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汝窑 包金口天青釉 纸槌瓶

宋 汝窑 包金口天青釉 纸槌瓶

Spink & Son Ltd. was founded in 1666 and is based in London, United Kingdom with an additional office in New York. Spink & Son Ltd. is a former subsidiary of Christie’s, Inc.

 

Description

宋 汝窑 包金口天青釉 纸槌瓶

参考:國立故宮博物院北宋
北宋 十一世紀後半至十二世紀早期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陶瓷器 全高22.4公分 口徑4.4公分 底徑8.6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宋 汝窯 奉華紙槌瓶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宋 汝窯 奉華紙槌瓶

資料識別:故瓷017856N000000000
資料類型:陶瓷器
貢獻者:清 高宗
日期:1101 A.D.-1150 A.D.
格式:全高22.4公分 口徑4.4公分 底徑8.6公分
關聯:《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
《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
《大觀─北宋汝窯特展》
《故宮瓷器錄 第一輯 宋元》(上編)
管理權:國立故宮博物院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基本資料 文物統一編號 故瓷017856N000000000
品名 北宋 十一世紀後半至十二世紀早期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Fenghua mallet-shaped vase with greenish-blue glaze, Ru ware, Northern Song dynasty, Late 11th-early 12th century
類別 陶瓷器
現況類別 良好
質材 礦物;陶瓷;
功能 盛裝器
尺寸 全高22.4公分 口徑4.4公分 底徑8.6公分
時代 北宋
西元11世紀晚期-12世紀初

說明
此瓶有直長頸、斜寬肩、折為上豐下斂的腹部、平底,底部有五枚細小支釘痕;唯該類瓶型在長頸的上方原應有一平折上揚的盤口,本器的口部可能因傷而平截去,並鑲銅稜釦。全器呈腴潤的粉青釉色。此種盤口折肩紙槌瓶的造形亦見於同時期阿拉伯的金屬器、玻璃器。

參考資料
《故宮瓷器錄 第一輯 宋元》(上編)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1961/04

《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0/03

《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 李玉珉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3/12

《大觀─北宋汝窯特展》 余佩瑾、沈建東、陳玉秀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6/12

《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 余佩瑾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2/01

《特別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神品至寶》 東京國立博物館, 九州國立博物館, NHK, NHKプロモーション, 讀賣新聞社, 產經新聞社, 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朝日新聞社, 毎日新聞社 編集 東京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 2014/06

(赴美展圖錄)Possessing the Past: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Wen C. Fong, James C.Y. Wat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1996/05

摶泥幻化:院藏歷代陶瓷 主編/余佩瑾;作品說明/余佩瑾、黃蘭茵、張敬昕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4/08

天工寶物─八千年歷史長河 嵇若昕、余佩瑾、施靜菲、張麗端、游國慶、楊美莉、廖寶秀、陳慧霞、蔡玫芬、鄧淑蘋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6/04

《貴似晨星: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青瓷特展》 余佩瑾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6/05

Emperors’ Treasures: Chinese Art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Jay Xu, He Li Asian Art Museum 2016
《故宮文物月刊》384期 《故宮文物月刊》編輯部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5/03

款識
底(外) 齋堂款 奉華
底(外) 御製詩文
引用參考 〈北宋 十一世紀後半至十二世紀早期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版取自《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紙槌瓶之謎:解碼乾隆題詩裏隱藏的文物真相

本文原名〈紙軸敲晴響:從古代書寫文化略論紙槌瓶之名稱與功用〉,刊載於《典藏古美術》第327期。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汝窯收藏中,有兩件非常著名的長頸瓶,又被稱為紙槌瓶。乾隆皇帝稱之「官窯瓶」與「汝窯瓶」,曾在一件龍泉窯盤口瓶留下題詩〈詠官窯紙硾瓶〉:

「邵局由來勝處州,官窯臣庶敢輕留。即今廟市貨一二,宋制更誰遵守不。釉色全消火氣鮮,碌青卵白潤成瓀。若論紙硾傳官式,應與澄心(夾注:宋時佳紙無過澄心堂者)時並傳。」究竟,紙槌瓶的功能是什麼?

何炎泉
2019.12.27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汝窯收藏中,有兩件非常著名的長頸瓶,又被稱為紙槌瓶。關於紙槌瓶的名稱由來,一般認為是因為其造型與造紙打漿時所使用的槌打具相似。打製紙漿的技術可能來自製造絲棉的技術「漂絮」,會以「砧杵」擊絮。兩者在外形上確實有些許共通之處。不過宋代造紙槌打具的形制已無法得知,而且無法確定宋代是否有紙槌瓶的稱呼,同時無法理解明人筆記中的紙槌瓶為何。

南宋龍泉窯〈青磁鳳凰耳花生.銘萬聲〉,日本國寶,大阪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藏。(©文化遺産オンライン)
南宋龍泉窯〈青磁鳳凰耳花生.銘萬聲〉,日本國寶,大阪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藏。(©文化遺産オンライン)

日本則是將紙槌瓶關聯至擣練,因其形狀類似搗衣使用的砧杵,後西天皇(1655-1663在位)據「搗月千聲又萬聲」的詩句,將其所收藏的兩件鳳耳瓶,一件銘「萬聲」,另一件銘「千聲」。搗衣指衣物漿洗後的捶布,直到近代的搗杵形狀都還很是接近紙槌瓶的形狀。 相較之下,日本人將紙槌瓶聯繫至搗衣杵的命名方式,顯然比較貼近器物的外形。因此,對於看起來不甚合理且有些地方還是交代不清的「紙槌瓶」名稱,確實有深入考察的必要。

現藏台北故宮的紙槌瓶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汝窯收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汝窯收藏

關於這兩隻現在習慣稱紙槌瓶的長頸瓶,乾隆皇帝(1711-1799)原來是稱「官窯瓶」與「汝窯瓶」,題詠的御製詩中也沒有提到紙槌的相關訊息,有無將此二瓶視為紙槌瓶並不十分清楚。不過,乾隆皇帝曾題過一件龍泉窯盤口瓶《詠官窯紙硾瓶》:「邵局由來勝處州,官窯臣庶敢輕留。即今廟市貨一二,宋制更誰遵守不。釉色全消火氣鮮,碌青卵白潤成瓀。若論紙硾傳官式,應與澄心(夾注:宋時佳紙無過澄心堂者)時並傳。」全文刻於圈足底,紀年乾隆己亥(乾隆四年,1779)。

南宋龍泉窯〈青瓷紙槌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右為瓶底乾隆題詩:「邵局由來勝處州,官窯臣庶敢輕留。即今廟市貨一二,宋制更誰遵守不。釉色全消火氣鮮,碌青卵白潤成瓀。若論紙硾傳官式,應與澄心(夾注:宋時佳紙無過澄心堂者)時並傳。」(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南宋龍泉窯〈青瓷紙槌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右為瓶底乾隆題詩:「邵局由來勝處州,官窯臣庶敢輕留。即今廟市貨一二,宋制更誰遵守不。釉色全消火氣鮮,碌青卵白潤成瓀。若論紙硾傳官式,應與澄心(夾注:宋時佳紙無過澄心堂者)時並傳。」(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這裡乾隆皇帝所指的「紙硾瓶」是帶有盤口,不過三件瓷器除了盤口缺失的部分,推測它們原先的器形可能是一樣的。早在乾隆二年,唐英(1682-1756)接旨燒造瓷瓶中便有「玉環天然口紙錘瓶」、「天盤口紙錘瓶」、「填白二環紙錘瓶」、「哥釉太極紙錘瓶」等。

何謂「紙槌」

首先看看「紙槌」的命名問題。什麼是「紙槌」?是指造紙打漿過程會使用稱為「紙槌」的器具嗎?造紙時,搗碎植物纖維的工序稱為「碓料」,杵臼類的工具稱為「紙碓」(圖5)。從漢代的人力舂搗,到宋元時代發展出利用水力推動的水碓,無論是哪一種,紙硾的體積都相當龐大,需要相當的力量才能搗散造紙原料的纖維,使其變短和分散,是在製漿之前所進行的重要工序。顯然,光是以手執紙槌(搗杵)的方式來舂搗,植物纖維大概很難達到抄紙所需的分散程度,除了耗力費時,一次也僅能處理小量的纖維,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這裡的「紙槌」恐怕很難單純從紙張生產過程來思考,需要配合相關的紙張加工與書寫文化來考慮。

安徽涇縣紙碓。(何炎泉提供)
安徽涇縣紙碓。(何炎泉提供)

妍妙輝光:砑光與膠漿

紙張發明後,很快就取代簡帛成為書寫的主要材質。為了便於在上面書寫文字,表面加工處理技術也出現得很早,發展十分快速。根據唐代張懷瓘《書斷》記載,南梁竟陵王蕭子良(460-494)形容東漢左伯紙(子邑紙)「妍妙輝光」,就清楚反映出當時紙張已經在表面上加工。由字面推測,最可能的技術就是砑光。

「砑」的意思為「用器具軋磨使物光滑」,舉凡利用平滑硬物在紙面上研壓滑動,讓紙張的表面緊實光滑的工序,皆可稱為砑光。 除了砑光技術,紙張表面上還可以膠漿,也就是在上面塗布一層膠液,藉以填平紙張表面的細小孔洞,讓書寫更加順暢平穩,同時讓水分較不容易過度暈染,幫助書寫者掌控墨汁濃淡。紙面膠漿的技術可以早至4世紀,當時主要以植物澱粉糊為施膠劑,塗於紙面或摻入紙漿中,表面再予以砑光。隨後又發展出以白色礦物粉碾細,放入水中成懸浮液,與澱粉、水(膠水)共煮,用以塗布紙面,乾燥後再經過砑光。這一類熟紙在反覆捲曲後,表面容易龜裂,墨也容易脫落,於是唐人便將澱粉改良為動物膠或植物膠,為了讓膠粒分散更均勻,也摻入明礬或直接將明礬混入紙漿中。這種製法改善了早期表面施膠容易遭蛀、脆性大與易脫落等缺點,發展成今日紙表與紙內施膠的技術,直接改善澱粉劑的缺點。紙張表面處理技術雖然改進不少,膠漿與礦物粉的比例卻仍舊是大學問,有機的膠漿過多容易引起蟲菌啃噬,礦物粉過量則會成表面剝落,這些狀況在古代書畫作品的紙張中都經常可見。

米芾在《晉紙帖》中提到,宋代越州竹紙因為經過不斷槌打,紙質光滑細密,足以媲美晉紙:「此晉紙式也。可為之。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復不可杵。只如此者乃佳耳。」宋米芾書《晉紙帖》,清三希堂法帖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
米芾在《晉紙帖》中提到,宋代越州竹紙因為經過不斷槌打,紙質光滑細密,足以媲美晉紙:「此晉紙式也。可為之。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復不可杵。只如此者乃佳耳。」宋米芾書《晉紙帖》,清三希堂法帖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

唐代文獻中,紙張已經明確區分成生紙與熟紙兩類,張彥遠(815-907)《歷代名畫記》曰:「勿以熟紙背,必皺起,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紙。」清楚指出生、熟紙在裱褙時的不同特性。據《新唐書》載,唐代官方也設有專門處理生紙的單位,例如唐代門下省弘文館有熟紙匠八人、中書省國史館有熟紙匠六人、秘書省有熟紙匠十人及裝潢匠十人、東宮下屬崇文館有熟紙匠及裝潢匠各一人。這些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將生紙加工成熟紙,裝潢匠則是負責裝裱成書卷。宋邵博(?-1158)《聞見後錄》曰:「唐人有熟紙,有生紙。熟紙謂『妍妙輝光』者,其法不一。生紙非有喪故不用。」指出唐人加工生紙至「妍妙輝光」的方式不只一種,顯然包含前述的各種工序。
越筠萬杵如金板:硾紙法

米芾(1052-1107)在《書史》、《畫史》中經常提到的「硾熟紙」就是一種唐代熟紙,他特別指出《爭坐位帖》正是書寫在這種紙上,其餘提及時大多是當作裝裱背紙,特性是「軟紙如棉」與「滑淨軟熟」(註1)。米芾也曾經親自處理過越州竹紙,如其《書史》所言:「余嘗硾越竹,光滑如金版,在油拳上。短截作軸。入笈番覆,一日數十張,學書作詩寄薛紹彭、劉涇云:『越筠萬杵如金板,安用杭油與池。高壓巴郡烏絲欄,平欺澤國清華練。老無他物適心目,天使殘年同筆硯。圖書滿室翰墨香,劉薛何時眼中見。』」

唐顏真卿〈爭座位帖〉,關中本拓本。米芾認為〈爭坐位帖〉正是書寫在唐代的「硾熟紙」上。(©Wikimedia Commons)
唐顏真卿〈爭座位帖〉,關中本拓本。米芾認為〈爭坐位帖〉正是書寫在唐代的「硾熟紙」上。(©Wikimedia Commons)

蘇易簡(958-996)《文房四譜.紙譜》說:「今江浙間有以嫩竹為紙。如作密書,無人敢拆發之,蓋隨手便裂,不復黏也。」蔡襄(1012-1067)《文房雜評》也說:「吾嘗禁所部不得輒用竹紙,至於獄訟未決而案牘已零落,況可存之久遠哉!」顯示宋初的竹紙製造技術還未成熟,質地屬於粗鬆脆弱,很容易損毀。不過,經過米芾萬杵的加工後,表面即能緊實光滑,猶如金版,勝過當時由拳(即「油拳」)與池州兩種名紙,甚至超越四川蜀素與南方絹素。至於萬杵的加工要如何進行,光從字面上看並不清楚,但根據米芾的文字描述,可知硾、杵為紙張熟化處理的方式,可施加在不同種類的生紙上,藉以改變生紙粗澀與堅硬的特性。

黃庭堅(1045-1105)晚年貶往宜州的相關書信中,不時提及書寫工具的張羅與選擇標準。例如他寫給宜州太守黨光嗣之子黨渙的信中問道:「欲搗二十冊子紙,不知郡中有大擣帛石否?」(註2)這裡的「大擣帛石」即指搗衣石,可參考宋徽宗(1082-1135)摹《張萱搗練圖》,圖中有一塊方形平整大石頭,織品可以放置其上搥擣,目的是將生絲搗熟變軟。黃庭堅顯然嫌這批「子紙」的品質不佳,才會考慮尋覓城中的大搗帛石來加工。

南宋高似孫(1158-1231)《剡錄》之《剡硾》曰:「薛能送浙東王大夫詩:『越毫逐厚俸,剡硾得佳名。』注曰:『近相傳以擣熟紙名硾。』《雞林志》曰:『高麗紙,治之緊滑,不凝筆,光白可愛,號白硾紙。』林和靖詩:『紙軸敲晴響,茶鐺煮晚濃。』和靖又有《槐木紙椎贈周太祝詩》:『輕如魚網滑如脂,時寫新詩肯寄來。』硾紙,其法椎擣也。」「椎」的異體字為「槌」,有敲打的意思,所以「椎擣」也可寫成「槌擣」。「擣」與敲打有關,不過也可能是「稠」的古字,也有使密集、稠密的意思。從「近相傳以擣熟紙名硾」與「硾紙,其法椎擣也」的描述,可知強調椎、擣的動作,屬於物理性加工,能增加紙張密度與平滑性,對於書寫的平穩與水分控制有一定的幫助。高麗國也生產白硾紙,特色是「緊滑不凝筆,光白可愛」。不過對於紙張要如何槌搗成「硾紙」仍舊不清楚。

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波士頓美術館藏。圖中方形大石即「大擣帛石」。(©MFA Boston)
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波士頓美術館藏。圖中方形大石即「大擣帛石」。(©MFA Boston)

明代高濂(1573-1620)《遵生八箋》之《造槌白紙法》曰:「法取黃葵花根搗汁,每水一大碗,入汁一二匙,攪勻。用此令紙不黏而滑也,如根汁用多則反黏,不妙。用紙十幅,將上一幅刷濕,又加乾紙十幅,累至百幅,無礙紙厚,以七八張相隔,薄則多用,不妨。用厚板石壓紙,過一宿揭起,俱潤透矣!濕則晾乾,否則平鋪石上,用打紙鎚敲千餘下,揭開晾十分乾,再疊壓一宿,又槌千餘槌,令發光與蠟牋相似方妙。余常製之,甚佳,但跋涉耳!」顯然不是像表面砑光那樣一張張施作,而是整疊處理。

首先以厚重石板壓實,這就是「硾」;晾乾後,再以打紙鎚敲千餘下,硾、槌步驟可以反覆施作,直到表面光滑如蠟箋一般。很清楚地,硾紙的槌擣動作是施加於石面上,利用槌擣的細微震動讓紙張更加緊密,不可能直接施加於紙面上。

事實上,「硾」字有三個讀音及意思。第一個讀同「縋」,意指栓上重物往下沉;第二讀同「槌」,有搗及敲打之意;第三讀同「朵」,為石頭的意思。顯然,這裡三個解釋都符合「硾紙」的概念,同時有巨石、重壓、槌搗三個意義。由於「硾」與「槌」可相通,所以「槌白紙」若是寫成「硾白紙」,其實也是可以的,畢竟這種紙摻合硾與槌兩種動作,所以兩個字應該都沒有錯,只是「硾白紙」的意義更加完整。「槌白紙」、「白硾紙」、「擣熟紙」、「硾熟紙」、「硾」這幾種紙,從加工方式看來應該都是類似的熟紙,過程中用到硾、擣、槌等加工法,所以使用這幾個字應該都算正確,只是「硾」字的使用頻率最高,也成為紙張的名稱,因此該以此字較為正確。 「硾」的加工方式在宋代相當常見,蘇易簡《紙譜》還曾提到一種摹拓書法用紙的製作方式:「搨紙法,用江東花葉紙,以柿油好酒浸一幅,乃下鋪不浸者五幅,上亦鋪五幅。乃細卷而硾之,候浸漬染著如一。搨書畫若俯止水,窺朗鑑之明徹也。」可知這種紙的製造也不是一張張加工,而是一疊疊的硾壓。以柿油來染紙是為了讓紙張呈現透明狀,才能清楚見到鉤摹時放置於底下的真蹟,如此鉤摹者才能精確將原作複製下來,製作概念上接近唐代硬黃紙。 顯然,紙張製作過程中,僅有在熟化處理時會牽涉到「硾」、「槌」的技術,在造紙漿的過程中並不會使用到類似「紙槌瓶」的工具。既然涉及紙張表面加工,或許繼續往文房器具方向思考,較有機會得到答案。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奉華」銘 北宋
北宋汝窯〈奉華紙槌瓶(「奉華」銘)〉,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右為瓶底乾隆題詩:「定州白惡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 口欲其堅銅以鎖,底完且舊鐵餘釘。合因點筆意為靜,便不簪花鼻亦馨。 當日奉華陪德壽,可曾五國憶留停。 」(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北宋汝窯〈奉華紙槌瓶(「奉華」銘)〉,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右為瓶底乾隆題詩:「定州白惡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 口欲其堅銅以鎖,底完且舊鐵餘釘。合因點筆意為靜,便不簪花鼻亦馨。 當日奉華陪德壽,可曾五國憶留停。 」(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文房砑光小物:槐木紙椎與貝光

古今許多書家會根據自己書寫的喜好,對於紙面加以處理。最簡單的莫過於表面的砑光,一直到現代都還有許多人持續著這樣的傳統,只要拿一個帶有光滑面的硬物在紙上來回壓碾研磨,就可以讓紙張書寫面更加縝密細緻。

林逋(967-1028)《槐木紙椎.贈與周太初》詩云:「入手輕軋是古槐,幾聲清響徹池台。椎餘魚網如脂滑,時寫新詩肯寄來。」詩中第一句用「輕軋」來形容加工動作,軋有碾壓的意思,所以正是砑光的動作,而「槐木紙椎」就是他用來砑光紙面的器具。前引南宋高似孫《剡硾》所引詩句「輕如魚網滑如脂」乃形容紙張的特徵;而林逋詩中「椎餘魚網如脂滑」,則是指處理完後紙張表面更加平整光滑的狀態。 在林逋詩中,「椎」字既當名詞又當動詞。當名詞時,可指敲擊的器具,如「鐵椎」;當動詞時,也有搥打、敲擊的意思,同「槌」字,與前述「杵」、「擣」接近,但是明顯與砑光時「輕軋」的動作不太符合。至於「幾聲清響徹池台」,似是描述運用槐木紙椎加工時所發出的聲響,確實紙張在砑光時會發出一些聲音,但是否會大到「響徹池台」則不甚清楚,可能真的要槌、擣或敲擊才會如此大聲。另外,高似孫也引用林逋《贈蔣公明》「紙軸敲晴響」句(註3),詩中所用「敲」跟「響」兩個字,似乎真如他所說的「椎擣」法。

可以讓紙張表面光滑的,除了林逋的「槐木紙椎」,還有一種文具稱為「貝光」。顧名思義,貝光起初以貝殼製成,以光滑面研磨紙張表面,使其緊結光滑。明代高濂《遵生八箋》之《貝光》曰:「多以貝、螺為之,形狀亦雅,但手把稍大,不便用使。余得一古玉物,中如大錢圓泡,高起半寸許,傍有三耳可貫,不知何物?余用為貝光,雅甚。又見紅瑪瑙製,為一桃,稍匾,下光砑紙,上有桃葉枝梗,此亦為砑而設。水晶、玉石當倣為之。」明代文震亨(1585-1645)《長物志》之《貝光》則曰:「古以貝、螺為之,今得水晶、瑪瑙、古玉物,中有可代者更雅。」南宋龍大淵(?-1168)《古玉圖譜》的文房部收有「古玉仙桃貝光」、「古玉圓珠貝光」,皆是使用圓弧面來砑紙,《四庫提要》認為此書出自後人所偽。南宋林洪《文房圖贊》(1237),將十八種文具稱為十八學士,各有官職,其中貝光被稱為「貝光祿」。 貝光多以堅硬礦物製造,當然也有類似林逋贈人的硬木貝光。這種以海螺製成的砑光文具也被稱為「發光地菩薩」,高濂《遵生八箋》提到歐陽通(625-691)曾將其貝光命為「發光地菩薩」:「歐陽通善文房,其命藏硯室曰紫方館,貝光曰發光地菩薩。」陶穀(903-970)《清異錄》有另一段記載:「舒雅,才韻不在人下,以戲狎得韓熙載之心。一日得海螺甚奇,宜用滑紙,以簡獻於熙載云:『海中有無心斑道人,往詣門下,若書材糙澀逆意,可使道人訓之,即證發光地菩薩。』熙載喜受之。發光地,十地之一也,出華嚴書。」此段文字顯示,當時以海螺來砑光並不常見,五代時也尚未使用貝光一詞,而是稱為「發光地菩薩」。這個名稱相當貼切,清楚顯示此物之功能可以讓書寫紙張變得光滑。

此外,在此段記載中稱「滑紙」而非稱「砑紙」,顯然是一張張的操作。 具有貝光功能的古代文具,有許多都已經被辨認出來,只要是底部平滑或是有圓滑面,皆可以用於紙張砑光。直到現代,還是有不少寫書法的人會對紙面進行砑光,讓紙張更加緊結細密,所選用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門,從玉石、瑪瑙、鵝卵石,甚至利用酒瓶瓶身。酒瓶其實是最常見的一種,除了取得十分便利,器形也非常合適,有一個平整光滑的堅硬器腹,可與紙面接觸進行研壓。此外,由於尺寸大小適中,除了可以直接握住瓶頸,也可握瓶身來進行砑光。

明代類書《三才圖會》記載「貝光螺」,其作用為「楮先生有不平者,以此平之」。明王圻、王思義輯《三才圖會》。(©北京大學圖書館CADAL)
明代類書《三才圖會》記載「貝光螺」,其作用為「楮先生有不平者,以此平之」。明王圻、王思義輯《三才圖會》。(©北京大學圖書館CADAL)

乾隆題跋總是光滑的小祕密

重新思考乾隆皇帝詩句「若論紙硾傳官式,應與澄心時並傳」,發現他對於「紙硾瓶」不僅有概念,而且清楚其功用,否則不會將紙硾瓶與南唐澄心堂紙並列,只要稍微考慮這書法史上第一名紙的特性就會明白其中關係。

有關澄心堂紙,梅堯臣(1002-1060)對其特徵描述最為詳盡,如《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云「滑如春冰密如繭」、《答宋學士次道寄澄心堂紙百幅》云「焙乾堅滑若鋪玉……古紙精光肉理厚」等,可知這種紙表面光滑如冰如玉,而且纖維縝密細緻,如同蠶繭一般,紙質也是特別厚重且富有光澤。根據之前對於紙張加工的探討,澄心堂紙顯然是一種硾熟紙,表面處理得光滑細密。 接著思考乾隆詩中所使用的是「紙硾」而非「紙槌」或「紙錘」,這個看似微小的區別其實至關重要,顯示乾隆皇帝對於古代「硾紙」的豐富知識。

從造紙工藝角度來看,「硾」的意義的確比「槌」字更為豐富且完整。因此,與澄心堂相提並論的「紙硾瓶」在乾隆皇帝的眼中,顯然是與紙張表面處理技術有關,而不是製紙過程。只要稍微有過砑光紙張經驗者,從器形上很容易就可以聯想到「紙槌瓶」的砑光功能,這樣的造型類似今日的酒瓶,可說是再適合不過的器形。因此,「紙硾瓶」的功能就是硾紙,也就是作為砑光的工具。

澄心堂紙堪稱書法史上第一名紙,蔡襄稱之「闊狹厚薄堅實皆類此乃佳。工者不願為。又恐不能為之。」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宋四家真蹟》冊之《宋蔡襄書尺牘》,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
澄心堂紙堪稱書法史上第一名紙,蔡襄稱之「闊狹厚薄堅實皆類此乃佳。工者不願為。又恐不能為之。」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宋四家真蹟》冊之《宋蔡襄書尺牘》,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

乾隆皇帝深受董其昌(1555-1636)書法的影響,喜歡書寫在平滑緊結的熟紙上。每當他遇到想要題跋的書畫作品是創作於比較粗鬆的紙張時,都會事先在準備題寫的區域加以上蠟砑光,以利書寫。

例如沈周(1427-1509)《畫芝蘭玉樹》使用的是表面比較粗的紙,可以清楚看到祝允明(1461-1527)題字的線條邊緣有許多小缺口,線條中間也有因紙面粗糙不平所產生的小洞洞,這些沒有吸到墨汁的小白點在乾隆皇帝的題跋書法中,都因為紙面加工得相當平整光滑而改善不少。這樣的工作當然不需要皇帝親手加工,然而要交代這麼大量的局部砑光活,相信乾隆對於砑光的工具與程序應該都不陌生,否則也不會如此精確的使用「紙硾瓶」一語。

明沈周〈畫芝蘭玉樹〉,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從局部放大處可看出,右方乾隆題字處顯較左方祝允明題字處要光滑平整。(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沈周〈畫芝蘭玉樹〉,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從局部放大處可看出,右方乾隆題字處顯較左方祝允明題字處要光滑平整。(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結語

紙槌瓶一般認為最早出現在明代文獻中,若考慮「椎」的異體字為「槌」,或許林逋所贈的砑光器具也可以視為「槐木紙槌」,也就是類似「紙槌瓶」的木製砑光器具,不過具體的狀況並不清楚。從貝光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材質與形式確實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功能上可以「硾」紙的東西都能用。這一類文房器具除了有「發光地菩薩」、「貝光」的稱呼,從功能上來稱之「紙硾」也頗為合理。顯然,汝窯「紙槌瓶」正是因為器形的特殊與堅硬的特質,在文人眼中成為具有砑光紙張的文房器具,因而被冠上「紙硾瓶」之稱。

20多年前,筆者跟隨篆刻家陳宏勉學習篆刻時,曾聽其提及前輩書家在寫字前會進行「捶(槌)宣」,也就是砑光。後來接觸到汝窯紙槌瓶時,一見到長頸寬腹的器形,便隱然感覺「槌宣」與「槌紙」應該就是同一件事,只是現代用法的「槌」字相當不容易理解此名稱。究竟要如何解釋「槌」、「捶」的用法呢?其實日常生活中,有個動作很接近紙張的砑光,也就是汽車打蠟。台語中「打蠟」的說法會用「梯」的台語來發音,在現代中文中找不到相對應的字與音,「槌」與「捶」大概是最接近的,因此「打蠟」應該改成「槌(捶)蠟」比較合理。

如此,「紙槌瓶」的名稱就很清楚,也就是用來槌(砑光)紙的瓶子。

註釋

註1:

米芾《畫史》曰:「江東漕李孝廣,字世美。處有鍾王迹,嘗於金陵重背,拆下背紙,乃硾熟唐人門刺,其孫奉世語余如此。近官太常遂得見。」「唐太師顏真卿《不審》、《乞米》二帖在蘇澥處,背縫有吏部尚書銓印,與安師文家《爭坐位帖》、《責峽州別駕帖》縫印一同,《爭坐位帖》是唐畿縣獄狀磓熟紙。」又《書史》曰:「唐人背右軍帖皆硾熟,軟紙如綿,乃不損古紙。又入水蕩滌而曬,古紙加有性不糜。蓋紙是水化之物,如重抄一過也。」「王詵家書畫屢被揭損,余諭之,今不復揭。又好用絹背,雖熟猶新硬,古紙墨一時蘇磨落在背絹上。王所藏《書譜》、《桓謝帖》,俱為絹磨損。近好事家例多絹背,磨損面上皆成絹文。余又以右軍與王述書易得唐文皇手詔,以棗花黃綾背,詔面上一齊隱起花紋。余尋重背,以台州黃巖藤紙硾熟,揭一半背,滑淨軟熟,卷舒更不生毛。余家書帖多用此紙,一一手背手裝方入笈。」

註2:

黃庭堅《與黨伯舟帖七》:「辱手誨,喜承侍奉萬福,臘糟荷垂意。千秋木,佳物也,當寄融州作琴軫,並可得數軸頭也。公書字自有宿習,要須勤觀魏晉人書帖,日臨寫數紙,便當頓進,與古人爭功耳。聞令弟亦自有筆力,頗喜學否?錫燈檠極便用,荷垂意也。昔文字每煩調護,餘尚有三二十冊,若臘中趁得起當,亦一佳事耳。欲擣二十冊子紙,不知郡中有大擣帛石否?燈檠雖荷副所乏,夜來試用觀書,殊不愜老眼,此乃照歌舞之器耳。欲煩指揮別作一枚,高七寸,盤闊六寸,足作三鴈足,不須高。受盞圈徑二寸半,盞面三寸,著柄,盞傍作小圈,如釵股屈之。鴈足燈,漢宣帝上林中燈,制度極佳,至今士大夫家有之。古者燈盞皆有短柄,沈約四聲云『燈盞柄曲』是也。作成,當自優與價,卻納前一枚去。」《山谷集.山谷別集》卷18,頁11-12。

註3:

林逋《贈蔣公明》:「高亢近誰同,心閑愛子慵。居深避俗客,睡起聽隣鐘。紙軸敲晴響,茶鐺煮晚濃。南齋屢招宿,幽話數諸峯。」《林和靖詩集》卷1。

參考書目與延伸閱讀:

何炎泉《澄心堂紙與乾隆皇帝:兼論其對古代箋紙的賞鑑觀》,《故宮學術季刊》33卷1期,2015年9月。

賓彥紅《文房奇葩—清中期白玉螭虎龍紋貝光》,《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1年第1期。

潘吉星《中國造紙史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潘吉星《中國造紙技術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錢存訓(Tsuin-hsuin Tsien)《造紙和印刷(Paper and Print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謝明良《院藏兩件汝窯紙槌瓶及相關問題》,《陶瓷手記:陶瓷史思索和操作的軌跡》,台北:石頭出版,2008。

参考:國立故宮博物院
宋 汝窯 粉青紙槌瓶

國立故宮博物院 宋 汝窯 粉青紙槌瓶
國立故宮博物院
宋 汝窯 粉青紙槌瓶

資料識別:故瓷004371N000000000
資料類型:陶瓷器
描述:
紙鎚瓶形制如造紙打漿時所用槌具,故名。此瓶原為盤口,或因口沿損傷,刻意磨平,故成直口露胎。底微斂,平底支燒,器底留有五支釘痕跡。通體均施粉青釉,釉色瑩潤樸雅,釉面滿佈細碎透明及淺色開片紋,頸肩聚釉處,呈色青綠。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南宋葉寊《坦齋筆衡》、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皆稱贊其為宋瓷之冠,可見汝窯盛名是其來有自。汝窯窯址1986年於河南省汝州市附近的寶豐縣清涼寺村被發掘後,發現其燒造專供宮廷使用的青瓷種類頗多,紙槌瓶亦有幾種尺寸。此器成為清宮收藏後,甚得乾隆皇帝喜愛,乾隆四十一年(1776)命人於器底中心挖釉一方,在長方形的淺黃胎地上刻詩一首:「陶得純青生二成,果然色質勝難兄。緣銅試看守口器,書座堪思防意城。簪朵雅宜名意蕊,稱懷已自息心。足釘薜暴誠何礙,詎以微瑕棄美瓊。」由詩文得知,露胎的口緣原本是加鈐銅圈的。
日期:1100 A.D.-1150 A.D.
格式:高20.4公分 口徑4.0公分 底徑8.7公分 寬13.0公分
關聯:《故宮文物月刊》246期(赴德展)
《大觀─北宋汝窯特展》
《故宮瓷器錄 第一輯 宋元》(上編)
管理權:國立故宮博物院

参考: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5年春季拍卖会 2015-06-21
0956 北宋 汝窑天青釉包金八方旋纹瓶

0956 北宋 汝窑天青釉包金八方旋纹瓶
0956 北宋 汝窑天青釉包金八方旋纹瓶

尺寸 高17.5cm;
口径5.6cm
估价 HKD  36,000,000-36,000,000
成交价

说明
该瓶形呈八方,盘状口,颈往下渐宽,间饰弦纹成双,似竹节。溜肩以下为八楞形扁鼓腹,腹部施弦纹,楞与弦纹棱角分明,比例协调,浑然天成,使得整器器形端庄,刚中见柔。底承八方圈足,内存支钉痕,胎质灰白。通体罩施天青釉,微偏灰,若水映晴空之色,澄澈莹润,隐透丹霞,不失温煦。片纹自然泛金,浓淡不一。口沿、圈足包金。

包金瓷器在古代被称为“金扣瓷器”。


参考:其他文章

名瓷大观:北宋汝窑青瓷纸槌瓶

十一世纪后半期——十二世纪早期 高20.5公分 口径4.0公分足径8.7公分 故瓷4371 底刻清高宗乾隆皇帝御制诗(1776): 「陶得纯青生二城,果然色质勝难兄。绿铜试看守口器,书座堪思防意成。簪朵雅意名意蕊,称怀已自息心旌。足钉薛暴诚何碍,讵以微瑕弃美琼。」

Read more

 

名瓷家谱:宋汝窑青瓷奉华纸槌瓶

十一世纪后半期——十二世纪早期 高22.4公分 口径4.4公分足径8.6公分 故瓷17856 底刻清高宗乾隆皇帝御制诗(1778):「定州白恶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口欲其坚铜以锁,底完而旧铁余钉,合因点笔意为静,便不簪花鼻亦馨,当日奉華陪德寿,可曾五国憶留停。」乾隆戊戌仲夏御题。鈐印二:「古香」,「太璞」。

Recently view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