瓷画工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所创作的画面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虽然永春青花瓷生产比德化早,但德化与永春交界,地域相连,所以清代德化青花瓷的绘画艺术对永春青花瓷的影响较大,使一些永春窑场生产的青花瓷绘画风格与德化青花瓷相同或相近。
泉州民窑青花瓷辨别要领如下:
- 1、依据器型、胎质、釉色、图案、款识、青花发色、制作和装烧工艺进行综合分析,区分出泉州青花瓷的产地窑场。
- 2、依据造型的发展变化、青花发色、制作和装烧工艺的时代特征,辨别出民窑青花瓷的生产时期。
泉州民窑青花瓷鉴赏应把握以下几点19: - 1、器型:兴起时期以日用为主,兴盛、全盛期产品种类丰富,涉及日用、陈设、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
- 2、瓷胎、釉色:地域特征明显,安溪、永春、德化的瓷土配方各具特色,配方不同、年代不同、呈色也不相同。
- 3、青花色料:时代特征较明显,兴起期呈暗灰,兴盛期、全盛期发色明亮,层次感强。但由于青花色料的配方不同,同一时期发色也可能分好几种。
- 4、制作工艺:兴起时期多用拉坯成型,后期向手压印装、注浆改进。手拉坯瓷胎内外有弦纹;手压印装瓷胎,外表光滑;注浆瓷胎内外光滑,坯胎厚薄均匀,可见吸水胎的痕迹。
- 5、胎釉结合:器物由龙窑还原焰烧成,质密,釉面莹厚,润泽度好。但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 6、图案纹饰:民窑特色明显,民间、乡村生活气息浓,构图简洁,随意性大,活泼,手法大方。兴盛期大量出现不同风格山水人物图,全盛期以自然的花鸟虫鱼等为主。
- 7、款识:多以堂号款、商号款为主,有一定的地域性区分,以及装烧时用来区分物主的款识,但外销产品大多不用款识。这些款识有的在器内,有的在器底圈足内。
- 8、装烧工艺:采用分室龙窑、龙窑、阶级窑、分室阶级窑(民间称大窑)还原焰烧成,有叠烧、一钵一器、一钵多器、对口烧等装烧方法,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三、相关问题的探讨
根据考古资料记载,泉州自南朝开始建窑烧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窑业生产工艺,我们称之为“泉州窑”,泉州民窑青花瓷是泉州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认识泉州民窑青花瓷的来龙去脉,笔者就其起源、发展、氧化钴色料、外销、与周边窑场的关系等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1、关于泉州青花瓷的始烧年代
泉州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已有印纹陶和彩陶的出现21。汉晋时期中原大批士庶南迁22,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术,窑业技术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在汉晋时期的墓葬考古发掘中有大批的青瓷出现,在晋江磁灶下官路的双溪口还发现了溪口山南朝窑址。唐代,在泉州的南安、惠安、晋江、德化等处都发现烧瓷的窑址。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泉州窑场四起,大量烧造青瓷、青白瓷、影青瓷、黑釉瓷、酱釉瓷等,并作为商品,以供外销。受景德镇青花瓷的影响,安溪、永春在宋元青白瓷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明代早期已开始在瓷胎上进行彩绘后上釉,烧制青花瓷。安溪、永春早烧青花瓷的原因是朝廷对沿海县市实施海禁,居民内迁,沿海窑场不得不荒废、停烧;而德化则是明代白瓷倍受欢迎,供不应求,顾不上转产烧制青花瓷,因此,除边远地区外,明初德化尚未发现生产青花瓷。
安溪、永春为泉州管辖的一个区域,更为重要的是泉州港对辖区内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安溪、永春青花瓷是泉州青花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泉州民窑青花瓷的始烧年代应为明代早期。
2、关于泉州青花瓷的技术传播与发展
从考古采集标本的制作工艺和青花发色比较,泉州青花瓷的技术传播有一种走势,即从安溪到永春再到德化。安溪陶瓷生产基础较弱,发展较慢,工艺技术水平较低;永春、德化陶瓷生产基础较好,发展较快,且形成的工艺特色较明显。明嘉靖《安溪县志》记载:“磁器色白而浊,昔时只作粗青碗,近则制花又更清,次于烧磁。……皆外县人氏业作之云。”明代县志所说的“外县人氏业作”应为景德镇或与安溪交界的漳州窑的青花瓷工匠到安溪烧制青花瓷,并传教烧制工艺,因为,明代安溪青花瓷的生产工艺与德化的生产工艺有较大的差异。
3、关于泉州青花瓷的氧化钴色料
从光绪复刻的乾隆《泉州府马巷厅志》记载23:“碗青,金门古湖琼林掘井口取之,江西景德镇及德化、宁德各窑所需。”这说明明清时期,至少是乾隆时期,金门青已在泉州各地窑场使用。从泉州考古采集的青花瓷标本比较,泉州青花瓷的氧化钴色料,有发色差的土钴、金门青、江淅料、云南珠明料及进口的苏麻黎青等。由于青花瓷生产的需要,这些氧化钴色料主要通过泉州港海路船只运输或陆路贩运交流获取。
4、关于泉州青花瓷的款识
从采集的标本上看,泉州青花瓷在明代早期一般为单字吉祥款,在器内中心,器外圈足露胎。明代中晚期至清代,大多器物的圈足内都有堂号款、商号款和记号款等。供外销的产品,器底一般设有款识,即中性产品(不标产地或款识记号)。
5、关于泉州青花瓷的外销
泉州的古刺桐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元时期,一批批具有泉州特色的商品在这条航线上繁忙穿梭数百年24,其中最具特色、外销区域最广、到达地最远的是泉州窑陶瓷器。
明清时期是泉州青花瓷兴盛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多次受到朝廷实施海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泉州港开始衰落25,但泉州青花瓷的外销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窑场烟囱仍然冒烟,青花瓷仍然在外销航道上繁忙穿梭。这一时期,泉州青花瓷的官方外销通道主要是福州港、漳州港和厦门港,民间主要是通过安海、深沪、东石、永宁等沿海民间码头进行小批量民间贸易。在国内外的水下沉船考古发掘出水了大批的泉州窑青花瓷,证实了泉州青花瓷曾大量外销的史实,其中,南中国海的“泰兴号”沉船26,出水了几十万件的泉州青花瓷。
泉州青花瓷产地的内陆运输线路便捷,安溪可通过龙涓到漳州的华安,而后经九龙江转运到漳州港,德化自氵产溪向东流进闽江到福州港,永春通过桃溪南下入晋江到安海等民间码头。当时泉州青花瓷还可通过泉州在南洋的侨商由民间码头海运外销。泉州青花瓷的大量外销,回收的资金又促进窑业、技术、研究、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6、泉州青花瓷与周边窑口的关系
从考古采集的青花瓷标本及志书记载27,泉州青花瓷与漳州窑青花瓷关系最为密切,漳州窑青花瓷28生产工艺的传入和烧制比泉州早。从青花瓷的成型工艺和釉下青花彩绘的工艺和青花装饰图案风格看,笔者认为漳州青花瓷对泉州青花瓷的生产工艺影响最大,应有技术传承关系。
泉州青花瓷在器型、胎质、风格、款识等方面与周边的漳州、三明、莆田、永泰等地区窑场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经细致比较又有自己个性的特征,尤其是德化青花瓷个性特征最为明显,易于鉴别时区分。
总之,泉州青花瓷是我国民窑青花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烧制工艺讲究,产品朴素大方,尤其是作为商品在“海上丝绸(瓷)之路”上大量外销,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实物,陪受世人喜爱而被广为收藏。因此,泉州窑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
注释:
① [明] 万历 《泉州府志》。
② 庄锦清、林华东:“福建南安大盈出土青铜器”,《考古》,1977年3期。
③ [清] 乾隆 《福州府志》。
④ 黄炳元:“福建南安丰州狮子山东晋古墓”,《考古》,1983年11期。
⑤ 曾 凡:《福建陶瓷考古概论》,福建地图出版社,2001年。
⑥ 陈建中:“从南朝窑址和贞观二十二年墓出土的器物看泉州窑青瓷”,《中国古陶瓷研究》,2006年第十二辑。
⑦ 叶文程、徐本章:“畅销国际市场的古代德化外销瓷器”,《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⑧ 陈建中:“泉州的陶瓷贸易与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德化窑外销瓷为例”,《海交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
⑨ 《文物考古普查资料——安溪部分》,福建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印,1977年,油印本。
⑩ 明 嘉靖 《安溪县志》。
11 叶清琳:“略论安溪历代瓷器的特征”,《福建古陶瓷以及外销东南亚贸易研讨会论文集》,新加坡,1998年,打印本。
12 清 乾隆 《永春州志》。
13 《文物考古普查资料——永春部分》,福建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印,1977年,油印本。
14 清 乾隆 《德化县志》。
15 陈建中:《德化民窑青花》,文物出版社,1999年。
16 徐本章主编:《德化县文物志》,德化县文物管理委员会,1999年。
17 徐本章、叶文程:《德化瓷史与德化窑》,华星出版社,1993年。
18 同 15。
19 陈建中、陈丽芳:《中国福建古陶瓷标本大系——德化窑(下)》,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年。
20 同 ⑥。
21 曾凡、黄炳元:“闽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考古》,1961年第5期。
22 同 ①。
23 叶文程、林忠干:《福建陶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24 庄景辉:《泉州港考古与海外交通史研究》,岳麓书社,2006年。
25 洪荣文:“明清时期泉州港衰落的原因”,《泉州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 Nigel Pickford & Michael Hatcher: The Legacy of the Tek Sing ,2000.
27 同 ⑩。
28 吴其生、李和安:《中国古陶瓷标本大系——华安窑》,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