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徉历史的长廊: 净心之旅 西行漫记 奔向世界屋脊西藏(6-2)布达拉宫和藏传佛教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包括白宫、红宫以及周边与之相搭配的各种建筑。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建成于1648年。白宫是历代进达赖喇嘛行政治、宗教管理的地方,建筑坐北朝南共7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部,以红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6层,这里是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以及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此外,布达拉宫还包括有山上的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以及山下的雪老城、西藏地方政府马基康、印经院、监狱、马厩、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附属建筑。

Read more

趟徉历史的长廊:北京真觉寺––敕建五塔金刚宝座 之 法力无边

真觉寺金刚宝座(五塔寺塔),属国家级文保单位,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塔寺村24号——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这里位于白石桥东侧长河北岸,馆址设于明代寺庙——真觉寺遗址内。其南临长河,与北京动物园隔河相对;北与国家气象局接壤;西为首都滑冰馆和奥林匹克饭店;东与中苑宾馆和北京动物园海洋馆遥遥相望。

Read more

“掠夺文物”变“探险征集” 英国V&A博物馆认错

一位研究文物掠夺的美国女教授在推特发文,指出知名的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下文简称为“V&A”博物馆)将一个英国侵略者从西藏掠夺的文物标注成了“在西藏考察时收集而来”,直斥“这种文明的措辞下掩盖着恐怖”。

Read more

黄春和: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分期及风格特征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边陲,其山高地险、气候恶劣构成与周围民族的天然屏障,但是这个屏障并没有将它同周围的世界隔离开来,千百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它既保持了同周围世界的联系,又得以利用自然的形势免遭同化;它既吸收了希腊、罗马、印度、尼泊尔、中亚、我国新疆、内蒙古和中原内地等多种文化艺术因素,而又不类同于任何一种被它吸收的文化,呈现出一种独特而鲜明的地域文化风貌,藏传佛教造像艺术正是这一文化风貌的重要体现。

Read more

黄春和:藏传佛教造像题材分类及其艺术特征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肇始于公元7世纪初,此后一直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而发展。千百年来,它在继承印度密教艺术的基础上,不断融入西藏本土的传统信仰和民族审美情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造像种类繁多、形象复杂多变是其最为引人注目的艺术特色。

Read more

清宫藏传佛教法器供器概述

佛教中的法器、供器,一般指佛堂常设器物或是作法事时使用的器物。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中的重要一脉,它在中原佛教与印度佛教共同影响下,又经历同西藏原有苯教的斗争、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思想体系的藏传佛教。

自13世纪以后,藏传佛教相继得到元、明、清三代朝廷的重视与扶植。清王朝甚至把“兴黄安蒙”作为一项重要的边疆政策,通过藏传佛教对蒙藏地区的影响力,来达到稳定边疆的目的。而清政府的这一政策,不仅促进了藏传佛教更广泛的发展和传播,也使得清代宫廷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