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仅存四件 元代 青花 釉里红开光镂雕盖罐 欣赏

An Appreciation on a Pair of Underglaze Blue and Red Jar with Lid
Decorated with Hollow Engraving and Panelling Design
Jing De Zhen Ware
Yuan Dynasty ( 1264 – 1368 )
By Hans Chen
藏品名称:青花釉里红开光镂雕盖罐
藏品年代:元代 (1264 – 1368 )
藏品尺寸:高度41公分,罐口径15.5公分,中径33.5公分, 底径19.5公分

青花釉里红开光镂雕盖罐
青花釉里红开光镂雕盖罐

说明:本人珍藏的一对元青花釉里红开光镂雕盖罐。 爱瓷的藏家都认为元青花尤其是品相好的元瓷是有灵魂的,其灵魂的含意无非体现在用料、塑形、做工、画工和烧成之后的效果上,元青花也自然有着不同档次和等级,这个档次和等级与它的使命、用途、及缘分有关,好的东西必须是用心用灵魂造就的,往往就用精美、无暇来形容。

该罐形制工艺特征明显。集绘画、镂雕、堆塑、贴塑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身,显示出元代工匠的极高技艺,是元瓷工艺集大成又具断代作用的标准器。直口,短颈,溜肩,上腹较鼓,下腹渐收到底,宽圈足,底足露胎、精修细致,胎质坚硬致密,属典型的麻仓土胎料、白中略显粉肉色糯质感、显铁质锈斑和粘釉斑,胎釉结合处均呈现火石红“一线红”。通体施青白釉(罐内无釉),釉层厚薄适中无挂釉现象、釉质细腻光洁滢润感。

该罐纹饰简洁而充实、层次清晰、画艺精到,手法娴熟,文题突出、纹饰恰到好处。颈部绘青花缠枝菊花纹,忍冬纹、肩部饰卷草纹和大朵如云纹,云头内采用蓝地白花装饰技法绘水波莲花,如意云头之间缀饰折枝牡丹花卉纹。腹部主题连珠纹饰为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以双重串珠堆贴而成,开光内镂空模贴牡丹、石榴、菊花四季花卉和山石装饰;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红彩绘,花卉间杂有浓淡不一红、蓝、交相辉映,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下腹饰卷草纹和变形莲瓣纹。罐附覆盆(蒙古包)形盖,盖顶置蹲坐小狮钮,盖面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和回纹。所绘青花纹饰为钴料“苏麻离青”,低锰、高铁、含硫和砷、无铜和镍,烧成后青花呈色浓艳深沉,聚釉处带有紫褐色和黑褐色较光润的斑点, 高倍显微镜下观察,釉下色料呈多种形式的老化结晶态, 深色处呈”锡光”。

目前所知,同属该类镂雕开光青花釉里红花卉纹盖罐的器物在国内外馆藏有数件,大概为河北省博物馆收藏一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大英博物馆收藏一件(无盖),英国古董商乔瑟普.艾斯肯纳茨(Giuseppe Eskenazi )藏一件,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一件, 日本藏家收藏一件…; 国内几位私人藏家网见有藏数件(对), 未作详计; 09年上海世博会有绍兴藏家展示过一件, 国内个别拍卖公司曾上拍福建藏家一件…; 可见,此类盖罐被沿传下来的亦有一定数量,但品相存在个体差异,对古人来讲,前道各工序的质控容易做到,后道烧制过程中的问题无法确保也属正常;对私人收藏来讲无疑是个宝,亦属元青花中弥足珍贵的一个品种。

结束语:自然与自然的法则在暗夜中隐藏,需要人们探索和发现;艺术与艺术的价值在历史的长河中隐藏,需要人们认知和保护。据北京大学梅村教授考证,该类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花卉纹盖罐器物为元代中期皇家陶瓷艺术的代表作。所见按类别区分:有鏤空模塑贴花的和非鏤空模塑贴花的,镂空形式的显然比非镂空形式的工艺上要复杂一些; 贴花题材类别:有虫草花卉、梅鹿瑞兽花卉、龙凤花卉、鸟禽花卉等;釉色类别:有青花釉里红、单色釉及描金、描银等;按器形区分这里不作详述。这类罐器在元代中期往后的历史长河中品种肯定也是层出不穷、但世人所见虽有罗列但肯定难以完全,或者,即使有但人们并未作公开展示。 我们敬佩古人的艺术审美观、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超时代的眼光。这些器物都曾用作元代宫廷酒器;有宫廷自用、还御赏功高大臣、军领;宫廷赏赐“上尊酒”必配宫廷级别的尊贵酒器;从制作工艺和艺术精湛程度上看,属元代景德镇官窑制作;尽管用于盛酒,酒酣器净后还是身份、荣誉的象征,还具皇家艺术欣赏之价值,在谁手里都会珍藏不苟,传存成双成对至今而未遭损则更是稀罕,难怪拥有此罐的博物馆都视它为镇馆之宝。

欣赏撰稿人: 汉斯 陈

参考: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塑盖罐鉴赏  文图/西风

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塑盖罐
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塑盖罐

元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发展当中的重大转折点,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器形多样,装饰手法繁多,釉彩各异,烧制技术是革命性的创造,开创明清和现代瓷器的新格局,以至于影响到世界陶瓷的发展。在元代瓷器当中,尤其能把青花和釉里红、绘画和雕塑集于一身,就要数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参见河北省博物馆:《保定市发现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的一对元青花花釉里红镂雕大盖罐了。目前所知,出中国大陆这对(一只调拨到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而外,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一只,犹太家族收藏家埃斯凯纳齐(鬼谷子元青花收藏者)收藏一只,基本就这四只。

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塑盖罐,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罐盖顶堆塑坐狮钮。通体青花釉里红纹饰。罐盖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各一周。罐身近口沿处绘青花缠枝花纹、卷草纹各一周。肩部绘下垂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绘青花水波纹托白莲,云头纹之间绘折枝牡丹纹。腹部四面堆塑双菱形串珠开光,开光内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园景,以釉里红绘山石、花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饰青花折枝莲花,与肩部云头纹相对应。近底处绘卷草纹及变形莲瓣纹,莲瓣纹内绘倒垂宝相花纹。罐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模印、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在作品中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元代瓷艺大师们高超的工艺水准和艺术想象。

以前人们认为开光内花卉属于镂空,仔细观察其实不是,正确的属于模印贴塑,严格意义上的叫法是: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四季花卉贴塑盖罐。鉴于目前发现的此类器物很少,就是我在景德镇窑址区爬了好多年,包括国内很多地区的建筑工地,也很少发现这类残器标本(其他类的青花釉里红标本有发现)。这可能属于同一时段烧制的作品。首先,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镂雕大罐的有几个部分是模压成型,然后组合粘贴完成。整个过程不存在镂雕过程。青花釉里红烧制难度很大,青花钴料高温下相对稳定,而釉里红主要是氧化铜,高温下很容易挥发,所以要把这两种同时烧出来,没有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成熟的烧窑经验,是很难完成的。这也是青花釉里红比较少见的原因。

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塑盖罐
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塑盖罐

回头我们再说说开光内四季花卉的问题,制作完毕,模具可能当时就已经废掉或者销毁,现在仿制复制这样的模具很难做到。因为原作都已打磨过和根据器物弧度做过变现,并且上过了釉。再加上收缩比难以把握,不可能复制出相同的模具来。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仿品都与原作相差很大,鉴定起来比较容易。为了更加清楚的看到这些特征,本人在2008年特意拍摄了高清晰图片资料,以便大家参考。

参考: 从保定的那个罐子说起——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的装饰艺术

1964年5月的一天,保定市永华路南小学一建筑工地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其中就有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两件,此外还有青花海水龙纹带盖八棱梅瓶2件、青花八棱玉壶春小瓶1件、青花八棱执壶1件,共6件元青花,还有其他种类的瓷器5件。

像这类从窖藏中获取元青花的情况并不少见,从1959年至2005年的46年间,国内文物机构通过考古发掘和民间征集等方式,共获得元青花瓷器156件,从这些馆藏元青花的造型和纹饰风格看,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详情如下:

大盘16件,占10.3%;玉壶春瓶9件,占5.8%;梅瓶19件,占12.2%;大碗6件,占3.8%;大罐12件,占7.7%;八棱梅瓶2件,占1.3%;执壶2件,占1.3%;楼阁瓷仓1件,占0.6%;钵1件,占0.6%;高足碗5件,占3.2%;花觚4件,占2.6%;協3件,占1.9%;象耳瓶1件,占0.6%;观音坐像3件,占2%;蒜头瓶4件,占2.6%;凤首扁执壶3件,占2%。高足杯37件,占23.7%;三足炉5件,占3.2%;盏18件,占11.5%;笔架1件,占0.6%;船型水注1件,占0.6%;托子3件,占2%;塔盖瓷瓶2件,占1.3%。

由以上数据可见:

  • 1.馆藏元青花造型类别有21种之多,造型丰富,种类繁多。梅瓶、玉壶春瓶和三足炉明显继承宋代样式,而凤首壶、協、高足杯、八棱梅瓶是典型的元代创制的新品种。
  • 2.馆藏元青花造型前六位的数量排序为:1)高足杯;2)梅瓶(含八棱梅瓶);3)盏;4)盘;5)大罐;6)玉壶春瓶。在元代,可能这些造型的产品在产量和需求量上比其他造型的要多。
  • 3.在元青花造型规格上,既有制作精细、小巧的器物,也有体形硕大的罐盘;在纹饰风格上,既有表现简约、疏朗的汉文化风格,又有刻画繁缛细密的伊斯兰文化特征,我们可以从中分别发现汉民族、蒙古草原民族和西亚伊斯兰民族经济交流、文化融合的历史印记。

元青花的装饰艺术是极为高超的。

它的阴模印坯工艺和造型手法带有鲜明的宋代磁州窑的技术工艺痕迹,简约疏朗的汉文化表现手法和繁缛密满的伊斯兰文化艺术特征表现了多元文化丰富的内涵,而用于装饰元青花的“苏来麻尼”钴料则是来自距伊朗德黑兰400公里的卡尚山区小矿,由此,我们不禁要为这种蒙元时期就能够“跨国”配置的生产要素而赞叹。

元青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商品,它的自然属性无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它的多元文化社会属性更能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消费偏好,因此,简单地从文化和经贸角度对元青花作所谓“菲律宾型”和“西亚型”的分类是并不科学的,国内同样有“菲律宾型”和“西亚型”的元青花存在,195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向民间征集的四件元青花大盘在器型和装饰图案上就和所谓“西亚型”属于一个类型,由此可见,在元代,生活在华夏广袤大地上的汉族人、蒙古族人和色目人及其他多民族人群,他们是根据自己的“消费偏好”和目的来选择、使用满足自己需要的元青花瓷器的。

让我们从保定出土的这件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来欣赏它的装饰艺术。

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这一新的釉下彩品种的出现,是元代瓷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此罐在装饰上所体现的工艺水平很高。

颈部绘青花缠枝菊花纹,肩部饰卷草纹和大朵如意云纹,云头内用青花地白花技法绘水波莲花,如意云头之间缀以折枝花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以双重串珠堆贴而成,开光内镂雕四季花卉和山石,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红涂绘,花卉间杂有浓淡不一的绿色斑点;下腹饰卷草纹和变形莲瓣纹;罐覆盆形盖,盖顶置蹲狮钮,盖面绘青花莲瓣纹和卷草纹,口外沿饰青花回纹。

此罐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特别是镂花装饰在元代瓷器上十分少见。青花、釉里红在作品中互为衬托,交相辉映,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整体上形成了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
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存世稀少,保定窖藏出土时有两件,另一件调拨故宫博物院收藏。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同类作品共有四件,一件现藏于英国伦敦大威德基金会,另一件由日本私人收藏,但这两件均失盖。

附注:同类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曾出现于境外拍场,此即为上面说及的“日本私人”收藏,还是另有一件,待考。

参考: 全世界仅存四件元青花珍宝

1964年5月,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建筑工地发现了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元代瓷器11件,件件是珍品,其中有青花釉里红开光花卉纹盖罐2件,是元青花中的极品,目前,一件留在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一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类似的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器物在世界仅存4件,其中两件流失到国外。此4件器物相比,河北省这件保存最为完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完整的青花釉里红极品。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元,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元,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附狮纽伞形盖。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通体青花釉里红纹饰。罐盖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各一周。罐身近口沿处绘青花缠枝花纹、卷草纹各一周。肩部绘下垂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绘青花水波纹托白莲,云头纹之间绘折枝牡丹纹。腹部四面堆塑双菱形串珠开光,开光内镂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园景,以釉里红绘山石、花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饰青花折枝莲花,与肩部云头纹相对应。近底处绘卷草纹及变形莲瓣纹,莲瓣纹内绘倒垂宝相花纹。

此罐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参见河北省博物馆:《保定市发现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特别是镂花装饰在元代瓷器上较少见。青花、釉里红在作品中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

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这一新的釉下彩品种的出现,是元代瓷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这是载入史册的藏品,教科书式的器制及工艺,它是物化的历史。

故宫陶瓷馆:“我们的罐盖有破损”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收藏有约35万件陶瓷文物,能对外展出的不过400余件——而一只元青花釉里红盖罐,被单独摆放在馆中央一个非常显眼的位置。

它,就是50年前在保定出土的那对元青花釉里红盖罐中的另一个,现存河北博物院元青花釉里红盖罐的孪生兄弟——盖罐出土后不久,其中一件即被调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故宫陶瓷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这个罐子的盖当时有破损,是后来人工修复的。”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故宫藏)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故宫藏)

马未都:与“天下第一”元青花相提并论

在大英博物馆第95号陈列室编号B661的另一只元青花釉里红盖罐——除了尺寸较小,罐体的工艺和装饰与省博所藏几乎一模一样。除1964年出土于保定、现分别存放展出于故宫博物院和河北博物院的两件之外,这是如今世界上唯一一件被公开展出的元青花釉里红罐。

此罐属于大维德基金会,系上世纪30年代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从中国所购,使用了青花釉里红装饰。这种装饰风格在元朝时非常盛行,此罐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虽叫盖罐,但它的盖子却早已丢失。收藏大家马未都在其大英博物馆游记中曾专门提到:“大维德先生的收藏个个精美绝伦,走进大英博物馆为其新开辟的95号馆,就感到琳琅满目,明星荟萃大有拥挤之感……”而他在文中特意列出的95号馆著名藏品,与宋汝窑三足奁、明成化鸡缸杯等相提并论的元青花只有两件,一件是作为世界上已知最早有确切纪年而被马未都称为“名气天下第一”的元至正十一年款龙纹大瓶,另一件,就是元青花釉里红罐。

被马未都称为“名气天下第一”的元至正十一年款龙纹大瓶

秘不示人:与“鬼谷下山”属同一买家

据了解,除此三件公开展出的之外,还有一件尺寸较小的元青花釉里红盖罐被私人收藏。

1972年,伦敦佳士德拍卖了一件缺盖的元青花釉里红盖罐。当时,此罐被日本古董商坂本五郎以50万美元收入囊中,后又转给欧洲著名犹太藉古董商埃斯凯纳齐。而埃斯凯纳齐正是于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德拍卖会上,以加佣金后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按当日国际牌价相当于两吨黄金)的天价,拍下“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的买家。

临渊阁主

临水登楼数点梅花, 小阁藏春品鉴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