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密续中,右手代表着阳性的方法或方便,左手代表阴性的智慧或空性。成对的礼器,如:金刚柞铃或弓箭分别握在左右手中,象征着动态的阳性方便与静态的禅定阴性智慧的结合。当用左右两手结双手印时,左手通常被握在右手中;有时,左手朝里,如在结法轮印时。此时,里面的左手代表教法与自身(智慧)的契合,而外面的右手则代表能将佛法传授他人(方便)。在佛像画上,佛的右手常结动态的方便印,如:触地印、护法印、无畏印、施予印或传法印。左手一般保持静态的禅定姿态,左手放在膝上,象征着智慧或禅修空性。
密宗主张修习者要“身”,“口”、“意”“三密相应”才能成佛。
身密,即包括手印和坐势要和所修的本尊的姿式一样。
口密,即口中要念诵所修习本尊的咒语。
意密,即思想与意念要与所修本尊一致。
行者通過手結手印、觀想佛像、口誦真言,獲得身心清靜及能量加持.



《陀罗尼经》中说,诵咒有种种印法,如果作手印诵诸咒法,易得成就。密宗主张修习者要“身”,“口”、“意”“三密相应”才能成佛。身密,即包括手印和坐势要和所修的本尊的姿式一样。口密即口中要念诵所修习本尊的咒语。意密,即思想与意念要与所修本尊一致。只有这样,那么父母所生的肉身才能成为佛身。








梵文“mudra ”一词源自动词“mud ”,其意为“取悦神灵”。该词一般指的是印记、符号或标识。在佛教词汇中,该词主要用来指佛和神灵所结手印。在早期的大乘佛教肖像画法中,只有几个主要手印出现在雕塑佛像上。在后来的金刚乘佛教肖像画法中,五佛都有这些清晰可辨的手印。大日如来佛结传法印;不动如来佛结触地印;宝生如来佛结施予印;无量光佛结禅定印;不空成就佛结护法印。






随着后期金刚乘佛教形象表象的丰富发展,大量的手印开始进人不断扩充的众神神殿中。一般可列出三十六种主要手印,内有十二种单手手印和二十四种双手手印。印度教密宗和瑜伽派共列出一百零八种不同的手印,其中常用的有五十四种。在金刚乘佛教中,一般可以看到十二种主要手印,但在敬拜这些神灵的仪式中使用的手印数量远远不止这些。





在佛教密续中,右手代表着阳性的方法或方便,左手代表阴性的智慧或空性。成对的礼器,如:金刚柞铃或弓箭分别握在左右手中,象征着动态的阳性方便与静态的禅定阴性智慧的结合。当用左右两手结双手印时,左手通常被握在右手中;有时,左手朝里,如在结法轮印时。此时,里面的左手代表教法与自身(智慧)的契合,而外面的右手则代表能将佛法传授他人(方便)。在佛像画上,佛的右手常结动态的方便印,如:触地印、护法印、无畏印、施予印或传法印。左手一般保持静态的禅定姿态,左手放在膝上,象征着智慧或禅修空性。












以下整理基本手印中的十种,加以文字介绍说明:
1.触地印







结触地印时要将直伸的右手向下,指尖触地,这象征着“觉者”佛陀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降伏魔王波旬大军后,右手指下垂指向地神,请地神母为这一切作证的手印。佛陀释迎牟尼常被画成端坐在菩提宝座上,其右手触地,左手放在膝上结禅定印。这象征着他在征服恶魔(右手)时,他的方法或方便与禅修空性的完美智慧(左手)的结合。
触地印也是中央或东方蓝色不动如来佛的手印。
2.法轮印













法轮印即说法印、转法轮印。在佛造像或绘画中,出现法轮印即表示该佛菩萨正在讲解、传授佛法。在佛经中,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在王舍城和舍卫城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
结法轮印时,右手掌在胸前,掌心朝外,左手拇指食指扣成环形,作划策指示状,代表着法轮是方法和智慧结合而成;三根直伸的手指稍微内弯,代表着佛教的各种三位一体,即右手三根手指代表早期佛教教法中的“三乘”:声闻乘、缘觉乘、大乘,左手三根手指代表按三道修持的人的大、中、小“三力”;“方法”右手的掌心向外代表着将佛教教法传授他人;“智慧”左手的掌心向内代表自身对这些教法的内悟;“智慧”左手放在“方便”右手前面,象征着方便源自智慧。








法轮印也可以单手在胸前结印,单手结印时拇指也常常和中指、食指扣成环形。单手结印和禅定印、施予印组合较多。左手结禅修空性的禅定印时,右手结法轮印,此组合常常出现在佛装造像当中;当右手结施予印时,左手在胸前结法轮印,这样的组合最常见于菩萨装造像,比如观音、度母。
法轮印也是中央或东方白色大日如来佛的手印。
3.施予印







施予印又叫予愿印,结施予印时,通常用“方法”右手掌心外翻向下,所有手指放松外伸或稍有内曲,表示满足众生愿望、赐予希望。最常见且最受欢迎的绿度母、白度母就用右手结施予印,其他也有观音、伞盖佛母等菩萨也会结施予印。
4.护法印


护法印也叫无畏印、施依印,左右手均可结,表示对苦难无需畏惧。当左手接护法印与施予印一起时,称为施无畏予愿印,告诫众生对苦难无需畏惧,满足众生愿望、解救众生苦难。度母的八大化身或观音菩萨常结此手印,她们使人免遭“八难”。
护法印也是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佛特有的手势。
5.禅定印











禅定印是释迦牟尼进入禅定时所结手印,因此禅定印表示进入禅定中的佛。
禅定印可双手结印也可单手结印。双手结印时,双手在膝上平行叠放,右手放在左手上方,象征“方法”右手的完善得到“智慧”右手的完美支撑,双手拇指相接,象征方法和智慧结合产生无穷的能量;单手结印时,左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开。左手接禅定印时,右手可以结任何手印或持法器。
结禅定印时,手掌掌心可以托有象征物或法器。释迦牟尼有禅定印像,而阿弥陀佛(西方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通常只结禅定印。
6.合掌印






合掌印或叫合十印,是印度最古老的手印之一,表示敬意、尊敬和赞赏,是观音菩萨及其化身、眷属的主要手势。有时候,合掌的双手也常常捧有摩尼宝(摩尼宝珠,梵语cinta^-maN!i 之意译,音译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如意宝、如意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如意摩尼。指能如自己意愿,而变现出种种珍宝之宝珠。此宝珠尚有除病、去苦等功德。一般用以譬喻法与佛德,及表征经典之功德。)或金刚橛(金刚橛原是兵器,后来被藏传佛教吸收为法器,有铜、银、木、象牙等各种材料制成,外形上大同小异,都是有一尖刃头,但手把上因用途不同而装饰不同。有的手柄是佛头;也有的是观音菩萨像,头戴五骼髅冠,最上端又有马头。它含有忿怒,降伏的意思。修法时在坛场的四角树立,意思是使道场范围内坚固如金刚,各种魔障不能来危害。去除障难金刚橛是去除障难最普遍的本尊之一。举例来说,莲师是修大忿怒金刚成就的,但刚开始他先修金刚橛净除障碍,经过净障,再修其他法门,最终证得各种成就。因此,金刚橛以净除障碍闻名,也是诸佛的事业化身。)等法器。双手合十捧摩尼宝常常出现在观音菩萨造像中,摩尼宝象征财产和赐予佛法宝;而双手捧金刚橛一类法器时,常常出现在密宗造像的金刚中。
在唐卡绘画中,主佛周围的天神或侍者也常常结合十印,并把合十的双手放在额头、喉咙或者胸前,表示对佛菩萨的尊敬和赞赏,也表示身、语、意的纯净。
7.大圆满手印

大圆满手印是大日如来佛最具特点的一个手势。他在幻现为众多早期瑜伽密宗坛城中的白色之主摩诃大日如来时更结此手印。大圆满手印是双手相结的手印,双手放在胸前,紧握的“金刚拳”右手包着紧握的“金刚拳”左手上翘的食指。大日如来佛的另一个化身结大圆满手印,其右拳紧握的四根手指包着左拳上翘的拇指。拇指象征着坛城中央的大日如来佛,四根手指代表大日如来佛四周的四方佛。如果大圆满手印中手的位置颠倒的话,那么,上翘的右手食指则象征着阳性金刚柞插人左手的阴性的“莲花拳”中。
8.期尅印









中指或无名指与大拇指相触,食指翘起。这种手印忿怒明王、护法最常用,所以又叫忿怒印或禁伏印。
期尅印翘起的食指具有威胁意义。作为恐怖或威胁的手势,食指像钩子一样从紧握或松弛的拳头中伸出。许多怒相神都结此手印,特别是当它们手握套索或铁钩这样的降魔器物或是从智慧火中喷射出火球之时更需要结此手印。
9.金刚吽迦罗印




金刚哞伽罗印也被称为殊胜三界印,两手各结期尅印相交叉于胸前,手中往往还握有铃杵。许多怒相本尊神,如:转轮王、密集金刚、时轮金刚和金刚殊胜神,常结的金刚哞伽罗印。金刚持这个一切佛部的估主被视为释迹牟尼的主要法身,释迎牟尼以此化身阐释密续。
10.四摄印

四摄印也被称为降魔印,是金刚手的四臂化身所结的手印。结四摄印时,两手掌心向外交叉,两小拇指相勾,中指和无名指弯曲,大拇指和食指竖起。该手印的形状宛如金翅鸟外展的翅膀,据说,这个手印可以恫吓和降伏一切邪恶精怪。金刚手的几个怒相化身都与金翅鸟关系密切,这些化身从其身体的不同部位射出金翅鸟,让它们充当降魔的使者。
拿法器手印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