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
展览位置:西藏博物馆1F
展览结构:“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庆文化”“时代之光”四个部分
Tag: 趟徉历史的长廊
趟徉历史的长廊: 净心之旅 西行漫记 奔向世界屋脊西藏(7-2)西藏博物馆 雪域长歌 清代民国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首都北京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
70多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趟徉历史的长廊: 净心之旅 西行漫记 奔向世界屋脊西藏(7-1)西藏博物馆 雪域长歌 唐宋元明
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10月落成开馆,2009年7月对外免费开放,是一座集收藏与保护、教育与研究、开放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17年由国家投资6.6亿元实施西藏博物馆新馆改扩建工程,总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6.2万平方米,新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陈列展示区、藏品保管区、公共服务区、文物保护研究区、综合办公区等。整体建筑宏伟大气、沉稳庄重,突出了鲜明的时代感、创新性和民族特色。
趟徉历史的长廊: 净心之旅 西行漫记 奔向世界屋脊西藏(6-2)布达拉宫和藏传佛教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包括白宫、红宫以及周边与之相搭配的各种建筑。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建成于1648年。白宫是历代进达赖喇嘛行政治、宗教管理的地方,建筑坐北朝南共7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部,以红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6层,这里是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以及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此外,布达拉宫还包括有山上的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以及山下的雪老城、西藏地方政府马基康、印经院、监狱、马厩、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附属建筑。
趟徉历史的长廊: 净心之旅 西行漫记 奔向世界屋脊西藏(6-1)布达拉宫 外围建筑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七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
趟徉历史的长廊: 净心之旅 西行漫记 奔向世界屋脊西藏(5)色拉寺/辩经场
西藏是个佛教圣地,在西藏旅游北环线上,有些寺庙必然要去,它们有的是拉萨城的起点,有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院,有的是活佛转世的开始之处,其中被经圣称为“西藏的野玫瑰园”的就是辩经圣地———色拉寺。
趟徉历史的长廊: 净心之旅 西行漫记 奔向世界屋脊西藏(4)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始建于唐贞观21年。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带进的,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今天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趟徉历史的长廊: 净心之旅 西行漫记 奔向世界屋脊西藏(3)八廓街
八角街转经道是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藏语意为”中圈”,是相对于”林廓”和大昭寺内的”囊廓”而言。傍晚转经的特定时间一到,那些互不相识的人们–有来自藏北牧区穿白袍的,有来自康巴山地盘英雄结的,还有住在八角街区、衣着亮丽的……总之,各式各样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项无声的命令,在使人猛然感到一阵骚动之后,便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路走下去。
趟徉历史的长廊:净心之旅 西行漫记 奔向世界屋脊西藏(1)青藏火车
入藏函只能由旅行社申请办理,无法个人申请,因此选择旅行社代办入藏函,代买火车票,确定旅游团去西藏跟团旅行是最佳选择。另外,办理入藏函需要签证申请时的邀请函和邀请人身份证。
趟徉历史的长廊:北京五塔真觉寺及石刻艺术博物馆 — 室外雕刻 (5)
北京五塔真觉寺及石刻艺术博物馆 露天综合雕塑区
趟徉历史的长廊: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 清显亲王富绶石享堂 镇馆之宝
此展品为清代时期的石雕。石享堂为汉白玉质地,石仿木结构。 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间间以龙柱相隔,计有12根盘龙柱、18扇仿木石门。盝( lù )顶式屋面,须弥座式台基,每间六抹双扇门对开。该石享堂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从朝阳区架松村肃王坟出土。现收藏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趟徉历史的长廊: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黑舍里氏墓碑
在石刻艺术博物馆里有一件不起眼的展品,冷清地放在展厅的角落里,如果不是特别注意,很有可能忽略这件文物,它就是“赫舍里氏圹志”。其高98厘米,宽28厘米,厚9厘米,整体承碑状,做工精美。
趟徉历史的长廊:北京五塔真觉寺及石刻艺术博物馆–室内展览 (4-1)
石破天惊 – 从石头到石刻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这些大自然的岩石,坚固易得、加工 便利,早在原始人类的生活中即已得 到应用,那些就是早期石刻。正是由于人的作用,朴素的石头变成了石刻, 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呈现出平面 石刻、立体石雕、技术石刻、艺术石刻等不同的形式。承载着人类艺术活 动的石头,或独立造型、或多件组合, 构成了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浩瀚的艺术领域大放异彩。
趟徉历史的长廊:北京五塔真觉寺及石刻艺术博物馆–寺观碑刻区 (3)
寺观碑刻区:北京地区寺观的碑刻数量众多,记述了寺庙观的建置、沿革、修缮及宗教活动等。本区域陈列北京地区寺观碑刻 33 座、陇福寺双碑、大德显灵宫双碑等,对于研究北京地区宗 教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趟徉历史的长廊:北京五塔真觉寺及石刻艺术博物馆 — 历史沿革 (2)
明永乐初年(1403—1424),尼泊尔高僧室利沙(也称为板的达、五明板的达,哈里麻、葛哩麻)来到北京,向明成祖进献了五尊金佛像和菩提伽耶大塔的图纸,明成祖与他谈经论法十分投机,遂封其为大国师,授予金印,并亲自选址,为他在西关外二里的长河北岸建造驻锡之地,赐名真觉寺,并下诏为金佛建塔。至明成化九年(1473)金刚宝座塔建成。
趟徉历史的长廊:北京五塔真觉寺及石刻艺术博物馆 — 陵墓石刻 (1)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明代真觉寺遗址内,占地近2万平米,成立于1987年,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北京地区石刻艺术精品的专题博物馆,收藏有北京地区的碑碣、墓志、造像、经幢、石雕等各类石刻 2800 乘件。
趟徉历史的长廊:北京展览馆
在苏联援助下,历时1年,于1954年9月10日竣工,毛泽东亲笔题写馆名“苏联展览馆”。根据周恩来的意见,1958年更名为“北京展览馆”。
趟徉历史的长廊:高梁河/长河/南长河/转河
转河是北京西北部的一条河流,起点于动物园闸,上接高梁河. 2003年9月30日,北京城市水系转河治理工程竣工,转河恢复了通航能力,游者可以乘船从德胜门乘船到达北京动物园和颐和园。
趟徉历史的长廊:西直门外高梁桥
历史上的北京城大大受惠于高梁河。在元朝中后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方经通惠河运到大都。
高梁河是北京市内积水潭、中南海以及紫禁城内金水河的上游。辽将耶律沙与宋兵曾激战于高梁河。清帝和慈禧太后通过高梁桥去颐和园和圆明园。解放军由此桥进入京城,和平接管北京。