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海水江崖瑞兽纹金盏托
参考:嘉德 2018 秋季拍賣
溯古凝瑛──美國私人珍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
607 宋/元 金如意盞托連瑪瑙杯
估價 : HKD: 800,000 – 1,000,000
USD: 101,900 – 127,400
來源
奉文堂,香港
CUPSTAND, 14.5 cm., 511/16 in. wide
參閱
《中國博物館叢書• 第4 卷• 南京博物館》,姚遷,文物出版社,1984 年,圖版編號121
盞托金質,呈四瓣花形。盞托中心凸起盞槽,飾盛開的蓮花一朵。盞槽外飾卷草、菊花等紋飾。盞托始見于東晋,南北朝時開始流行,唐以後隨著飲茶之風而盛行。瑪瑙杯敞口、弧腹,圈足,造型優雅,杯腹的弧度恰到好處,略呈鬱金香花型,精緻可人,別致脫俗。器身光素,無雕琢紋樣,凸顯瑪瑙本身的紋理,若有若無,流光溢彩,精美瑰麗,充分展現了瑪瑙色彩斑瀾、晶瑩剔透的特性。本品一組兩件組合成套,器型優美,工藝精湛,保存完整頗爲難得。
参考:南京博物院藏 元 如意紋金盤
規 格: 高1.3厘米,寬16厘米
金盤以四個如意雲紋組成,線條為捶揲而成的突起陽文,兩下兩上相互重疊,盤心又捶出四個小如意雲紋,形似花朵,其餘部位滿飾鏨刻纏枝花卉紋。盤底刻有“聞宣造”三字銘文。該盤造型新巧,別具一格,如意雲紋既是紋樣,又是構成器形的一個組成部分,使裝飾與造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如意雲頭尖角向外,呈放射狀伸展,為盤形奠定了方形的四角,四個如意雲頭的八個卷渦紋以虛線相連,形成外緣圓而內緣方的圖形,而盤心的小如意雲頭則以同樣的十字交叉形式組成外方內圓的形狀,使該盤的方圓組合達到圓融無礙的境界。兩對如意雲紋採取相疊的方式是頗有創意的,由於相疊,產生了平面裝飾允許範圍內的縱深感、層次感,使金盤在單純中蘊涵了更豐富的美感;同樣由於相疊,使如意雲頭原本完全相等的兩個卷渦形產生了一隱一顯、一藏一露、一整一破、一大一小的巧妙變化,同時兩者相連又產生一個新的圖形,使觀賞效果又多一個層次。金盤口沿的處理使器物更顯厚重,使空間層次感得到充分的渲染。該盤的空間處理除上述之外,精細的線刻牡丹紋構成了又一層次,牡丹花頭外圈呈圓形,內圈則為方形,又暗合了金盤方圓互動的審美意蘊。牡丹花頭的細微變化也暗含玄機,上面一對如意雲頭中兩朵主要的牡丹花心有特殊的變異,一朵加刻荷花,一朵處理成石榴,這樣就更強調了上面一對如意雲頭的突出感,符合全盤重視空間變化的整體構思。
元代金銀器目前出土較多,反映了當時上層社會喜用金銀器的風尚,但就器皿而言,多為銀質,純金器皿較為少見,此件金盤無論造型之精巧,紋飾之細膩,工藝之純熟,在元代金銀器中均不愧為代表之作,極為珍貴。元代統治者以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其生活起居、器用服飾不可避免地會帶有北方少數民族的特色,喜用金銀等貴重金屬製作器物就是其中之一。13世紀時,義大利人馬可·波羅曾到過元大都,在他的《遊記》中詳細描述了忽必烈大宴群臣的場面,對滿席陳列的金銀器具之奢侈華美尤為驚嘆,艷羨之情溢於言表。此件金盤雖非皇族所有,但從中亦可使我們得窺元代金銀器風貌之一斑。
金銀器的年代鑑別難度較大,除少數刻款器物,其斷代還多是根據整體風格進行判別,在目前還沒有更為精確的科學檢測手段。因此,熟知各代風格特徵,融會貫通,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很多人喜歡將自己心愛的收藏品陳列在家中,但要知道紫外線會對金銀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因此一定要避免陽光直射。對極為珍貴的藏品,有條件的應該安裝防紫外線玻璃。
参考: 苏富比 98
亞洲藝術
JEAN-PIERRE 及MARIE-CLAUDE MARÉCHAL 博士收藏
元/明初 銅鎏金銀靈芝壽桃紋葵式盞托
8,000 — 12,000歐元
拍品已售 10,000 歐元 成交價 (含買家佣金)
拍品詳情
元/明初 銅鎏金銀靈芝壽桃紋葵式盞托
15 公分
來源
Ben Janssens, 倫敦
亞洲藝術
2015年6月10日 | 上午 10:30 CEST
巴黎
参考:嘉德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
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
元 金质双龙赶珠盏托
估价:300,000-500,000 HKD
未成交
尺寸:直径17cm
拍品说明:
盏托金质,圆盘形,折扣平底,造型典雅而不失优美。折沿一周錾刻出折线几何纹,盏托盘心錾出双龙赶珠,双龙龙身修长矫健,四爪有力,围绕中心的火珠,盘底刻出细细的海浪翻滚,双龙似乎在浪花中隐没翻腾,气势千里。盏托制作精致,金光灿烂,富丽堂皇。元代贵族皆以金银器为贵,此器制作精美,奢华不凡,当为元代贵胄所用。台湾私人收藏 (Lots 1293-1306)
参考: 2018 秋季拍賣
溯古凝瑛──美國私人珍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
608 宋 金「爵祿封侯」盤
16 cm., 65/16 in. diam.
盤敞口,折沿,淺腹,平底。通體金質,光澤溫雅內斂,胎體輕薄,以錘揲工藝裝飾。盤底圓形開光內錘揲高浮雕瑞鹿紋飾。一隻小鹿作回首狀,另一隻似乎在尋覓食物。水波粼粼,兩隻猴子在樹間攀緣,兩隻小鳥自由飛翔其間,饒有生趣。折沿處飾回紋一周。錘揲法又稱為「打作法」或「槌揲法」。這種方法是利用金、銀質地較柔軟、延展性强的特點,將金銀捶打出各種形狀。此器形製典雅大方,紋飾富麗堂皇,布局工整,鏨刻細緻嫻熟,錘揲成形,凸顯金盤本身的質感,實爲不可多得的佳作。
估價 : HKD: 800,000 – 1,000,000 USD: 101,900 – 127,400
成交價: HKD : —
参考:首都博物馆 明 凸花海水江崖瑞兽纹金盏托
尺寸:高1.2厘米
径18.2厘米
现状:北京右安门外万贵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特征:盘圆形,唇边以范铸与錾花手法制成,盘沿为二方连续回纹一周,盘心为一双钩篆书“寿”字。盘心与盘沿间为半浮雕式海水江崖瑞兽纹,水中有若隐若现的马、龙、狮、象、鱼等瑞兽。该盘在制作上突出整体的效果,不拘泥于细部的刻画,呈现出浑厚、粗朴的风格。
参考:
中国嘉德2018年春季拍卖会 金银雅玩
嘉德艺术中心
LOT 6063明 镶宝石錾云龙纹金托
明代 金质“海水江崖”托盘、爵杯一套
拍品信息
参考价: RMB 1,300,000-2,600,000
成交价:
尺寸: 通高18.1cm,总重689g
金质,此套分为托盘和爵杯二部分,爵杯仿商周青铜器制式,敞口,流、尾细长对称,两端略高,中部下凹。筒状深腹,平底,下承三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足根及立柱及把手均以龙头作为装饰,其腹部錾刻两条不同造型的云龙纹,其龙口一张一闭,一盘旋一舒展,均为五爪,造型威猛,尽显皇家风范,托盘为圆形,宽缘,内盘下凹,中部立体铸出三座山峰,形成犄角之式,山峰相邻之处可插入爵杯三足,峰体各镶嵌一枚大型蓝色宝石,内盘采用锤碟及錾刻工艺呈现出高浮雕的双龙及海水江崖,缘处镶嵌九枚宝石及錾刻云气纹,盘底缘处刻有“银作局成化拾贰年拾月内成造玖成色金共重捌两肆钱”字样,极为精美,保存完好。爵不仅是中华酒器代表,更是地位权力的象征。来源:1.1929年,E.O.伦纳德公司(Leonard& Co.); 2.1976年,斯图尔特·迪克森古董公司(Stuart Dixon Antique),第0356号; 3.David March Hrris
明成化拾贰年(1477)龙纹金爵配以海水江崖纹金盘托,金爵爵柱端,三足根部,及托盘口沿皆以红蓝宝石镶嵌。金爵三足可以插入托盘中间高耸的山崖纹,双龙于海浪纹中盘绕,丝毫毕现,华贵异常。托底口沿环錾“银作局成化拾贰年拾月内成造玖成色金共重拾捌两肆钱”。爵不仅是中华酒器代表,更是地位权力的象征。
参阅:《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金银器卷》P138
参考:定陵珍宝
定陵出土酒具很多。家里有一本黑白版的定陵介绍,是很多年前的老古董。
上面就写着,因为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酒具。因此得出结论,万历是个嗜酒怠政的昏君。
这是那年代典型的思维模式。定陵出土的这些酒具用具,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平。这个最高水平指的是工艺。
但就材质来说,金银宝石确是最高水平。而玉则极差。除一只白玉碗的玉质很好以外,其他玉石简直和石头差不多了。可见当时玉路断绝,连皇帝都没有好玉用。也因此把金银宝石工艺,活生生逼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不管如何评价定陵的发掘,我们终究因此看到了这些,无以伦比的皇家珍宝。
玉碗承以金托盖以金盖
内外光素 壁薄如纸
金盖钮饰为盛开的莲花
花芯镶一大颗红宝石
盖身錾刻数条龙纹
游动于波涛水草间
托盘底錾祥云游龙
金托玉执壶,此壶出自万历棺内,顶部有桃圆形钮,套活环连于壶把。玉料极差而工艺上佳。
金托玉爵杯
玉爵玉质极差
与玉执壶质料仿佛
雕工拙萌生动
配以嵌宝石的浅盘状金托
提升了玉爵的华美
壶肩嵌红蓝宝石数颗
壶身镶玉雕嵌宝石盘龙
金托盘金爵
爵以金盘相托
爵腹双层
内壁平素光亮
外壁浮雕海水流云二龙戏珠
爵身及托盘共嵌珍珠5颗
红宝石15块 蓝宝石10块
爵底外壁刻铭文
<万历年造足色金重五两一钱七分>
錾云龙纹金托金盏:此为1套2件, 托盘内壁錾刻云龙,盘中立绣墩形承盏座,盏座上承金盏。
参考: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2017-12-17
泉韵古今——古钱机制币、纸币专场
14435 明 “镶宝双耳金盘盏”一套
拍品信息
估价 RMB 680,000-1,000,000
说明 明 “镶宝双耳金盘盏”一套,直径:157mm,重:235g,成色极佳,十分珍贵
明代金镶宝双耳盘盏
明代此种造型的器物称为“盘盏”,其渊源可追溯到唐宋元时期流行的台盏。明代盘盏的样式在《三才图会》中有图像记载,且与明定陵中出土的自名为“锡台盏”者式样几乎相同,即可互证。其中的承盘造型与元代式样相比,变化不是很大,风格趋于规整。
明代金镶宝双耳盘盏,一套两件,杯敞口,斜腹微弧,两侧焊接折枝花耳,花朵顶端镶嵌红宝石;杯口沿錾刻花瓣纹一周;盘宽沿,浅腹,平底,中心处凸起一浅台,以浮雕莲瓣纹环饰,浅台恰与杯底相合,其上錾刻十字精刚杵纹饰;刻盘口沿上錾刻几何纹一周,其间镶嵌红蓝宝石一周10颗。莲瓣盏托与折枝花双耳,为整器增添了许多灵动之色。
此套盘盏为金镶宝工艺,以范铸、捶打、焊接、凸雕、錾刻、镶嵌等技法制成,整器造型简洁,朴素典雅。就公开发表的资料而言,明代金银器皿除出自窖藏而外,其余多出自皇亲贵戚的墓葬,首都博物馆藏有一套北京石景山区雍王府出土的莲瓣纹银托、银盏,形制与此套极其近似,雍王府是明朝英宗第八子雍靖王之墓,可见此类盘盏使用阶层之高,然其材质、制作工艺均逊于此套盘盏,据此可以确定,明代金镶宝双耳盘盏当是明代宫廷之器,是明代宫廷银作局的代表性器物。
明代此种造型的器物称为“盘盏”,其渊源可追溯到唐宋元时期流行的台盏。明代盘盏的样式在《三才图会》中有图像记载,且与明定陵中出土的自名为“锡台盏”者式样几乎相同,即可互证。其中的承盘造型与元代式样相比,变化不是很大,风格趋于规整。
明代金镶宝双耳盘盏,一套两件,杯敞口,斜腹微弧,两侧焊接折枝花耳,花朵顶端镶嵌红宝石;杯口沿錾刻花瓣纹一周;盘宽沿,浅腹,平底,中心处凸起一浅台,以浮雕莲瓣纹环饰,浅台恰与杯底相合,其上錾刻十字精剛杵纹饰;刻盘口沿上錾刻几何纹一周,其间镶嵌红蓝宝石一周10颗。莲瓣盏托与折枝花双耳,为整器增添了许多灵动之色。
【保利秋拍】泉韵古今——金银篇-
此套盘盏为金镶宝工艺,以范铸、捶打、焊接、凸雕、錾刻、镶嵌等技法制成,整器造型简洁,朴素典雅。就公开发表的资料而言,明代金银器皿除出自窖藏而外,其余多出自皇亲贵戚的墓葬,首都博物馆藏有一套北京石景山区雍王府出土的莲瓣纹银托、银盏,形制与此套极其近似,雍王府是明朝英宗第八子雍靖王之墓,可见此类盘盏使用阶层之高,然其材质、制作工艺均逊于此套盘盏,据此可以确定,明代金镶宝双耳盘盏当是明代宫廷之器,是明代宫廷银作局的代表性器物。
《三才图会》中盘盏图和北京定陵出土锡盘盏图
参考:北京印千山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印千山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观古——古董珍玩(一)
2017-07-09
1475 明万历 金嵌宝石錾刻龙纹杯盏托 (一套)
拍品信息
尺寸 径15cm
估价 RMB 180,000-250,000
成交价
说明 备注:185g
此组杯盏由杯及杯托两件组成。杯玉质,玉色凝润,质地油滑,美料难得。圆口微撇,直腹微微内收,口、腹之间双出龙耳,下承圈足。双龙卷曲,作耳状,龙口与杯口相连,雕工简洁、粗犷。口沿外刻回纹一周,腹壁光素无纹,琢磨光滑剔透,以玉料自然之美赢得观者的赞许。盏托金质,浅碟状,外缘嵌宝石,腹壁錾刻双龙赶珠纹。托中央有凹槽,与杯身紧密贴合,其内錾刻“寿”字。整器浑圆周正,工艺及纹饰皆表明此为明代之物。
杯托采用纯金锤揲法加錾刻而成,这是金银器最常见的工艺。锤揲属于锻造技术,可以冷锻,也可以经过热处理。有时也叫打制,是利用金、银质地比较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将自然或冶炼出的金银锭类的材料锤打成各种形状,再进一步加工使用。可以直接成器,也可以锤出花纹。唐代时期,此工艺由西域传入,并迅速本土化。这一技术在明定陵出土的诸多酒器、首饰中亦有使用。镶嵌宝石的酒器在明代当属皇帝专用。万历定陵出土酒器多达五十余件,包括尊、爵、杯、酒注、酒壶、酒瓶、酒缸、酒瓮、酒盂、酒盏、酒碟等。种类齐全,制作精美,器形变化多样,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备。其中镶珠宝金托金爵与此件异曲同工,当为同时期之物。
挖菜窖挖出明代宫廷宝贝
在首都博物馆的玉器精品厅中,有一件镇馆玉杯,它的名字叫“白玉双螭(chī)耳杯”。
这只玉杯的主人生前最初只是一个县吏,甚至还因为犯罪被流放过。他的女儿也被送进宫里当了宫女。那么,他的墓中为什么会有如此贵重的玉杯呢?还是让我们先从一座古墓的发现说起。
1957年,在北京右安门外的关厢一带还是一片村庄。有一天,一位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挖菜窖时,突然挖到了坚硬的石灰层,这让他觉得有些奇怪,继续往下挖,他又挖到了一面用青砖砌成的墙,他觉得可能是挖到古墓了,于是将这一情况上报给文物部门。考古人员很快赶来查看,他们发现,这户人家的院子下面确实有一座明代古墓。
古墓墓室长2.8米,宽1.7米,深2.5米,内置木棺2具。棺上填以石灰夯严,压砌一层厚0.4米的大条石,以三合土夯封墓顶。古墓没有被盗过,保存良好。据专家统计,此墓中共出土金银器物总重量达2500余克,而在出土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双螭耳白玉杯,也是墓中唯一出土的玉器。
此杯作为出土玉杯,非常珍贵。经过多次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是一件具有高度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1993年国家文物局对全国一级文物进行核审时仍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参加过多次巡展。
这件玉器非常特殊,首先是它出土的位置。当考古人员打开墓中的棺材,发现在墓主人胸前放着这件玉杯,可见墓主人生前很喜欢这只玉杯。
不仅如此,这只玉杯的的装饰也很特别,杯体两侧镂雕着两条螭,螭的面部近似方形,长尾分叉,它们趴在玉杯的口沿部位,前足和头部稍微探入杯内,似乎要喝掉玉杯里的琼浆玉液,神态顽皮而又专注。螭的后足和尾部贴在杯体两侧,后足向前蹬,仿佛要跃入杯中,尾巴则十分有力地盘绕于杯壁,形成支点,平衡得恰到好处,形象十分生动。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螭是龙的儿子,它没有脚,龙头鱼身,喜欢待在水里。因此,古人常把螭的形象安置在房屋的屋脊两端,以镇压火灾。十分特别的是,这只白玉杯上的螭额头部位刻有“王”字。专家说,这个“王”字可能与虎有关。
古代时,工匠将虎和螭的造型相结合,又称为螭虎。这种异兽圆头圆脑,看上去非龙非虎,因为老虎是百兽之王,所以螭虎额头上经常刻有“王”字。不仅如此,螭虎还是皇权的象征,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有一枚螭虎钮蓝田玉玺,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个字,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传国玉玺。可以看出,螭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
这只白玉双螭耳杯用料考究,所用玉料是和田羊脂玉,玉质极佳;且雕工精湛,运用和阗(tián)美玉的雕琢风格,遵循“刻镂而不伤古雅”的最高艺术标准,将作品升华到具有某种境界,是真正的大师之作。加之又装饰有象征皇权的螭纹,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墓主人生前一定非富即贵。
那么,墓主人究竟是谁呢?
专家考证后发现,墓主人名叫万贵,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吏,按说没有资格享用这么奢侈的玉杯。但是,他的女儿命好,给他找了一个皇帝女婿。万贵一生的荣华富贵都与这个女儿颇为离奇的姻缘有关。
万贵的女婿,是明朝的第八任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万贵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一步登天做了皇帝的岳父,这件事还要从早年他将女儿送进宫说起。
万贵,现在的山东省诸城市人,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吏,后因犯法流配边疆,不得已,他将年仅四岁的女儿万贞儿送进宫中为奴,万贞儿一直是紫禁城里的一名普通宫女,直到十九岁才被安排到太子身边,但那时候太子才两岁,命运也不乐观。他的父亲朱祁镇刚刚成了少数民族瓦剌部落的俘虏,生死未卜。没有父亲的庇护,太子之位随时面临着危险,在阴云笼罩的皇宫,太子随时可能被换掉或者被谋杀致死。
不出所料,皇帝被俘后,朝中大臣又拥立了朱祁镇的异母弟弟朱祁玉为皇帝,朱祁玉一上任,就撤掉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另立了新太子。随后,朱见深就被赶出皇宫,朱见深身边的人开始另谋出路,陆续离开了他,万贞儿没有什么好去处,就一直陪伴在幼小的朱见深身边,照顾他生活起居,陪他玩耍。
1457年,朱见深的父亲被敌人放了回来,后来恢复了皇位,朱见深的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他又回到了宫中,很快又当上了太子。而万贞儿也随朱见深进入了皇宫。天顺八年,即公元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驾崩,十八岁的朱见深继位成为明先宗,年号成化。朱见深登上皇位后不久,就将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贞儿正式册封为皇妃,曾经的宫女一夜之间成为尊贵的皇妃。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万贞儿的父亲因此从山东诸城县衙里的一名小吏而得到了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官位,专门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这个职位一般只能由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可见,当时宪宗对万贵是非常器重的。女儿得到皇帝的宠爱,父亲身兼要职,亲自为女婿保驾护航,兄弟万通也加官晋爵,自然会得到不少皇帝的赏赐,这只白玉双螭耳杯很有可能是成化皇帝赏赐给万家的。
据史书记载,作为皇帝的岳父和锦衣卫都指挥使,万贵在朝廷中的地位显而易见。这位皇帝的岳父活了83岁,死后葬于北京右安门外。考古学家苏舅舅在《北京考古集成》中有专文论述,并认为万氏家族在宫廷中并非仅左右一般事务,整个朝廷权柄几乎都掌握在万氏家族手中,而其搜敛的财物更是不计其数。
在万贵与万通墓中,出土的文物仅金银器每座都有数百两之多。墓葬结构皆为砖石所砌,棺木虽然腐朽,但均未遭到盗掘。墓中的金银器以盘丝、累丝、镶嵌为主,那些精工雕刻的器皿都可列入上品,与王妃墓葬出土的金银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考古发掘万贵墓后,不仅让人见识到了明代宫廷器物之美,也了解了一段明代万贵家族的传奇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